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年销8亿的袜子和棉竹屋的耐心法则|马蹄社笔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13:40 2

摘要:在今天,谈论消费市场的增长需要更多审慎的态度。流量红利见顶,资本退潮,曾经热闹的赛道正回归商业的常温。然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依靠基本功成长起来的品牌,才更具研究价值。

【亿邦原创】在今天,谈论消费市场的增长需要更多审慎的态度。流量红利见顶,资本退潮,曾经热闹的赛道正回归商业的常温。然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依靠基本功成长起来的品牌,才更具研究价值。

棉竹屋是一个极其值得学习的样本。它身处袜子这个在服装行业最不起眼、价格竞争最卷的品类,却在3年时间里,从千万级卖家提升至十亿级商家,成功做到线上袜子品类TOP1、内衣品类TOP12,中国袜类快速增长品牌TOP1。

棉竹屋的故事并非源于颠覆性的技术或模式,而是一次次对需求洞察和充满定力的战略选择。在近期马蹄社(亿邦动力旗下高端品牌全球化社群)闭门研学分享上,棉竹屋的品牌咨询顾问、松鼠跃动战略合伙人李拜天(花名)对此进行了分享,由于闭门保密属性,马蹄社在此结合其分享内容与行业公开信息,在可公开信息中试图还原这个消费品牌在喧嚣市场中保持耐心的完整逻辑。

李拜天(花名)

松鼠跃动战略合伙人

在被遗忘的角落,重建价值

2020年前的袜子市场,可以用混战来形容。产业带的白牌产品在9元至40元的区间内进行价格混战。而40~70的价格区间是如浪莎、南极人、恒源祥等有知名度的品牌所争夺的市场。

这是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显得有些漫不经心的市场。消费者买到质量差的袜子,大多选择扔掉而不是退货;生产者则深陷同质化的泥潭,视觉上是千篇一律的风格,竞争手段只剩下价格。

但表面的平静之下,一个基础的需求被长期忽视了。松鼠跃动团队通过分析早期用户退货数据发现,差评几乎全部关于材质问题:“穿两天就破洞、洗一次就起球、有异味……”。这指向一个简单的商业常识:无论价格多低,消费者对一双好袜子耐穿、舒适的基础物理需求从未消失。

棉竹屋创始人周总,在创业之初便将产品力的锚点定在了95%棉含量这个行业的高标准上,这成为棉竹屋入局时,手中最关键的筹码。但在信息过载的电商货架上,仅有好的产品并不够,如何让消费者在0.5秒内感知到产品的不同,才是真正的难题。

棉竹屋的破局策略,是他们对品质的自信和对消费者“棉=好”的心智萃取,并在充分研判主流价格区间的竞品后,定价在39.9元这一精准卡位,发起了一场棉与柔的品质行业挑战

这一策略的核心配衬,是其独特的视觉体系。棉竹屋选择了“现代、知性、简朴”的风格,并做了一个在当时颠覆行业惯例的动作:在视觉呈现中,完整展现出人物穿着产品时的舒适状态与放松表情,而不仅仅是脚或腿的静态特写。

这个改变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感势差。当消费者看到一套足以匹配更高价位产品的精致视觉,却发现价格亲民时,一种物超所值的感受便油然而生。这种由审美带来的情绪价值,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这也是松鼠跃动创始人天蓬老师强调的,“当你不是一个品牌时,要让它(视觉上)看上去像一个品牌”。棉竹屋的第一步,正是用一套高级、可信的视觉语言,为自己的“棉、柔”高品质内核,争取到了一个被看见、被相信的机会。

在增长的诱惑前,一次关键的无为

初期的成功,为棉竹屋带来了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新的困惑。

棉竹屋团队发现,2021年前后,以Ubras为代表的无尺码内衣正席卷市场,成为平台和资本追逐的焦点。无论是平台小二,还是身边的朋友,都在劝说棉竹屋利用已有的供应链和视觉优势,进入文胸这个更高溢价的赛道。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成长型企业都会遇到的十字路口。棉竹屋的决策,再次展现了其深刻的战略清醒。松鼠跃动团队清晰地认识到,在袜子这个细分市场,自己是通过差异化打法成功的破局者。但如果冒然进入文胸市场,则意味着要从业内领先者变为一个新兵,去挑战Ubras、蕉内等早已建立起坚固心智壁垒的市场主导者。

