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怨种现身!释永信书法暴跌99%,5000万天价字画一夜沦为废纸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22:07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随着释永信因丑闻被彻查,他一手打造的少林商业帝国轰然倒塌,然而这场权力与信仰的崩塌并未止步于寺庙之内,反而以更荒诞的形式蔓延到了艺术品市场。

有人在短短一年间,将5000万元买的字画,如今暴跌沦为“废纸”。

谁会是这场闹剧背后最大“怨种”?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少林寺还只是嵩山脚下的一座古老寺庙,香火平平,旅游收入有限,释永信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他把少林寺重新包装为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品牌,还将传统宗教、商业逻辑和现代传播手段糅合,打造出一个横跨地产、演艺、IP授权、电商、武术培训等多领域的庞大商业帝国。

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注册“少林”商标,随后成立了多个相关公司,并通过法人结构巧妙分割了“寺庙”和“品牌”之间的法律边界。

公开资料显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曾持有多个“少林”品牌权益,其股权构成极为不对称,少林寺实际仅持有少部分股份,而释永信本人及关联人员掌握着大部分实控权。

在传统意义上,出家人不参与商业运作,也不以书法牟利,但释永信却走出了一条另类的“高僧”路线。

他频频亮相国际场合,赠书送字,佩戴金丝袈裟,手串价值百万,甚至对外自称“月薪700元”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媒体和社交平台不断放大其“文化外交官”的形象,使其个人影响力远超一般宗教人物,此时,他的书法作品开始被资本和收藏圈注意。

起初只是少量流通,在一些寺庙落成、企业开业场合出现题字题匾,随着媒体的关注和部分拍卖行的推波助澜,其书法价格水涨船高。

市场开始流传出“一字十万”的说法,坊间也有藏家表示愿以百万元竞购整幅作品,尤其是2019年至2023年之间,释永信书法在拍卖市场迎来疯狂阶段。

一场北京拍卖会上,一幅写有《金刚经》的书法作品最终成交价高达5000万元,买家是一位浙江企业家。

书法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表达,而成为一种“社交货币”,部分企业家甚至以此拓展人脉,向外传递与少林寺“有门路”的信息。

与此同时,一种打着“文化投资”旗号的金融产品悄然兴起,叫做“少林文化基金”,这些基金对外承诺年化收益高达20%,鼓励投资者低价买入释永信书法,等待升值后高价卖出。

有的基金更直接打出“佛门墨宝,稳赚不赔”的口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跟风,书法作品开始被视为可转让、可抵押、可变现的资产,被纳入“另类金融资产”之列。

但是在书法专业领域,释永信的作品却长期未被主流认可,书法家协会从未将其列入会员名单,专业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

其字多被认为结构松散、笔法粗重,缺乏传统书法的用笔功力和章法训练,更多呈现一种“浮夸张扬”的个人风格。

2025年7月27日清晨,嵩山少林寺管理处突然发布了一份短短数百字的通报,却在整个收藏市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海啸。

通报中,释永信被指控涉嫌挪用寺院资产、与多名女性存在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消息发布不到两小时,相关新闻迅速登上热搜,收藏圈的微信群、拍卖圈子、古玩市场的同行圈一片炸裂,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次是真的出事了。

就在同一天上午,郑州古玩城多家门店提前打烊,有商户开始紧急联系下家,希望尽快出手手中的释永信书法作品。

一位古玩商表示,自己手中还压着三幅《心经》,2023年分别以300多万元购入,原本是打算留到今年年末大拍卖时出手,现在却连200元的出价都无人回应。

有的商户干脆直接打包带回仓库,避免店里“沾晦气”。

28日,中国佛教协会宣布注销释永信的戒牒,官网也将其副会长身份删除,这一动作坐实了通报内容的严重性,也彻底斩断了释永信与“佛门正统”的最后一丝联系。

从这一刻开始,他不再是少林寺的方丈,而只是一位“涉嫌违法”的普通人,而他的书法,失去了宗教光环的庇护,也在短短48小时内沦为“烫手山芋”。

拍卖行原计划在8月中旬举办一场以“禅意墨宝”为主题的专场拍卖,其中释永信的三幅作品被安排为主打拍品。

但在释永信被查的消息传出当晚,这家拍卖行立即取消了专场,并连夜将网站上的相关信息全部撤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撤拍并非只是应市场压力,更因为部分藏家担心继续挂牌会引发法律风险。

一位2022年曾以500万元购入一幅“佛”字书法的企业主,原本将该字挂在公司大堂最显眼的位置,以示“佛缘加持”,如今这幅字已悄然被撤下。

整个收藏圈都陷入“避释情绪”,不少艺术品交流平台将含释永信关键词的帖子设为禁言,有拍卖平台则将其作品直接列入黑名单。

与此同时,多个声称与“少林文化基金”有关的理财平台出现无法提现现象,客服电话无人接听,投资者开始在线投诉和维权。

这些基金在过去几年鼓吹“年化收益20%”,以释永信书法为核心资产,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甚至还通过媒体宣传“佛门艺术品抗跌”。

如今,一旦“核心资产”彻底贬值,整个基金结构瞬间垮塌,大量投资者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有财经媒体披露,仅在2022年到2024年间,这类基金的市场吸金规模就超过十亿元人民币,涉及投资者数千人。

数以百计的投资者、商户、藏家,成为泡沫破裂后的沉默代价。

如果说过去的艺术品市场是一场由名人、机构、资本共同编织的幻象,那么释永信事件无疑是撕破这层幻象的第一道裂缝。

它让人们意识到艺术的真正价值,既不是炒作出来的神圣感,也不是靠背景堆起来的权威,而是取决于笔下是否真有功力、胸中是否真有修为。

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不该靠身份、人设或神话维系,而应该落在作品本身。

当泡沫散去,市场终将迎来理性回归,也希望每一位曾是“怨种”的藏家,能从这次代价中收获未来的清醒判断。

愿未来的艺术市场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淀;愿每个“信”的人,都能找到真正的净土。

猛犸新闻《台湾72岁漫画大家蔡志忠“落发”少林寺成沙弥,法名释延一》

中国报道 少林寺: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来源:江卿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