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之前,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其中广东与广西被列为基孔肯雅热就行风险I类地区,湖北则被列为II类地区,广东佛山基孔肯雅热已经蔓延至广东其它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等地区都有报告确诊病例,其中广州在2025年8月3
不久之前,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其中广东与广西被列为基孔肯雅热就行风险I类地区,湖北则被列为II类地区,广东佛山基孔肯雅热已经蔓延至广东其它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等地区都有报告确诊病例,其中广州在2025年8月3日—9日期间报告了103例,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作为传播媒介的疾病,蚊子叮咬了感染基孔肯雅热的病人后,再叮咬了健康的人,被叮咬者就有可能感染基孔肯雅热,而这种蚊虫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夏秋两季又是蚊虫活跃频繁的季节,特别是下雨过后,天气比较潮湿闷热的时候,即便在户外,草丛树荫处也能经常遇到这种花蚊子,前天去上班在等公交车的时候还被蚊子咬了口,痒痒的,还起了个包,用花露水涂抹了才包才慢慢消失了!
湖北被归类为II类地区,主要是因为这种伊蚊在湖北很多城市也都有分布,但这还是其次,只要没有输入病例,一般也不会造成传播,因为蚊虫只是传播媒介,但是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患者一般会有潜伏期,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通常为2 - 12天,一般为3 - 7天。在潜伏期内,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已经在体内开始复制和扩散。如果有人感染了还在潜伏期,自己也不知情再去往别的地方,被伊蚊叮咬了,就有可能再通过蚊子感染其他人,因此外防输入,内驱蚊灭蚊就非常重要,目前三伏天已经接近尾声,天气相比之前可能会逐渐凉爽一点,蚊子的活跃度可能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大家还是要积极做好灭蚊驱蚊得工作!
基孔雅热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烧(39°C-40°C)、严重关节疼痛(尤其是手、腕、踝等小关节)、皮疹(斑丘疹或红疹),以及肌肉痛、头痛、疲劳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关节疼痛,持续数月至数年。基孔肯雅热是自限性疾病,但是一旦感染上,身体也不好受,主要是关节痛,有可能持续时间比较长。
而近期一则由武汉工程大学后勤保障处官方发布的文章中提到,光谷同济医院报告,东湖高新区发现了1例由佛山输入的基孔肯雅热病例,该患者已经转入金银潭医院治疗,另外荆州市松滋也发现输入1例,澎湃新闻记者就该信息向武汉市卫健委核实,工作人员回应,相关信息将在官方渠道公开。因此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待官方渠道公布,
前几天在武汉的社区群还收到了基孔肯雅热高风险地区来(返)汉人员健康提示,其中提到,从高风险地区返汉后,请主动向社区或单位报备旅居史。二、做好健康监测和防护基孔肯雅热潜伏期通常为3-7天,最长可达12天,抵汉12天内请做好蚊媒防制和自我健康监测。因此,从高风险区地区返汉的人员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还是要积极配合!
为了有效驱蚊灭蚊,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可以给家里窗户安装纱窗,给门也可以安上纱帘,保证透气的同时又可以防蚊,另外可以采用电蚊香和蚊帐互相配合,最后,要积极清除积水:检查并清理庭院、阳台等处的废弃轮胎、花盆托盘等积水容器;管理好储水设施:加盖水桶、水缸等储水容器,并定期换水;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疏通沟渠、填补凹陷,确保排水畅通。
来源:湖心影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