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坐上CEO的位子,人们期望你无所不知的压力如影随形。但实际上,没人指望你能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难题。大家真正期待的,是你展现出卓越领导力,直面公司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清晰传达你关注的焦点、所获的认知以及面临的挑战。
当你坐上CEO的位子,人们期望你无所不知的压力如影随形。但实际上,没人指望你能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难题。大家真正期待的,是你展现出卓越领导力,直面公司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清晰传达你关注的焦点、所获的认知以及面临的挑战。
出任首席执行官,无疑是一件令人热血沸腾之事。然而,真正坐到这个位子上,领导一家企业的现实体验,却远非想象那般简单。员工、客户、董事会成员乃至媒体,都满心好奇:作为领导者,你究竟是怎样的人?会带来哪些变革?你的战略规划是什么?又打算将公司引向何方?这种情况下,想要迅速有所作为的冲动,实在难以抑制。
但面对这些期待,一定要明白,上任的头一百天,并非要你即刻知晓所有答案,而是要为公司的长远成功筑牢根基。尽管可能会有紧急决策亟待拍板,但这段时间,你更应借此提出关键问题,明确前行方向与达成路径。
基于与数百位CEO的合作经验,我们总结出上任首个百日最为关键的四大主题。同时,梳理出17个核心问题,供新任领导者在应对每个关键主题时,进行自我审视。这份问题清单只是开端,真正重要的,是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对自己的回答负责。
搭建领导团队我们接触过的成功CEO,在搭建团队时,从不因循守旧。他们不会局限于熟悉的面孔或过往的人脉,而是依据未来发展的需求,去寻觅合适的人才。他们所看重的候选人,不仅要有亮眼的业绩,这业绩并非单指销售数据或项目交付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真正的领导才能与特质。
他们还会有意识地引入多元观点,既有能带来全新思路的新鲜血液,也有深谙门道的资深领导者。在评估接手的领导团队时,他们会秉持公正,但更会果断做出艰难抉择,确保留下的人能够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如此,方能打造出一支目标明确、协同共进的领导团队。
组建领导团队时,不妨问问自己:
1. 谁能深入基层,通过指导、赋能与提升团队,切实推动变革,而非仅仅停留于业务管理与指标追踪?
2. 我的团队成员,是否涵盖了持有不同观点的领导者,以确保视角的多元性?
3. 团队中有没有人,敢于挑战固有思维,引领业务朝着既定方向稳步迈进?
4. 我在领导团队组建过程中的种种选择,向公司内部与客户传递出了怎样的信号?
与利益相关者紧密互动真正的信任与协同,绝非偶然天成,而是需要用心经营。对新任CEO而言,与员工、客户、股东、董事会成员、分析师以及社会各界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是重中之重。
卓越的CEO通常会从几个关键事项入手,组建由有影响力的人士构成的工作小组。这些人如同企业文化的火种,在变革时期,他们能够引导舆论、凝聚团队、建立信任并化解各方忧虑。顶尖的CEO会尽早让这些关键人物参与其中,促进共识达成,收获真实反馈,从公司内部激发前进动力,而非仅仅依赖自上而下的指令。
在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时,不妨这样问问自己:
1. 基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而非过去的轨迹,哪些利益相关者最为关键?
2. 利益相关者们,是否清晰了解公司当下的首要任务?
3. 公司内部,谁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传播者?他们的声音,是否在早期就被纳入,以促进共识形成,而非仅在决策后负责传达?
4. 我们该如何衡量利益相关者对领导团队的信任,究竟是与日俱增,还是逐渐消退?
新任CEO势必会被反复追问:你的新战略是什么?起初的几个月,员工并不苛求新任CEO能将所有细节规划得天衣无缝,但他们渴望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发现,那些最为成功的CEO,会清晰阐述公司必须直面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迅速展开针对性行动,比如推动业务交付更多地借助人工智能,拓展特定市场,或者在财务规划中预留足够空间,用于支持增长型投资。即便愿景与相关战略尚在完善之中,他们也能通过这些初期且稳扎稳打的举措,向众人昭示公司的前进方向。
这些领导者深知,团队成员需要明确公司的存在意义,以及作为领导者的你,将如何构建愿景,解答这些根本性问题。在准备公布愿景时,不妨自我反思:
1. 为推动公司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当下我们能够采取哪些立竿见影的行动?
2. 公司当前是否明确自身创造价值的方式,以及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3. 谁具备塑造愿景所需的洞察力与前瞻性,我们该以怎样的节奏行动,才能保持领先?
4. 如何在平衡各项事务优先级的同时,既实现当下业绩,又能为未来增长蓄力?
保持专注不偏移新任CEO常常会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风暴中心,被各种事务牵扯精力,疲于应对问题,而无暇顾及自己的核心议程。不知不觉间,就容易忽略最为关键的事务。想要始终保持正确航向,就必须为重要工作预留时间,树立自信并赢得尊重,引领公司稳步前行。为了保持沉稳与掌控,CEO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挑选几位能够坦诚直言的可信顾问,在他们的助力下,确保自己不偏离正轨。
2. 记录并平衡主动领导与被动应对所花费的时间。为战略规划与专注工作预留专属时段,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会议与各类请求的泥沼。
3. 定期回顾公司愿景,确保各项工作的优先级与之契合,一旦出现偏差,即刻调整。
4. 考虑定期借助其他反馈渠道,如行业权威、地缘政治专家、客户反馈或员工意见征集等,获取清晰深刻的见解。成功的CEO往往能够真正做到乐于接受反馈,善于自我反思,确保自己始终聚焦于最重要的问题。
为确保能听到真实直接的反馈,不妨组建一个精简高效的执行办公室,成员人数控制在5至10人,他们来自正式领导团队之外,德高望重、颇具影响力且执行力强。最重要的是,这个团队敢于对CEO直言不讳。他们兼具战略思维与战术执行能力,致力于扫清障碍、推动工作,与领导团队紧密协作,尽早发现问题并保持发展势头,同时确保与CEO的愿景高度一致。
为确认自己始终保持专注,不妨问问自己:
1. 在哪些领域,你能够切实推动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而非仅仅被表面的紧急事务吸引注意力。)
2. 你打算如何广泛倾听各方声音,以全面把握局势,又将怎样果敢行动,塑造有利局面?
3. 你如何分配应对事务与主动领导的时间,哪些方面需要做出调整?
4. 你担心自己可能会忽略哪些关键因素,你又会信赖谁,来如实告知你这些情况?
……
在上任首个百日,花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有助于你构建一个坚实的信任、协同与奋进基础,为后续的执行阶段提供有力支撑。
在反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值得深思:你是否如预期般展现自我,你的团队对此又作何评价?
关键词:#领导力
保罗·格里格斯(Paul Griggs)、保罗·莱因万德(Paul Leinwand)| 文
保罗·格里格斯是普华永道美国的高级合伙人,于2024年经合伙人选举获任该职位。格里格斯在公司深耕逾30年,曾为普华永道众多大型客户提供复杂全球转型咨询服务,保罗·莱因万德是普华永道美国的负责人、思略特全球董事总经理,同时兼任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兼职教授。他与马哈德瓦·马特·马尼共同撰写了《超越数字:伟大领导者如何变革组织并塑造未来》(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2022年)。
周强 | 编校
来源:乔布斯北京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