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抵制美国货浪潮席卷全国,印企业家:向中国学习“自力更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2 14:55 1

摘要:当美国政府对印度商品挥起50%的关税大棒时,引爆的不仅是外交抗议,更是一场关于身份、消费与未来的全国性拷问,印度这个在情感和政治上呼吁抵制美国的国家,在现实中其实早就离不开美国品牌所定义的现代生活。

[熊猫]美国在8月7日对印度又加了50%的关税之后,瞬间点燃了印度全国上下的怒火,他们开始倾尽全力煽动反美情绪。

这次的事情也比较严重,不光是印度国民们一起抵制,就连莫迪本人在一个公开集会上发出了“自力更生”的特别呼吁,呼吁印度本土的企业像中国学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印度能做到像中国这样自力更生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美国政府对印度商品挥起50%的关税大棒时,引爆的不仅是外交抗议,更是一场关于身份、消费与未来的全国性拷问,印度这个在情感和政治上呼吁抵制美国的国家,在现实中其实早就离不开美国品牌所定义的现代生活。

就连莫迪也忍不住下场,他巧妙地指出印度的科技公司一直在为世界制造产品,但现在是时候优先满足印度自身的需求了,和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关系密切的本土主义组织,迅速地将这场政治动员落实到了街头,他们在全国各地举行小型集会,声嘶力竭地敦促民众抛弃美国货。

组织负责人将此举定义为一场关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运动,并宣称民众的注意力正因此转向印度本土产品,成果很值得期待。

为了方便民众“实践爱国主义”,他们甚至在社交软件WhatsApp上精心制作并传播一份表格,详细列出可以替代外国货的本土沐浴皂、牙膏和冷饮品牌,这种学习中国的“自力更生”模式的呼声,在印度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中也颇有市场。

他们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让“印度制造”像“中国制造”一样,成为全球追捧的对象,但是政治舞台上高亢的口号,与现实的消费市场却形成了鲜明对比,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其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早已成为美国各大品牌无法割舍的战略要地。

这些国际品牌不仅在印度本土扎根,更已经深度融入进了印度社会的肌理,在这里使用国际品牌被广泛视为消费升级和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还会收到深受印度老百姓的青睐。

冰冷的现实数据揭示了这种深度的依赖,Meta旗下的WhatsApp在印度拥有其全球最庞大的用户群,达美乐披萨的门店在印度的扩张速度超过了全球任何其他国家,百事与可口可乐更是长期霸占着零售渠道的黄金位置。

更让人惊讶的是,每当苹果新店开业的时候,或者星巴克推出限时优惠,印度老百姓就会在店门口就会自发排起很长的队伍,印度企业家们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位本土护肤品牌创始人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说国人为“千里之外国家的产品”疯狂排队,而本土的制造商却在苦苦挣扎,一位线上代驾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更是直白地呼吁,印度应该拥有自己本土的推特、谷歌和脸书,就像中国一样。

可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些大道理他们也不会太懂,在北方邦的一家麦当劳里,一位名叫拉贾特·古普塔的顾客悠然地享用着他的快餐,他坦言自己并不关心什么关税抗议,他只在乎手上那杯折合人民币约4元的咖啡很划算。

在他看来关税是外交层面的事,不应该搅乱他的个人生活选择,他的态度或许代表了那些大多数沉默的印度人,这场看似泾渭分明的抵制运动,但是有很多让人觉得好笑的场面,就在反美抗议的声浪越来越大的时候,却在新德里高调开设了第二家展厅。

更具戏剧性的是在8月11日的开业仪式上,印度商务部的官员与美国大使馆的官员双双出席,共同为这一美资项目站台,政治上的剑拔弩张,似乎并未妨碍经济上的务实合作,台上是官方的握手言欢,台下是老百姓们的义愤填膺,这场面非常奇怪。

这种矛盾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场运动的本质,当印度的企业高管们在社交网络上呼吁国人支持初创企业、抵制洋货的时候,他们自身所处的阶级恰恰是国际品牌最忠实的核心消费群。

他们或许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全球化浪潮中彻底的“自力更生”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因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其说点燃了一场坚定的经济独立运动。

不如说它反映了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矛盾,让印度社会中理想主义的民族诉求和实用主义的消费文化之间的冲突,前所未有地暴露在全部人的面前,这场抵制究竟是印度人民的觉醒还是一场短暂的情绪宣泄,咱们也不得而知。

如果从大方向上看,这场由印度而起的风波,它的影响可能远不止于国内,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关税政策,不仅可能损害美国品牌在印度这个庞大市场中的销售业绩和长期竞争力,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果其他国家效仿这种做法,那么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将不可避免,进而冲击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稳定,同时这种做法也在削弱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信誉和领导地位,可能激起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反感。

印度政府或许会借此机会,顺水推舟地出台更多扶持本土品牌的产业政策,进一步挤压外国品牌的生存空间,但是归根结底关税是一门关于利益的生意,特朗普的关税做法明显越来越不合理了。

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一边在手机上转发着抵制美货的清单,一边又在为新开的美国品牌店彻夜排队时,或许真正的问题并非“我们应该抵制谁”,而是“我们究竟是谁”,印度能像咱们一样“自力更生”吗?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