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随着餐饮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多招牌菜并行的模式也暴露出新的挑战——运营复杂度上升,品牌记忆也模糊。“什么都好吃”,反而让顾客难以记住“到底为什么而来”。
从福建跑出来的“家常菜大王”,要靠一道炒鸡冲击千店。
“家常菜大王”,盯上了炒鸡生意。
7月底,中式正餐连锁品牌“醉得意”举办了首届“中国炒鸡节”,标志着其从“家常菜大王”向“中国炒鸡第一品牌”的战略转型。
醉得意创立于福州,凭借高性价比的家常菜,已在全国开出超370家门店。
“家常菜大王”为什么要转型押宝一道看似寻常的炒鸡?
聚焦一道炒鸡,“家常菜大王”变了!
2013年,醉得意诞生于福州南后街。凭借地道的客家风味与亲民的价格,迅速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醉得意的门店覆盖了全国8省40余个城市,门店总数突破370家,累积接待3亿人次,建立了“家常菜大王”的市场认知。
在发展过程中,醉得意沉淀出了“醉排骨”“片片鱼”“大王炒鸡”三道广受欢迎的招牌菜。
然而,随着餐饮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多招牌菜并行的模式也暴露出新的挑战——运营复杂度上升,品牌记忆也模糊。“什么都好吃”,反而让顾客难以记住“到底为什么而来”。
醉得意决定启动品牌升级。
2024年,尚普咨询在报告中指出,醉得意在2024年的中餐赛道中表现突出,其中炒鸡菜品年销量稳居炒鸡品类赛道前列。该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提及“炒鸡”时,醉得意品牌联想度达40.71%。今年3月,醉得意还获得了该机构颁发的“中国炒鸡第一品牌”权威认证。
于是,醉得意决定将“炒鸡”作为本轮品牌升级的核心重点。
3月底,全新升级的“山茶油炒土鸡”率先在福州、武汉、福清、莆田、宁德等城市上市。这道菜不再只是菜单上的一道选择,而是被赋予了品牌重塑的使命——它将成为醉得意新的核心符号。
除了产品升级,醉得意也同步开启了品牌形象与门店体验的全面革新。
在“五一”期间,位于福建的三家门店——厦门集美和美天地店、厦门蔡塘爱琴海店以及泉州东海浔埔店完成全面焕新,作为新战略的首批“样板店”亮相。
升级门店最直观的变化,是品牌名、品类、视觉标识等多重焕新。
品牌名从“醉得意家常菜大王”升级为“醉得意·山茶油炒土鸡”,更加聚焦、直指核心产品;而品牌logo则从过去萌态可掬的“黄色爱心熊猫”形象,正式升级为张力十足的“绿色昂首公鸡”。
这一转变不仅是视觉的更新,更是一次精准的品牌心智占位,通过“公鸡”形象与“炒鸡”品类在视觉和语义上的强关联,让消费者看到公鸡,即可联想到醉得意的山茶油炒土鸡。
值得注意的是,“一道菜战略”不是只做一道菜,而是让餐饮品牌聚焦一道代表性的招牌菜,在顾客心智中找到一个犀利的突破口。餐厅招牌菜的品类创新逻辑,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者认知基础、上下游供应链、竞争壁垒、健康趋势等多重因素。
以一道招牌菜成功占据消费者心智后,还要围绕“一道菜”不断夯实主导地位,通过不断迭代味型、器皿、菜品结构、门店体验、整合传播,持续扩大菜品地位与影响力,引领品类不断发展与壮大,才能不断地创造顾客、留住顾客。
醉得意深谙此道,围绕“山茶油炒土鸡”,其还在产品、空间与体验上进行了系统性优化。
在菜单设计上,新品被置于首页左上角的黄金位置,辅以“非遗工艺”“拒绝预制”“中华土鸡”以及“中国炒鸡第一品牌”四重背书,从原料、工艺到行业地位层层强化其专业性与独特性。该产品还提供香辣味与酱香味两种风味选择,兼顾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这一系列设计,不仅提升了招牌产品的点单率,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醉得意=山茶油炒土鸡”的认知。
在门店体验上,新店全面引入开放式厨房与透明食材橱窗,整只土鸡悬挂在透明橱窗上,路过行人、堂食顾客都能亲眼见证整只鸡现场分拆、现场炒制的全过程。据了解,每一份“山茶油炒土鸡”均在顾客下单后现切现炒,杜绝预制半成品,确保锅气十足、口感鲜活。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模式,让消费者能够直观看到菜品的制作过程,增强了信任感,也让新鲜、现做成为品牌的标签。
醉得意创始人彭林明告诉红餐网,接下来所有新开门店,都将采用明厨亮灶的标准设计,并进一步优化顾客动线和服务流程。
炒鸡如何做出差异化和记忆点?
