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1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山西省文旅厅、中北大学承办的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在学校开班。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正厅级)副厅长张志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乔燕莉、中北大
8月11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山西省文旅厅、中北大学承办的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传承人研修培训班”在学校开班。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正厅级)副厅长张志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乔燕莉、中北大学副校长来志斌出席开班仪式。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体参训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来志斌指出,学校有着深厚革命传统和悠久办学历史,至今已走过80年历程,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自2017年以来,学校已先后承办6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班,邀请210余位知名专家授课,培训总学时达1850课时,累计培训960余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成效显著,多个培训班被文旅部评为优秀案例。其中,河曲民歌培训班获评为文旅部“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此次承担左权开花调研培项目,旨在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张志仁强调,此次研修培训开班,是国家非遗研培计划实施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回首十年,山西非遗研培工作成果丰硕,已累计举办36期研修培训班,培训1600余名传承人,取得的研培成果在推动山西省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文旅经济效能、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生态。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应通过前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艺的系统研习和创新路径的精准引导,有效破解左权开花调在传承人断层、传播受限等方面的难题,为左权开花调在新时代的薪火相传与永续发展筑牢根基,使其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员代表李波在发言中表示,将以高度自觉投入学习,遵守规章制度,将所学转化为行动,返乡后将组建非遗工坊,融入文旅宣传,深入社区服务,带动就业增收,立志成为家乡非遗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左权开花调薪火相传。
据悉,此次研培班主要面向左权开花调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通过“以研带培、数字赋能、创新转化”的方式,发挥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实现非遗与教学科研、数字科技、区域文旅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非遗的社会能见度,丰富非遗保护的具体举措,激发非遗现代传承的活力,帮助传承人激发创作潜能,丰富作品题材,拓展应用空间,解决发展难题,切实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养。(通讯员:胡慧萍 冯璇)
来源:高校圈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