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就是最好的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2 08:53 2

摘要:以前经常刷到视频,樊登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把一本书的内容讲解得生动有料。他把读书的经验和讲书的技巧,归纳到了这本《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樊登读书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两个字——讲书,把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

□薛世君

以前经常刷到视频,樊登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把一本书的内容讲解得生动有料。他把读书的经验和讲书的技巧,归纳到了这本《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樊登读书法的核心,其实就是两个字——讲书,把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字不识的农民,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有人问他在教育上有啥绝招?他说没啥绝招,只是觉得孩子上学挺不容易,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大劲,必须对得起这些投入。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他就让孩子把老师当天讲的课对他也讲一遍,把他当成一个学生。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让孩子解释,解释不出来就回到学校后去请教老师,直到能解释出来。这样一来,孩子学习得很用心,因为回家要教给父亲,稍微不用心就教不好。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名列前茅。

这位父亲的做法,精准暗合了一种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据《费曼学习法》这本书介绍,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以教代学”:当你准备学习一门新知识时,必须站在传授者的立场,假设自己要向别人讲解这门知识。那么你一定要用最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让行外的人也能听懂。

教,就是最好的学。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很多世界知名的机构针对学习与成功的关系做过多次调查,收集了数万名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都市白领和普通打工者的学习经历,了解这些人的学习方式和成就。最后发现,那些顶级企业家和优秀经理人早在成功之前甚至很小的时候就建立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很强的表达和输出知识的欲望。

樊登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这本书里面就写到,他读了牛顿的传记、爱因斯坦的传记等,发现这些人在大学里基本上没学什么。爱因斯坦进大学之前,已经差不多学完物理学了。牛顿在剑桥大学没待几天,就遇上伦敦的大瘟疫,然后躲回家里,可以说没怎么上学。他的知识储备都是自己读书得来的,他到处搜集各种类型的书,慢慢阅读,逐渐成了大师。主动学习,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樊登在这本书里面反复强调讲书的重要价值,称“讲书”是21世纪快速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同时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变成自我发声的平台,影响身边的人,学到更有用的知识,并坚信教授讲书的方法是有意义的,这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真正的读书学习,就要走出阅读的舒适区。而讲解并分享一本书的过程,需要时刻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能不能准确地把握这本书真正的含义,理解这本书?第二,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本书真正的含义,且表达清楚?第三,我表达出来的内容能不能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无障碍地理解?

每读一本书,都带着问题去读,读完要先回答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再讲给更多的人听。这种类型的输出,每一次都意味着从被动阅读变成了主动阅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参加读书会,乐于分享自己读书的心得,因为把读过的一本书讲给别人听,其实就是最好的读书方式之一。

这本书认为,当你成为那个向别人传播知识的人,你会发现,讲书是一种强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没有意义,自己找;没有脉络,自己找。你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你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

很多人的实践都表明:讲就是最好的读,教就是最好的学,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