在餐饮市场内卷的当下,把产品“做窄”正成为一种制胜策略。
品类创新之父、里斯战略咨询全球CEO张云曾表示:“未来餐饮的品类创新,聚焦一道全国性或全球性的产品,依旧是一条关键赛道。费大厨凭借一道“辣椒炒肉”,2023年单品营收超10亿元,成功建立起“吃辣椒炒肉就去费大厨”的消费者心智。
而今,醉得意采取了相似的策略,选择以“山茶油炒土鸡”突围。
醉得意有三道招牌菜,为何要聚焦“炒鸡”?又为何是“山茶油炒土鸡”?
在彭林明看来,招牌菜必须具备两大特征,一是必须要在消费的主航道上,二是必须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从消费基础看,“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地位独特,素有“无鸡不成宴”之说。无论是家常餐桌还是节庆宴席,鸡肉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再加上,鸡肉供应链成熟、价格稳定,具备成熟的规模化复制潜力。因此,将“炒鸡”作为核心单品,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延展性。
值得一提的是,醉得意在鸡的品种选择上,摒弃了速成白羽鸡,选用山地散养的黑脚土鸡。这种鸡养殖周期长,肉质紧实、皮薄香浓,蛋白质含量更高。
据了解,目前醉得意在专业农户深度合作,养殖环境有严格的地面、空气、水质标准,采用全谷饲喂养,并且坚持“无激素、无抗生素”喂养原则,从种源到养殖全程可追溯,保障品质与安全。
同时,在“炒鸡”这一经典产品之上,叠加了一项独特的差异化因素——山茶油。
山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烟点比普通食用油高、适合中式爆炒,更能锁住食材本味与营养。
醉得意选用的是经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的古法压榨山茶油。据了解,这种山茶油全程采用物理冷榨工艺,不添加化学试剂,通过20多道拣炼、100余层提纯,在60°以下低温压榨,更大程度保留了山茶籽的天然清香,大火爆香茶油与姜片让鸡肉在猛火快炒中充分激发香气,再以古法焖收汁,上桌时香气扑鼻。
正是这份对健康、工艺与风味的极致追求,让醉得意的“炒鸡”不止“好吃”,且更具品质感。“过去的醉得意是‘有性价比的家常菜’,未来的醉得意,要成为‘有质价比的特色餐饮’。”彭林明表示。
红餐网观察到,尽管醉得意升级后的“山茶油炒土鸡”相较此前的“大王炒鸡”价格有所提升,但市场反响热烈,这一聚焦核心单品的战略已初见成效。
彭林明告诉红餐网,醉得意新店型升级后,吸引了很多以前没到过醉得意用餐的新客户,而招牌菜山茶油炒土鸡的点单率在60%-70%之间。大众点评上,“肉质鲜嫩入味”“山茶油香气醇厚不腻,汤汁拌饭绝绝子”“一锅端上来热气腾腾,特别有家的味道”等评价频现,甚至有顾客直言:“专程为这道炒鸡而来。”
复活“千年客家味”,剑指百城千店
事实上,醉得意的目标远不止于“聚焦一道炒鸡”的战略突围。其愿景是“复活千年客家味”,以一道菜为引,唤醒千年客家饮食文化。
醉得意创立以来持续深耕客家菜的文化,以一道道饱含山野气息、灶火温情的客家菜肴,打动食客。这一次,醉得意选择以“山茶油炒土鸡”为战略支点重新出发,看似是产品升级,实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溯源。
据了解,山茶油炒土鸡作为客家菜中的经典代表,其吃法和烹饪技艺可追溯至宋代,历经千年传承,承载着客家人“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的生活哲学。值得一提的是,彭林明正是山茶油炒土鸡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深知,真正的客家菜,除了“咸、香、肥、美”的饮食底色,更在于一种生活哲学,讲究“南材北烹、山材承作、四时鲜野”,因此本次品牌升级,醉得意也确立了“四时鲜野,非遗现做”的全新菜品特色。
“四时鲜野”,指的是遵循自然节律,甄选当季、新鲜、原生态的优质食材(如土鸡、山茶油及各类时令山野鲜蔬),将大自然的馈赠与时令风味融入餐桌,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健康、本真味道的追求;“非遗现做”则是挖掘传统烹饪智慧,例如“山茶油炒土鸡”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通过明厨亮灶展现烟火气。
6月,醉得意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举办《复活千年客家味》主题发布会,彭林明在会上表示:“复活千年客家味”不仅是此次升级的主题,还是醉得意长期坚持的产品战略。未来,醉得意将系统性、持续性地挖掘、复原并推广经典客家菜肴,让那些散落于民间、隐没于时光的古早味道,重新回到大众餐桌。
彭林明还透露,品牌战略升级的同时,醉得意同步启动“百城千店”扩张计划。接下来将继续深耕华东、华南市场,通过提升门店密度,构建区域协同效应,强化品牌势能。
可以预见,随着“百城千店”版图的逐步铺展,源自闽粤赣山区的客家饮食文化将加速走出围屋,走进全国消费者的日常餐桌。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编辑:王秀清。文中配图由醉得意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来源:别碰我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