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1 11:20 2

摘要:夏日的禹都花园小区,电动自行车车棚里的充电指示灯闪烁着微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室里墨香氤氲,爱心食堂的饭菜香味四溢……这幅充满生机的生活图景,见证着这座始建于2001年的老旧小区的华丽蜕变。

禹都花园社区联合市区两级党委政法委开展反邪教下基层集中宣传活动。 侯 颖 摄

夏日的禹都花园小区,电动自行车车棚里的充电指示灯闪烁着微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室里墨香氤氲,爱心食堂的饭菜香味四溢……这幅充满生机的生活图景,见证着这座始建于2001年的老旧小区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盐湖区东城街道禹都花园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党建+物业”“网格+党员”“党建+社会组织”多元共治模式,打破治理壁垒,激活各方动能,让4860名居民的幸福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绘就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答卷。

“党建+物业” 幸福生活“看得见”

夏日的阳光透过禹都花园小区电动自行车车棚,洒在700个整齐排列的充电位上。充电指示灯闪烁着绿色的微光,居民有序骑车上班,“嘀嘀”声此起彼伏。这井然有序的景象,让禹都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雷茜满脸欣慰。

禹都花园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因规模较大、居民较多,由盐湖区东城街道禹都花园社区负责管理。该小区曾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道路破损、管道漏水等问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仅有3间租用的办公室,难以满足居民各类活动需求。

2022年,禹都花园社区“两委”班子积极推动与禹都花园小区物业开展党建联建合作,物业无偿提供场地用于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一场所六中心”功能布局,对场地进行高标准设计和高质量打造。

如今,走进禹都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是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楼梯拐角处的读书角与二楼3个大书架共同组成的河东书屋,有3000册藏书,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同时,配套建设了爱心餐厅、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等,居民可在爱心食堂享受美味餐食、在健身活动室畅快运动,60岁以上居民还能在爱心发屋享受1元理发服务……

禹都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蝶变只是序幕。新建4处智能充电车棚、更换两台老化变压器,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维修2000平方米路面、更换维修长达3000米的各类管道,让生活便利无忧;修剪150余棵乔木、打造3处“口袋花园”、实现楼道彩绘基本全覆盖,使小区颜值飙升。

“网格+党员”幸福生活“摸得着”

在禹都花园社区,58岁的网格员雷学敏是居民们熟悉的“贴心人”。多年来,从政策宣传到车辆停放,从参与社区活动到协调邻里纠纷,他始终活跃在社区一线,用行动为社区建设发挥光和热。

4月12日早6时许,狂风呼啸打破社区宁静。睡梦中的雷学敏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5号楼楼顶的太阳能被大风吹落,砸中了楼下的电动车!”不到5分钟,雷学敏就来到现场,迅速拉起警戒线,安抚居民情绪,并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

社区党委迅速响应,启动“党建+网格+物业”三方联动机制,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物业经理10分钟内相继赶到。在社区党支部统筹下,临时处置小组迅速成立,各方分工协作,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现场清理、损失评估和初步调解工作。“社区反应太快了!”目睹全过程的社区居民李景峰竖起大拇指。

而这高效处置的背后,正是“网格+党建”模式的强大支撑。在禹都花园社区,像雷学敏这样身着“红马甲”的网格员有4名,他们每天穿梭于楼栋之中、居民之间,是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无论谁家水管漏水、哪户老人需要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还是哪家发生意外需要救助等,居民们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网格员——这些身边的“贴心人”。

“社区治理的关键是要让居民拥有获得感。”雷茜介绍,通过构建“1+4+51+N”网格体系,即1个党支部统筹指挥、4个全科网格精准划分、51个微网格延伸至楼栋单元、87名党员结对帮扶特殊群体,实现了治理力量的全覆盖,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

不仅如此,为促进小区稳定和谐,该社区坚持以“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行动为抓手,组织辖区在职党员结合个人特长,认领环境卫生监督员、急难险重协调员、文明宣传引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四大员”岗位,切实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据统计,近年来,禹都花园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组建的“红袖章”巡逻队已清理乱堆乱放200余处,急难险重协调员处置突发事件20余次,文明宣传引导员开展讲座近130场、发放资料5000余份,矛盾纠纷调解员化解邻里纠纷60余起。

“党建+社会组织”幸福生活“有温度”

8月1日上午11时,禹都花园社区爱心食堂的后厨飘出阵阵饭香。厨师们正忙着将刚出锅的蒜薹杏鲍菇炒肉装盘,一旁的蒸锅里,大白馒头冒着热气。“今天有老人们爱吃的炒肉丝和蒜蓉空心菜,9块钱就能吃上2荤6素4主食1汤。”该食堂相关负责人胡志诚笑着说。

11时30分,居民们陆续前来就餐。今年74岁的居民毛全管熟练地刷着就餐卡:“这里的饭菜既便宜又可口,孩子们也放心。”这个由鑫启航餐饮运营的爱心食堂,正是禹都花园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禹都花园社区通过搭建孵化平台、畅通发展渠道,培育出对接签约型、培育孵化型、扶持互助型三大类11家社会组织,形成了“组织共建、队伍共抓、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实事共商、服务共融、治理共推”的多元共治新格局。其中,鑫启航(餐厅)、德福缘(理疗机构)、樱子家政、卡蒙加幼儿园等签约社会组织,日常提供爱心餐饮、理疗康复、家政服务、少儿教育等服务;佑米造型、雅心公益等扶持互助的社会组织,开展爱心义剪、教授书法课程等;明德堂(传统文化协会)、民建同心服务站等培育孵化的社会组织,定期提供传统文化讲座、法律咨询等服务。

在禹都花园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下,“三心(即爱心、暖心、悦心)+低偿”的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来:在爱心服务中,爱心食堂推出的6元、9元爱心餐,已累计服务1.2万人次,用实惠关怀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暖心服务通过每年开展350场义诊、义剪活动,将温暖送到800余位老人身边;而悦心服务则以十余场儿童研学、非遗体验活动,让300余个孩子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夕阳西下,禹都花园小区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老人们坐在新修建的“口袋花园”里话家常,孩子们在一旁追逐玩耍……在这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转化为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图景。

记者 吴 莉 王月文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