其战略顾问李拜天用了一个生动的喻来形容这种处境:“这就好比一个美术生,非要去跟理科生比数理化。” 试图用自己的加分项(视觉),去PK别人的绝对强项(在内衣领域的心智与品牌认知),并非明智之举。最终,棉竹屋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甚至有些“保守”的决定:放弃文胸,坚守袜子。

但这并非原地踏步。棉竹屋的选择,是在核心赛道内巩固根基。他们没有进行品类的盲目扩张,而是做了品线的精细化延伸,在基础款棉袜的主干上,生长出了轻潮、儿童、保暖、节庆等多个系列。

为了给这些新品线注入活力,团队提出了“棉+X”的概念矩阵。例如,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推出有氧棉的概念,打造出爆款有氧袜。这些概念,都是基于“棉柔”这个核心心智上的延展,既保持了品牌的一致性,又赋予了产品新的记忆点。

棉竹屋在2.0阶段的故事,讲的是关于克制的价值。在流量和增长的巨大诱惑面前,它抵制了横向扩张的冲动,选择了纵向深耕。这种战略定力,使其避免了许多新品牌因盲目扩张而陷入资源分散、品牌失焦的陷阱。

马蹄社研学现场

当视觉被模仿,如何建立真正的护城河

棉竹屋的“棉柔心智”和“简约东方美学”大获成功,短短时间内销量从千万跃升到3.5亿元,很快,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从视觉风格到产品概念,像素级的抄袭让棉竹屋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差异化优势

一个外部刺激,则彻底点燃了团队的危机感。2023年,一个名为一只鱼的袜子品牌在抖音迅速爆火,其品牌流量大量外溢至淘宝天猫。这让棉竹屋管理层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一个诞生于内容平台的品牌,其势能可以覆盖到货架电商。而我们反向的路径却很难。”

此时,团队内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品牌资产的积累,不能仅仅依赖于可被轻易复制的风格,而必须建立起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符号。这个任务再次交棒给松鼠跃动。

松鼠跃动意识到,每年数千万次的商品交付,包裹本身,就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最高频、最直接的沟通媒介,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自有媒体。

于是,一场从“视觉感知”到“符号系统”的变革开始了。首先是品牌色的确定,团队选定了一款带有灰调、内敛而柔和的棉竹屋绿,作为统一的视觉基础。

而更核心的一步,是超级符号的锻造。团队的选择,是避开在抗菌这类易于陷入概念夸大和参数竞赛的维度,转而向内挖掘品牌最真实的DNA——织法。棉竹屋创始人周总长年扎根供应链,对各种织法的精通,才是品牌真正的壁垒。

团队将不同的织法纹样提炼成一套独特的视觉图案,应用在所有产品的腰封、标签和包装上。这个符号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源于产品最真实的肌理,既有东方的编织韵味,又代表了品牌的专业内核。它不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装饰,而是从产品中长出来的身份印记。

另一个灵感,来源于一个微小的用户体验。早期的袜子多用硌人的铁扣或难拆的塑料签来固定,而棉竹屋很早就采用了一根细线,用户轻轻一抽即可分开。这个充满善意的细节,启发了团队: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符号,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但充满体察的细节之中。

棉竹屋的3.0阶段,是从一个成功的风格品牌,向一个拥有坚固护城河的心智品牌的进化。它证明了,当表层的打法被模仿殆尽后,品牌唯一的出路,是向内挖掘,将自己最核心、最真实的优势,锻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结语

伟大的品牌,从不诞生于风口,而是诞生于每一个清醒的岔路口。棉竹屋的故事证明,真正的蓝海,不在于无人涉足的新大陆,而在于旧世界里被长久忽视的常识。在一个人人加速的时代,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加速度;选择不做什么,比决定做什么,更具力量。正是这种战略定力,驱动了品牌从满足需求,到引领审美,最终沉淀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深刻进化。当万物皆可被复制,唯一无法复制的,是品牌在用户心中建立的信任与意义,这才是穿越周期,唯一坚固的资产。

本文核心观点及案例来自马蹄社研学,内容已经过脱敏处理,仅占现场分享内容信息量的30%,欢迎加入马蹄社获取更多闭门干货。

来源:May时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