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7日至10日,2025首届CACA整合肿瘤器官保护大会和肿瘤整合安宁疗护大会在长沙召开。本次大会聚焦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功能保护”与“生命尊严”,提出“保留器官与功能、照护人的整体尊严”的新的医学观念。会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安宁疗护委员会成立,
华声在线记者 鲁红 见习记者 张曼雪
8月7日至10日,2025首届CACA整合肿瘤器官保护大会和肿瘤整合安宁疗护大会在长沙召开。本次大会聚焦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功能保护”与“生命尊严”,提出“保留器官与功能、照护人的整体尊严”的新的医学观念。会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安宁疗护委员会成立,中国抗癌协会器官保护基层赋能行动正式启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大会期间,华声在线记者专访了樊代明院士。他提出,肿瘤治疗概念要转向“Patient-Centered Care”(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而非以病灶细胞或基因为中心的治疗。
CACA整合肿瘤器官保护大会和肿瘤整合安宁疗护大会现场。
肿瘤防治新理念:善待肿瘤,与肿瘤和谐共生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把肿瘤当成敌人来对待,希望能够将其杀得越彻底越好。但对很多肿瘤(如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而言,通常只有20%左右的患者能够活过5年,而剩下的80%患者中,约有一半可能由于肿瘤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或是治疗引起的全身器官(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等)损害而死亡。
“现在全世界可能都存在肿瘤治疗过度的问题。”樊代明院士指出,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瘤,但瘤细胞只有受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长到一定数量、体积才形成癌。“肿瘤是长在人身上的,既然能长,那么人就能控制它!”他比喻道,这就像一颗荔枝树,长得越老越粗壮,根系下的瘤就会越多。而荔枝树长出的每一个新芽,都是其抗衰老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新芽和肿瘤和谐共生,荔枝树则岁岁常青、屹立不倒。
抗衰老和肿瘤生长作为一对矛盾,二者相互制衡。人在衰老的过程中会不断长出肿瘤。当肿瘤危及人生命的时候,第一要务是采取措施治疗,保住患者性命。但治疗的同时,也应关注患者的整体身体和生命质量,不能“一刀切”。切除器官意味着功能丧失,患者未来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身体的美观、生活的美好更难以保证。“我们要攻守同谋,善待肿瘤,实现保命、保功、保美三位一体。”
肿瘤防治新方针: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
会上,樊代明院士提出了肿瘤防治的“十字方针”——即“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
樊代明院士作主旨报告。
“防筛诊治康”聚焦疾病全程管理,将肿瘤防治关口前移。防——通过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肿瘤发病率(约1/3肿瘤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筛——针对高危人群规范筛查,实现早诊早治(约1/3肿瘤可通过筛查早期治愈);诊——强调精准诊断与鉴别,避免误诊漏诊;治——基于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兼顾疗效与副作用控制;康——关注患者身心康复,减少治疗后遗症。
“评扶控护生”强化整合医学实践,将肿瘤防治重心后移。评——治疗前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扶——通过营养、心理、运动、针灸等方法提升患者抗病能力;控——全程症状管理以维持生活质量;护——保护正常器官功能,减少治疗损伤(约40%患者死于治疗并发症);生——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为终极目标。
该“十字方针”涵盖了从预防到康复的全周期管理,以及评估、支持、控制、护理和生存质量提升的整合医学理念。它旨在打造覆盖“健康-疾病-康复”全链条的全程管理模式;强调整合医疗资源、社会支持及患者自我管理的多维度干预;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治病”转向“治人”,追求让患者“活得长、活得好”。
“‘十字方针’的核心就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樊代明院士强调,它突破了传统“重治疗轻预防”模式,融合中医整体观与西医技术,推动中国特色的整合肿瘤防治体系构建。“这是中国的智慧,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