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启动仪式分为“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不仅多维立体地展现了独树一帜的津派文化,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工网评论员张雪
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启动仪式分为“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不仅多维立体地展现了独树一帜的津派文化,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礼之用、和为贵”的社会关系处理准则,再到“协和万邦”的国家间和平相处的政治理想,“和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基因,也是中华文化长期存续、从未中断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天津历经六百载沧桑,始终传承、践行着这种包容差异、融合共生的古老智慧,向世界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因河而生、向海而兴,独特的地理格局让“和合”天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古时,天津是南来北往漕运商船的重要渡口;近代开埠后,天津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沿阵地;现代化发展中,天津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海陆交汇点……从古至今,天津始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拥抱世界,形成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河海襟怀”。
传统民俗中,天津的“和合”基因也可见一斑。本次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媒体采访团在津采风,走进历史古镇、文博场馆、名人故居等景点,沉浸式探访、感受了河海津韵的独特魅力。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交融的杨柳青年画、用西方写实技法展现中国传统人物和故事的“泥人张”作品、讲述梁启超先生既守国学根脉又采西学精华的文化气质的梁启超纪念馆,等等,都是津派文化“和合共生”深厚底蕴的生动注脚。
开放包容的河海文化造就了天津的过去,也构建着天津的未来。七里海湿地以退渔还湿,实现了自然生态与工业文明的和谐共生;天开高教科创园构建“一核两翼多点”创新生态圈,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化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重现昔日“河海通津”的包容气度……可以说,天津已将“和合共生”的精神与智慧,转化为现代化发展的澎湃动能,让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活力与魅力。
何以中国,且看天津。今年的上合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作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届时,将有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齐聚海河之滨。期待透过天津这座城市的窗口,“和合共生”的理念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认同,世界能够看到一个更开放包容、活力满满的中国。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