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 | 漳州市恒晟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低效改造项目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3 12:08 2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发布第三批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本批推广的案例具有模式创新、路径细化、场景典型三大特点,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示范效应。本公众号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发布第三批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本批推广的案例具有模式创新、路径细化、场景典型三大特点,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示范效应。本公众号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今日刊发

漳州市恒晟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低效改造项目

(再开发类型:历史遗留建设用地处置)

一、项目基本情况

漳州市恒晟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低效改造项目位于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南部片区,用地面积47.03亩,作为恒晟连锁超市商品仓库及配送中心。项目实施起止时间为2023-2025年。改造前项目已建建筑面积19066.3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0.61,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改造后,项目新建物流仓库、办公综合楼等,新增建筑面积23547.9平方米,建筑容积率由0.61提升至1.67,土地开发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二、改造主体和改造模式

受市场整体经济下滑、技术更新及电商直播带货影响,恒晟商贸公司销售持续下滑,加上用工成本上升,经营状况较差。常山开发区鼓励该公司转变思路,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低效改造。

三、低效用地再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扩出新空间,布局再优化。项目新建物流仓库、办公综合楼等,新增建筑面积23547.9平方米,建筑容积率由0.61提升至1.67,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二)改出新动能,效益再提升。企业计划新增投资总额约4200万,其中建筑投资3000万,设备设施投资1200万,拟打造成现代化智慧数字物流中心,可提高现代化电子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等,同时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计划2025年底投入使用。

(三)寻出新链条,市场再拓展。通过“牵线搭桥”助力企业牵线上下游客户、开拓市场、改善经营。恒晟商贸公司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衔接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带动中小企业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四、主要做法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以低效用地改造为重点,以“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为抓手,促进工业用地向存量挖潜,实现高效利用,实现产业升级和土地资源盘活的“双赢”局面。

(一)统筹规划,“三段式”同步推进摸清底数。坚持树牢节约用地理念,强化规划引领,创新政策机制,扎实有序谋划推进全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专班式推进。常山开发区成立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一报、联合推进机制,着力解决低效用地再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清单式管理。开展历史遗留问题攻坚专项行动,建立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机制。灵活调整低效用地企业处置盘活方案,制定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两单一表”,明确责任单位,倒排时间节点,分期分批推动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分类式突破。制定并出台《关于解决常山开发区历史遗留工矿仓储建设用地问题的实施方案》,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都认定为建设用地,明确处置历史违法用地标准,分析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问题发生的对应点,对不同违法情形分时段依法查处,经申报认定上图入库,通过公告收回、“带建筑物出让”等方式,分类完善用地手续。

(二)因企施策,“定制化”精准服务改建扩建。聚焦全区产业配套和企业需求,开展双向评估,让用地空间、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企业需求等“高度匹配”。助企“破题”转变思路。常山开发区经发局牵头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部门成立企业发展服务队,通过“企业家接待日”、实地走访、企业现状调查等方式,与企业沟通洽谈,了解企业需求,鼓励企业转变思路,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支持企业通过提质扩容、设备智能化升级的方式破解经营困境。合力“解题”规划落图。开发区自然资源、建设、行政中心等部门协同配合,支持企业重新规划设计项目用地总体,明确实施改扩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点“答题”加速建设。通过提供验前指导服务,把企业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设备调试等环节由串联开展改为并联推进,大幅度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助力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

五、政策依据

常山开发区健全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政策体系,打好低效用地政策“组合拳”,解决低效用地“老大难”,助力企业增资扩产,持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制定政策“礼包”。制定并出台《关于解决常山开发区历史遗留工矿仓储建设用地问题的实施方案》,推进历史遗留建设用地低效盘活,助力企业增资扩产;结合国家和产业政策,制定并出台《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支持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八条措施》等一系列涉及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

多元宣传精准解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构建政策宣传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推送政策解读、专家解读政策会、送策入企等方式,帮助企业理解政策要点,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

一企一策精准引导。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服务机制,实施“一企一策”闭环式服务,发挥行业标杆企业引领作用,组织企业开展拉练互学推广,引导企业向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领域发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