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警告:美国正在输出一种比病毒更危险的东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1 21:08 3

摘要:这是来自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的一份重磅警告:全球公共卫生正在面临双重危机——不仅来自病毒、细菌和新型传染病,还来自一场无声却致命的信息疫情。

这是来自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的一份重磅警告:全球公共卫生正在面临双重危机——不仅来自病毒、细菌和新型传染病,还来自一场无声却致命的信息疫情。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全球疫苗信心的崩塌,美国居然成了主要推手。曾经的防疫模范生,如今变成了反疫苗情绪和阴谋论的超级出口国。

《柳叶刀》的分析指出,美国的疾控中心(CDC)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国际上依旧是顶级专业机构,但它们的公信力正在被国内的政治干预、制度削弱,以及不受监管的数字平台严重侵蚀。这不仅是美国的问题——后果正在全球显现。

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国内对口罩、疫苗安全性和接种强制性的政策说法反复摇摆,让民众困惑不已,也让极端观点有了可乘之机。

《柳叶刀》引用的研究显示,从2019年10月到2021年3月,分析了3.16亿条、覆盖18种语言的疫苗相关推文后发现,美国是全球新冠疫苗虚假信息的最大输出国,美国账号在全球虚假信息网络中处于核心枢纽位置。

更夸张的是,2021年的一项对近3亿条推文的长期追踪发现,只有800个“超级传播账号”就制造了三分之一的疫苗谣言转发量,其中罗伯特·F·肯尼迪 Jr. (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侄子、长期的反疫苗活动人士,他领导的“儿童健康防护组织”多年来持续宣扬疫苗与自闭症等疾病的虚假关联) 一个人的账号就占了13%的转发量。

这些账号虽然主要活跃在美国本土,但由于社交媒体的算法结构,尤其是总部多在美国的平台,它们的影响力轻松突破国界,直达全球每一个有网络的角落。

《柳叶刀》警告,这种跨境谣言在现实世界的杀伤力是可以量化的。

在尼日利亚、加纳,美国社交平台上传播的阴谋论直接削弱了民众对新冠疫苗和儿童疫苗的信任,导致接种率下降。

在保加利亚,2021年有60%的受访者表示不太可能接种新冠疫苗,本土谣言之外,美国的虚假信息位列第二大来源。罗马尼亚在2022年1月时,全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还不到45%。

这些谣言不仅打击了疫苗项目,也动摇了卫生机构的公信力。一旦公众不信任官方卫生机构,他们就会去寻找替代信息源,而这些替代源,往往正是制造虚假内容的源头。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公共卫生信誉正在被自己的制度性操作主动蚕食。

2025年6月,美国政府突然撤换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的成员,这种政治操作削弱了公众和医护对官方疫苗信息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2025年遭遇重大经费削减,让美国在全球疫苗公平、公共卫生合作上的投入骤降。

美国国内反疫苗情绪的外溢,与海外公共卫生资金的缩水叠加,直接让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国际机构陷入困境。

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为全球防疫投入巨资的国家,居然能在短短几年内,既减少资金援助,又放任甚至输出反疫苗舆论。这就像一个消防队长,自己家着火还往外泼油。

全球卫生体系不仅依赖资金,更依赖信誉。

如果美国既削减对全球科学和疫苗交付的资金,又在国内容忍甚至纵容反疫苗势力,那么全球的防疫战线就会被它自己戳个大洞。

资金减少会让多边项目难以运转,信誉崩塌则会让谣言更有市场。结果是,生命不是死于缺少疫苗,而是死于缺少真相。

《柳叶刀》强调,要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必须拿出明确的行动方案。

首先是保护科学独立性,联邦卫生机构必须摆脱政治干扰,换谁当总统都不能随意更改CDC、NIH的技术结论。政治任命不能干预科学决策。

其次是监管社交媒体的算法。现有的“自愿内容审核”形同虚设,必须立法要求平台公开推荐机制,强制合作清理谣言,并且和全球伙伴协调行动。

此外,美国还应与WHO、非盟、东盟等联合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数字健康诚信规则,让平台算法接受独立监督,并且在平台内建适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事实核查系统,而不是依赖外包或自愿模式。

最关键的是,技术手段只能治标,要治本必须重建社会信任。这意味着要投入到地方社区,扶持本地可信的健康传播者,而不是依赖自上而下的说服。

《柳叶刀》最后提醒,下一次疫情可能已经在某个角落酝酿。

气候变化带来的新型疾病、战争导致的人口流动、不断增加的人畜共患风险,都可能随时引发全球危机。

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依旧被信息疫情撕裂,那么死亡将不再是因为缺乏疫苗,而是因为缺乏真相。

美国必须直面自己在全球疫苗不信任扩散中的角色,并承担起责任。

因为,一个失去信誉的超级大国,不只是自己的麻烦,它会成为全世界的麻烦。

(参考: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1495-3/fulltext?rss=yes)

来源:质子教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