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 ABC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公布‚山东省的46所本科院校在多个方面均呈现出各自的强项与特点‚这体现出山东高校的教育及科研方面正在逐步发展,说明山东省高等教育不再仅仅依靠着学校数量的扩大,而是朝着专业化、精细化办学的方式迈进‚在这样的趋势当中有一些高校凭
2025年, ABC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公布‚山东省的46所本科院校在多个方面均呈现出各自的强项与特点‚这体现出山东高校的教育及科研方面正在逐步发展,说明山东省高等教育不再仅仅依靠着学校数量的扩大,而是朝着专业化、精细化办学的方式迈进‚在这样的趋势当中有一些高校凭借着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特色发展道路,给山东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格局带来了新的变革。
2025年排名里,山东农业大学毫无疑问是一颗学术明星,农林学科一直领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这个国家重点学科上,它在省内依然稳固且不可动摇,山东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动方面收获颇丰,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把27项专利转化,积极促进产学研融合,带动农学类专业持续发展,该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慢慢改善,鲁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创业比例上升了18%,保研率维持在12%以上,农学实验班考研上岸率达到79%。
山东科技大学在“新工科”建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充分体现了工科领域的实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起薪达到7820元,比去年增长13%,该校将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32%大四学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发,为未来发展积累科研经验。
山东航空学院是一所以航空为特色的新兴院校,近几年的快速崛起也显示出了在航空方面不可小觑的实力,更名后,学校建立了飞行器适航技术实验室,加强与民航局的合作,逐渐成为华东地区三大民航局认证实训基地之一,飞行技术专业毕业生执照获取率比上一阶段提高了22.00%,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学校教学质量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规范性管理以及对航空人才的输出。
山东工商学院的崛起算是一个亮点,之前山东工商学院在全国高校里并不起眼,第一次闯进全国前400名,而且学校新设的“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专业得到ACCA国际认证,这是国际化人才培育方面的一大进步,在金融科技实验室的带动下,学校催生出3家估值过亿的初创公司,从而加强学校的行业影响力。
青岛地区高校近几年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通过率达到了92%这个数字很好,它的附属医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省属医院里面是第一,青岛理工大学根据青岛的产业优势来促进产学研融合,给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大的舞台,青岛科技大学在橡胶材料研究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高校。
山东省内,济南、青岛高校数量相等,共9所,山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发展历史久远,其在师范类院校中的学术底蕴较为浓厚,培养出大量优秀教育专业人才,山东财经大学在金融大数据平台创建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给经济与社会发展赋予了关键支撑,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首次踏入全球ESI前1%的成果进一步稳固了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新型建筑材料研发中心的成果也对胶东国际机场创建给予了重要支撑。
这些高校之中有些院校具有特别的发展路线,山东女子学院作为山东省内唯一女子本科院校,利用女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优势,尤其在学前教育与女性健康管理方面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学校采用差异化的办学手段,从而引来大量重视女性教育及健康的学员学生,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点。
山东高等教育在行业粘性上较为突出,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中有明显的行业粘性,青岛理工大学结合当地建筑、基建行业,形成产学研结合模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大批设计、艺术人才,为行业创新注入力量。
山东省高校在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领域都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院校在差异化发展的不断深耕中,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对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特色学科的逐步发展,山东高等教育未来的整体趋势将呈现出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学科发展特色。
2025年山东高校排名的变动有着明显走向,高校核心竞争力由规模扩张慢慢转为特色化、精细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学校不再仅仅凭借单一学科的优势,而是借助创新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来促使教育体系完成转型升级,这一趋势加强了学校的综合能力,给山东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未来山东高校会和区域发展、国家战略更紧密结合,开展更多元的创新,在不同方面更深层次地突破,在农业、工科、医学、艺术、法律,乃至新出现的数字经济大健康等各个方向,山东高校都在起到愈加重要得作用,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与产学研结合愈发紧密,山东高校在未来5到甚至更久一段时间的竞争力都会增强,给全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万物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