孕妈哮喘怎么办?医生:安全用药清单曝光,胎儿健康双保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0 13:45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74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李女士怀孕刚到第四个月,老毛病又犯了——哮喘复发。她担心用药会影响胎儿,一直硬扛着,结果夜里喘不过气,被家人紧急送进医院抢救。她说:“我宁愿自己难受,也不能害了孩子。”但医生却告诉她:“不治疗,才是真的对孩子不负责任。”

很多孕妈和李女士一样,对哮喘用药犹豫不决,甚至干脆停药。但你知道吗?未控制的哮喘,比合理用药更危险。

哮喘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其影响。在中国,约有4%的孕妇患有哮喘。在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大、免疫系统调整,原本控制良好的哮喘也可能突然加重。

研究显示,近三成孕妇哮喘会在孕期恶化。而哮喘一旦发作,可能导致缺氧,既影响母体,也威胁胎儿。严重时甚至造成胎盘早剥、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并发症。

所以,控制哮喘,不只是为了让妈妈喘得过气,更是为了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很多孕妈担心用药会导致胎儿畸形,但大量研究早已给出了答案:合理使用哮喘药,对胎儿是安全的。

一项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跟踪了4000多位孕妇,发现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并未增加胎儿畸形风险。美国胸科医师协会也明确指出,控制哮喘比担心用药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哮喘药物都属于局部用药,吸收入血量极低,对胎盘的影响非常有限。

所以,不是不能用药,而是要科学、安全地用药

安心用药的前提是选对药物,控制好剂量。以下是临床常用、孕期可放心使用的哮喘药物分类。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这是哮喘控制的一线药物。首选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被多国指南列为孕妇首选。

作用机制:减少气道炎症,降低发作频率

使用方式:每天定时吸入,非发作时也要坚持

安全等级:FDA分级为B级,已被广泛用于孕妇

医生提醒:吸入类药物不会直接进入胎盘,不必担心“激素伤胎”问题。

2. 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SABA)

常见如沙丁胺醇(商品名:万托林),用于缓解发作时的急症。

作用机制:迅速扩张气道,缓解喘息

使用方式:按需使用,一般不超过每日4次

安全等级:FDA分级为C级,但在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明显致畸风险

医生建议:发作时不必犹豫,及时使用急救药,避免缺氧才是关键。

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

适用于部分中重度哮喘患者。

安全性较高,但因缺乏大样本临床数据,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或长期服用。

很多孕妈一边停药,一边尝试偏方、食疗,甚至祈祷“熬一熬就过去了”。但医学上来看,这些做法有时比用药更伤胎儿

1. 擅自停药

哮喘不是“好了就好”,它是慢性病,需要持续控制。停药后炎症反弹,发作风险更高。

2. 拒绝吸氧或就医

部分孕妇因担心“吸氧会让孩子缺氧”,而在发作时拒绝就医。这是极其危险的误区。胎儿只能通过母体获得氧气,孕妈一旦缺氧,胎儿是第一个受影响的。

3. 迷信“自然疗法”

蜂蜜、辣椒水、生姜泡脚……这些所谓的“止喘偏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延误治疗才是最大风险。

哮喘控制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整套方案。医生总结三句话,孕妈记住就够了。

用药不断、定期复查、远离过敏源

1. 用药不断

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按医嘱使用控制药物。哮喘控制不是“按需”,而是“持续”。

2. 定期复查

每次产检前,主动告诉产科医生自己有哮喘史。必要时复查肺功能、氧饱和度,确保胎儿供氧充足

3. 远离过敏源

灰尘、花粉、烟雾、宠物毛……这些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孕期要特别注意居家环境清洁,不建议养宠物或吸入香氛类气体

有研究指出,哮喘控制良好的孕妇,其胎儿并不会增加畸形、早产、低体重等风险。反而那些因为担心用药而放弃治疗的孕妇,才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所以,医生想告诉每一位孕妈:科学治疗,不是妥协,而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坚持用药,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医生、药物、指南,都是你和宝宝的“安全后盾”。

参考文献:

国家卫健委《哮喘诊治指南(2020年版)》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TS)官方建议:中国医师协会哮喘工作组发布《孕期哮喘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

来源:外科医生Kri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