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系列 | 致 淮 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3 09:13 1

摘要:你听见了吗?夫差第一锹掘开的潮声,还在历史与现实的河床间奔涌回响——那一锹贯通江淮,从此,我们共饮一泓甘霖,同赴一片沧海。

阿淮:

展信安。

案头茶烟袅袅,映着大运河的涛声阵阵。

你听见了吗?夫差第一锹掘开的潮声,还在历史与现实的河床间奔涌回响——那一锹贯通江淮,从此,我们共饮一泓甘霖,同赴一片沧海。

肌理交织共千年

历史上,广陵国旌旗猎猎,其疆域曾温柔地包裹着淮安;而在永嘉南渡的烽烟里,广陵郡治北迁淮安廿五载,官印更是与淮水共浮沉。

随后,北宋淮南东路治所设在扬州,统辖淮安等地,明清更演化为“淮安执漕运之牛耳,扬州掌转运之中枢”的精密协作。

1914年“淮扬道”设立,下辖13县,运河不仅是地理的脐带,更是文化盘结的根须……

历史像运河上的一艘船,从2500多年前的邗沟启程,载着梦想,驶向未来。

潮汐同频续新章

运河涛涛,见证你我同舟共济。

黄河夺淮,浊浪侵袭,我们同舞长练,用归江十坝缚住肆虐苍龙!洪泽湖大堤石工墙巍峨,是人定胜天的见证;扬州三湾“以弯代坝”的水工,是驯服狂涛的东方智慧。

俱往矣,看今朝。运河新生,你我同频!

大运河申遗成功。扬州作为牵头城市,有10处遗产点与6段河道织入世遗名录;而淮安清口枢纽的九龙聚首之姿,同样彰显着运河文化的厚重。

南水北调。扬州身为东线源头,一江清水浩荡北去;淮安怀抱洪泽巨库,碧波万顷再担新责。

大运河博物馆长虹卧波于扬州三湾,与淮安漕运遗址公园隔水相望,共诉今昔。这流动的史诗,你我将共同续写新时代的篇章!

淮扬至味名世界

淮扬至味,一脉相承。“世界美食之都”的冠冕,你我皆有。

看扬州,厨刀剖开岁月,文思豆腐的游丝里浮沉着运河脉络;狮子头浑圆的轮廓裹着瘦西湖的月光;半透的包子皮兜住滚烫的丰盈,恰似古城包容万象的胸襟。在淮安,软兜长鱼的滑润,犹带漕船穿过闸口的律动;钦工肉圆的弹韧间,藏着漕工号子的筋骨。无论盐商夜宴,还是漕督举杯,案上蒸腾的,都是人间烟火。

1949年开国第一宴,那些制作精细而不奢靡美食,让“清雅平和”成为华夏的味觉契约。我们,都是用味道书写史诗的城。

漕挽盐利连河山

运河潮涌,国脉所系,你我曾共执牛耳!

淮水东南第一州。你,扼漕运咽喉五百年!清江浦上,漕督旌旗蔽日,天下粮船望樯橹而进。

我,则握盐利枢机,白银洪流照亮了“扬一益二”的煊赫明月,也冲刷出“腰缠十万贯”的旷世传奇。

运河钞关,南北相望:扬州关吞吐的是东南商海的万顷碧波,淮安关度量的是九州仓廪的千钧重担。

“盐在扬州,漕在淮”,白银与稻浪在运河波涛里交汇,也将两座城的命运融成同一道水纹。

文脉星驰耀长河

我们的文化根系,早在运河的初潮中便缠绕共生。

运河水墨,浸透了四大名著。

施耐庵避居淮安楚州青砖巷,窗外漕船夜泊的梆声敲进水浒的蓼儿洼,阮小二渔歌里飘着白马湖的水腥;这一部江湖夜雨,经扬州书场的醒木重击,在茶碗里泡出了滋味。

吴承恩笔尖游走时,窗外淮安城头的烽烟漫卷成西游的筋斗云;河下镇酒肆的异闻随漕船南下,化作扬州人口口相传的奇谭。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从扬州坐船北上,水道也曾经过淮安吧?在大观园的重影中,她有没有看见南边的园林?

罗贯中在淮安漕署的军报堆里勾勒赤壁烽火,运河粮船的樯橹声沉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至理。

走入寻常巷,扬剧的丝弦声混着淮剧的胡琴。扬州小调像茶楼飘出的水汽,带着市井的俏丽活泛劲儿;淮安老腔里压着盐工号子的沉,像船底擦过河床的闷响。两副喉嗓却共一副筋骨:都流动着里下河方言的温润。

江淮智造铸脊梁

历史的航道驶入新时代,你我产业筋骨紧密相连,在智造浪潮中共振轰鸣。

扬州,正以“613”产业体系作为发展新引擎。淮安,则挺起“7+3”先进制造业的脊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更让双城文旅产业如并蒂莲开,扬州“三都”名片与淮安“伟人故里”的华彩交相辉映。

运河畔,古老的漕工号子已化作智能工厂的协奏曲,你我正以创新为楫,在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共同划动江淮大地的时代巨舟!

千年运河水滔滔,流淌着你我的过往,也奔涌着我们的未来。

阿淮,听,“苏超”第九轮的号角已随运河的脉动传来!让我们带着大运河千年淬炼的坚韧与豪情,用拼搏定义未来,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部分图片来源淮安发布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