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不少福州人熬夜干这事!网友:太上头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1 21:10 1

摘要:近日,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看似无害的娱乐正从大脑到身体、从认知到行为影响着人们,悄悄埋下健康隐患。

地铁上、餐桌旁、睡前被窝里

几分钟一集的短剧

已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缠绕着千万人的注意力

不少网友表示

短剧“太上头”了

已成为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日,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看似无害的娱乐正从大脑到身体、从认知到行为影响着人们,悄悄埋下健康隐患。

刷短剧成瘾

从脑到身埋下健康隐患

若要问时下什么最火

刷小短剧一定是其中之一

小短剧为什么会让人欲罢不能?

对此

福建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进所专家介绍

秘密就藏在大脑的奖赏机制里

有神经科学研究发现

正常生活中的快乐(如完成工作、与人聊天)会让多巴胺平缓分泌,而小短剧的高频冲突、夸张剧情制造的强刺激,会让多巴胺高频式爆发。每30秒一个反转、3分钟一个高潮的密集刺激,会像按动开关一样,让大脑瞬间分泌大量多巴胺,这种让人兴奋的神经递质,会催生继续看下一集的强烈渴望。

如何判断

个人是否面临刷短剧成瘾的风险?

专家这样介绍

临床中,互联网使用障碍患者常表现为:看文件5分钟就想刷手机、没剧看时烦躁易怒、熬夜追剧导致失眠。就像尼古丁成瘾者依赖香烟获得平静,沉迷短剧的人也会依赖屏幕上的刺激维持情绪稳定,而大脑则在一次次即时满足中,逐渐失去深度思考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进所专家指出

就像长期吃重辣口味后

难再接受家常菜

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强刺激

对日常的平淡快乐失去兴趣

牛津大学专家提出

这种高频低质量的刺激会导致“脑腐”

这个概念是描述高频率接受低质量视频后

出现的注意力下降、思维能力减退

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明显

他们的前额叶皮层尚未成熟

专注力更容易被碎片化内容切碎

该专家表示,刷短剧成瘾对健康的伤害不止于脑,还有更直观的看得见的伤害,从颈椎到视力、从睡眠到情绪,引发全方位损伤。常见的损伤有以下几个方面:

PART 01

骨骼与肌肉损伤

长时间低头刷剧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诱发肩周炎,甚至引发慢性疼痛。如果感觉到肩膀僵硬得像石头,这正是肌肉长期紧张的信号。

PART 02

视力衰退

手机蓝光会损伤视网膜感光细胞,增加黄斑病变风险,甚至诱发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医生临床中发现,长期刷剧者常出现眼干、视力模糊,青少年近视度数加深速度也会加快。

PART 03

睡眠紊乱

睡前刷剧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就像小傅那样,大脑持续兴奋到凌晨,第二天昏沉一整天,形成越刷越累,越累越刷的恶性循环。

PART 04

情绪波动

短剧中的狗血剧情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情绪易怒、焦虑。有短剧痴迷者反馈刷到吵架剧情,自己也会莫名烦躁,这正是情绪被剧情绑架的表现。

三招给大脑松绑

重建生活节奏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进所专家表示

小短剧本身不洪水猛兽

但成瘾式沉迷才是问题核心

要学会跳出无意识的滑动惯性

让技术服务生活

而非绑架生活

这才是与数字时代好好相处的智慧

那么

个人如何才能从“被控制”中解脱出来?

专家建议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给大脑松绑

重建生活节奏

PART 01

设置物理边界

用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功能,限定每日刷剧不超过1小时,睡前1小时坚决远离手机,可用看纸质书或听音频替代。

PART 02

培养深度专注

每天留30分钟做平和活动,如阅读、练字、运动,让大脑重新适应非高频刺激,修复专注力。

PART 03

回归现实

多与家人聊天、参加社交活动,用真实的人际互动替代虚拟剧情。

同时,专家也呼吁,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短剧内容把关,引导正向价值。特别是学校与家长需关注孩子的观看内容,及时引导他们区分剧情与现实,比如看到吸烟镜头时,明确告知这不是帅气,而是伤害健康。建议强化内容审核,如针对短剧中扭曲价值观如“霸总控制欲”“重生投机”等内容,需严格限制传播,尤其避免向青少年推送。推广有益短剧,如聚焦健康生活方式、反诈、网络沉迷等现实议题的科普短剧,用有趣传递有用,让短剧成为科普、教育的载体。

“当我们主动关掉屏幕会发现手里的工作、身边的家人、窗外的世界才是构成生命的真实底色。真正的生活从来没有重启键,健康的身体需要规律作息来维护。”专家强调。

记者 林雅 陈丹

新媒体编辑 徐强

监制 兰超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玉白马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