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皖新闻讯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传播,它不仅影响患者自身健康与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周围人群造成危害。战胜结核,重在第一时间发现结核病患者。芜湖的老何就是通过主动筛查检出肺结核,经过6个月的居家自我隔离与规范治疗,目前
大皖新闻讯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传播,它不仅影响患者自身健康与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周围人群造成危害。战胜结核,重在第一时间发现结核病患者。芜湖的老何就是通过主动筛查检出肺结核,经过6个月的居家自我隔离与规范治疗,目前已完全治愈。
老何的故事,是千千万万被守护健康的缩影。2024年,安徽正式启动了“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目前已有21个试点,覆盖全省16个市。从“治病为先”到“群防群控”,安徽以“三筛两管一动员”为核心,一张以“主动筛查、精准防治”为核心的结核病防控网络正加速织密。
一场主动筛查后的自我隔离
6个月,180天,于多数人而言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于家住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的老何来说,却是要掰着手指头数着过的日子。去年七月,在社区组织的免费健康体检中,胸片检查提示老何肺部有疑似病灶,在随后的检查中,他被确诊为肺结核。
常戴口罩、分餐独箸、单睡一屋……为了自己能尽快治愈,也为了不将疾病传染给牵挂的家人,在确诊后,老何的自我隔离生活便也由此开始。
“今天吃药了吗”“天天都要吃药、每天都要登记”“跟家人吃饭要注意分餐,在一起要注意带好口罩”……然而,看似“孤岛”的治疗生活,也不是老何一个人的战役。每周上门随访复查、每日线上督导服药,这段日子里,繁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赵龙平成了与老何联系最密切的人,也是老何家中最常出现的身影。好在,经过六个月左右的规范治疗,老何目前已经完全治愈了。
“其实老何是我们建设无结核社区以来,主动筛查出来的一位患者。”赵龙平介绍,目前,结核病并没有消失。除了老何之外,他们还通过主动筛查,发现了多位无症状的结核病患者,其中不乏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的话,会造成社区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据芜湖市繁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班小丰介绍,作为较早开展无结核社区建设的省级建设点,截至目前,该区通过主动筛查发现了共17例结核病患者。筛查的重点人群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学生、外卖员、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其中,学生主要通过皮试筛查,老年人和其他重点人群通过胸片筛查。
“大家被筛查出结核病也千万不要惊慌,我们的家庭医生会全程参与管理。”班小丰直言,其实只要通过规范服药和治疗,结核病患者基本都是可以痊愈的。
防控从“被动发现”转向“主动筛查”
老何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被守护健康的缩影。随着安徽省多轮结核病防治规划有效实施,相较于十年前,安徽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下降了44%,结核病防控已经进入从“被动发现”到“主动筛查”的新阶段。
“相比于因症就诊等被动发现策略,主动筛查有助提高结核病检出率,使患者可以尽早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疾病传播,预防继发感染。”安徽省疾病预防中心结防所所长鲍方进表示,充分考虑本地的流行情况和疫情水平后,安徽建立并不断完善由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同联动的“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规划、管理和评估,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治疗管理和追踪转诊。
在“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之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然成为结核病主动筛查的重要前沿阵地。随着迈向由“治”到“防”的防控新阶段,依托基层医疗卫生网底,“无结核社区”的建设更是成为“终结结核流行”的重要抓手。
所谓“无结核社区”,是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辖区内常住人口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低于10/10万。“小叶医探”了解到,2024年,安徽正式启动了“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目前已有21个试点,覆盖全省16个市。
同时,为提升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效果,我省还着力推进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电子药盒+手机微信管理平台”省域全覆盖。目前,全省超九成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诊疗信息实时共享,不仅提高了防控工作效能,也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2027年实现“无结核社区”建设全覆盖
今年六月,安徽省疾控局、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25—2030年)》。《规划》提出,2025年全省结核病发病率要控制在46/10万以下,2030年全省结核病发病率要控制在40/10万以下。《规划》要求强化重点人群筛查,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提质扩面,落实“三筛两管一动员”等综合防治措施。
“无结核社区的建设是结核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一步,核心工作总结起来就是‘三筛两管一动员’。”鲍方进进一步解释,“三筛”即落实重点人群(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既往结核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免疫受损与免疫缺陷等)结核病主动筛查、结核病耐药筛查和结核病高危人群潜伏感染筛查。“两管”是指对结核病患者包括耐药患者,以及潜伏感染人群做好预防与治疗管理。“一动员”则是包含了对政府和大众的双向宣传动员。
目前,全省21个无结核社区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效,无结核社区建设这项工作也被写进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鲍方进表示,安徽将推进结核病综合防治,到2027年实现无结核社区建设县(市、区)全覆盖。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和网络,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使用AI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主动筛查,提高发现水平。”鲍方进说道。“同时,继续规范结核病的诊疗和管理,强化卡介苗接种,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营造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张旭凡 通讯员 鲍方进 孙莹 任珂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