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安徽已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居全国前列。8月11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生物多样性保护稳步推进,系统格局初步构建,已形成了“绿水青山”
目前,安徽已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居全国前列。8月11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生物多样性保护稳步推进,系统格局初步构建,已形成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安徽路径。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5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强大共识与坚定行动自觉,并不断发展深化。“两山”理念从顶层设计走向基层实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又从“绿色”到“创新”,从资源依赖到价值共生,做“量体裁衣”的突破,形成“守绿添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创新模式,让安徽的“两山”答卷更鲜活。
守绿添金,激活生态价值转化。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守绿”是底色,“添金”是目标。中国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与保护,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安徽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下功夫,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创新“生态+”复合产业模式,着力打通“绿”与“金”的转化通道,让生态价值从“隐性”走向“显性”,从“静态”变为“动态”,实现生态守护与绿色发展的双向奔赴
点绿成金,年轻人成为香饽饽。从“靠山吃山”到“创新生金”,离不开有朝气、有活力、善想象、敢追梦的年轻人,也离不开“点绿成金”的新思路,为“两山”理念的转化注入澎湃青春力量。安徽生态本底良好,各地特色生物资源异彩纷呈。今年2月,巢湖上空数万只鸟形成“鸟浪”现实版“大鱼海棠”奇观火爆全网,展示了安徽“林中有兽、水中有鱼、空中有鸟”的良好生态画卷。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更多的物种到安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断塑造经济发展的绿色新动能、新优势,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借绿生金,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中国大地上,绿水青山正持续点亮金山银山。今天,我们一起翻阅了中国生态的“金色账本”,一座山的“绿”、一汪水的“清”,在借绿生金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破解“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写好“两山”理念转化的安徽答卷,让生态颜值持续产出源源不断的经济产值,就需要找对转化路径,形成“护绿-生金-再护绿”的循环,在绿水青山中,长出新产业、新职业、新机遇,走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践行“两山”理念,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新常态,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