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推广普通话,沟通无障碍。2025年7月7日安阳师范学院“安师童行”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积极投身安阳县北白璧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使命,并于7月14日开展家访活动,让教育的温暖在乡村家庭中传递,为乡村教
河南经济报讯 (王卫民)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推广普通话,沟通无障碍。2025年7月7日安阳师范学院“安师童行”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积极投身安阳县北白璧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使命,并于7月14日开展家访活动,让教育的温暖在乡村家庭中传递,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图为我院师生与当地校方领导合影。 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夏日的乡村,洋溢着质朴的气息。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身着统一红装,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踏入一个个乡村家庭。每一次叩门,都是一场教育交流的开启;每一次围坐,都在绘制家校协同育人的蓝图。
在家访中,老师们与家长们主要围绕学生在校与在家的学习情况展开深入交流。在李同学家,家长欣慰地讲述孩子在校受推普影响,主动用普通话交流、朗读课文,学习主动性显著提升,同时也坦诚提及到孩子在家写作业易分心,先玩耍再补作业的问题。老师们耐心倾听,结合在校观察,为家长提供培养学习习惯的小妙招,如设定固定作业时段、完成作业后适当奖励。
暑期安全,尤其是防溺水安全,是家访重点关注的话题。乡村水域多,天气炎热,孩子们接触水的机会大,老师们反复向家长强调防溺水“六不”原则,叮嘱家长做好监管,家校联合为孩子筑牢安全防线。家长们纷纷表示会时刻警惕,配合学校工作,保障孩子暑期安全。
推广普通话也是交流的重要内容。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带动家人学说普通话,家庭交流氛围更融洽,也更便于对外沟通。老师们鼓励家长持续支持孩子学说普通话,从日常交流抓起,让普通话成为乡村家庭的“新方言”,助力乡村文化提升与对外交流。
图为老师和家长在沟通时的场景。 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此次家访,是安阳师范学院推普支教工作的延伸。在支教课堂上,老师们通过趣味教学,让普通话与学科知识融合。用色彩话心情课程里,孩子们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分享创作灵感,在绘画创作中提升语言表达;语文课堂上,经典诵读、故事讲述,让普通话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
推普支教,不仅是语言的推广,更是知识的播种、梦想的点燃。乡村孩子在普通话的滋养下,拓宽了表达渠道,增强了自信,也能更便捷地获取外界知识。他们用普通话讲述乡村故事,让外界听见乡村的声音;用普通话交流学习,为未来走出乡村、拥抱更广阔的世界筑牢语言根基。
图为学生向老师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景。 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在教育。推普支教与家访工作的融合推进,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通过家访,学校更精准掌握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家长更深入理解教育理念,配合学校育人。普通话的推广,让乡村孩子在文化交流、知识学习上不再受语言限制,为乡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一批又一批支教老师的接力,一次又一次家访的沟通,正逐步改变乡村教育生态。未来,期待更多力量加入乡村振兴推普支教行列,让普通话成为乡村发展的“加速器”,让教育赋能乡村,让乡村孩子的梦想乘语言之翼、借教育之力,飞向更美好的远方,书写乡村振兴的教育篇章。
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担当,家访传递温情,推普支教赋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正用教育的力量,点亮希望,守护成长,让乡村的明天因教育而更精彩。
来源:河南经济报直播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