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促进青年社会融入,共青团十堰市委持续擦亮“青才归堰”工作品牌,精心组织2025年大学生假期实习实训计划,通过深挖岗位资源、精准人岗匹配、强化过程管理,组织发动1272名十堰籍青年学子奔赴市县一线见习岗位,在政务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促进青年社会融入,共青团十堰市委持续擦亮“青才归堰”工作品牌,精心组织2025年大学生假期实习实训计划,通过深挖岗位资源、精准人岗匹配、强化过程管理,组织发动1272名十堰籍青年学子奔赴市县一线见习岗位,在政务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领域躬身实践,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01
环保路上传递“守水”使命
熊一鸣在邢台市和少先队员同上净水实验课
在团市委实习的熊一鸣与其他小伙伴一道经历了“守水护水节水”志愿行的壮阔征程。贯通南北的1432公里行程,串联起京津冀豫鄂五省市15城——在北京密云讲述水源地故事,在天津西青开设环保科普集市,在邢台带领少先队员开展净水实验,在郑州与环保组织深入交流。十堰的青年环保志愿者们用青春足迹丈量千里水脉,用情景剧再现“守井人”责任担当。她郑重承诺:“我将化身家乡的‘青春代言人’,让更多同龄人了解这片绿水青山,共同绘就十堰高质量发展的青春画卷!”
02
反哺之心照亮童年梦想
李芬带领王家坪村“爱心托管班”小朋友跳手势舞
“芬丫头,浩娃儿天天在屋里念叨你……” 郧西县王家坪村“爱心托管班”里,志愿者李芬接过周俊浩奶奶塞来的热鸡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眼眶湿润。这位曾因“湖北希望工程·郧西教育公益基金”资助而圆梦大学的教育专业学子,今夏以“执灯人”的身份回到家乡。40多个日夜,她用乡音山谣叩开留守儿童心扉,以专业知识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看着娃娃们越来越开朗的笑脸,她说:“是家乡托起了我的大学梦,照亮了我走出大山的路,我也要把这份光和热传递给弟弟妹妹们。”
03
生命守护者连线希望火种
冯心雨为房县城关镇公安干警教授心肺复苏技能
在房县红十字会,冯心雨发挥医护专业特长,深度参与4期救护培训,助力146名学员以98%的高通过率掌握急救技能。她向762位有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逐一回访,在织布机轰鸣与田间乡音中成功收获198位志愿者跨越血缘的郑重承诺:“只要匹配成功,我一定捐!”这个盛夏的实践,让冯心雨更加坚定了投身医护事业的信念:“未来,我将以更专业的技能和更温暖的情怀,守护每一个生命的重量。”
04
智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路
韩芸在养鸡场查看鸡苗长势
郧阳区东茶亭村返乡大学生、后备干部韩芸在这个夏天分外忙碌:引进优质鸡苗、组织养殖培训、搭建电商平台……她用专业所学打通农副产品销路,实现年均增收50万元。此外,她还主动对接团区委,在村里开办假期“爱心托管班”,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让知识星光点亮乡村孩童未来。
王涛在竹山县绿松石博物馆拍摄素材
就读于湖北理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学生王涛已经连续三年在竹山县旅游服务中心开展假期实习了。这个盛夏,他肩扛摄像器材穿梭于绿松石博物馆、女娲山景区等县域文旅地标,用青年视角记录家乡蝶变,以专业素养解决游客诉求。凭借扎实专业功底,王涛独立拍摄制作文旅推介视频16条,全网播放量超过8万次,为提升家乡知名度、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05
志愿星火燎原秦巴山水
孟晨昕正在为困难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孟晨昕是返乡参加社会实践的“老兵”了。年初寒假,他和校社会实践支队其他同学一道,在郧西县3所高中开展“追光”科普宣讲活动,覆盖学生千余人,他们的实践项目获评华东师大主题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今年暑假,他通过“青椰网”平台报名参加实习实训计划,经郧西县团委对接招录与岗前培训,分配至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服务岗位上,他努力学习业务,迅速进入角色,高效办理助学贷款1910份,发放金额2952.18万元,帮助近2000名学子解决就学经济困难。
陈兰兰在郧阳区兴郧路社区“爱心托管班”开展志愿服务
“最初只是想给假期找点有意义的事做,没想到这一做,竟成了我的人生方向。”对于陈兰兰来说,大学时代在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的实习经历本是一场温暖的“意外”,却成为她毕业后坚定选择的终身事业。如今,担任郧阳小草义工协会秘书长的她,已成功策划发起守水护水活动10余场,深入20多所学校开展平安生存训练营和预防烧烫伤教育,用行动的力量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从水源保护的千里奔赴到托管课堂的温情守护,从生命热线的坚守到乡村振兴的探索——今年夏天的十堰处处跃动着“青才归堰”的蓬勃力量。团市委将持续发力,以精准化平台搭建与全周期成长护航,推动更多青年学子与家乡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加速汇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强劲动能。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