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忻城县突发滚石险情,7块约12立方米的巨石从山体滚落。危急时刻,当地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构筑的防护设施成功拦截滚石,保障了120余名村民的居住安全。这惊险又幸运的一幕,正是来宾市自然资源局在矿产资源勘查保障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 “组合拳” 的成效体现
5月17日,忻城县突发滚石险情,7块约12立方米的巨石从山体滚落。危急时刻,当地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构筑的防护设施成功拦截滚石,保障了120余名村民的居住安全。这惊险又幸运的一幕,正是来宾市自然资源局在矿产资源勘查保障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 “组合拳” 的成效体现。
今年上半年,来宾市自然资源局精准开展矿产勘查以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筑牢安全防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该局负责人表示:“矿产资源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储量充足、利用合理,才能保障发展稳步推进。”2025年上半年,当地围绕重大项目需求,精细开展勘查工作,完成6个勘查项目备案,新发现矿产资源总量达9.55亿吨。其中,装饰石材用灰岩1.44亿吨、水泥用石灰岩7.35亿吨、白云岩0.64亿吨、建筑石料0.12亿吨,这些矿产资源主要用于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该局地质勘查工作注重与项目需求匹配,提前规划勘查区域,以“三程三不”工作法简化备案流程,确保新发现资源能及时对接项目使用。这种资源保障模式,不仅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群众更早受益于重大项目建设。
在灾害防治方面,面对汛期地质灾害高发的情况,来宾市强化防范措施,从预警到处置各环节协同发力。上半年该市发生27起地质灾害(14起地面塌陷、13起崩塌),通过有效防治,实现零伤亡,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责任体系方面,来宾市通过召开汛期防治视频会议,印发《2025 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将“查、防、避、治”任务分解到各级部门,建立市、县、村、监测员四级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正是这套体系,让忻城县滚石险情发生时,各环节能迅速响应,守护村民安全。
而应急处置的及时高效,又离不开预警转移工作的提前到位。今年以来,来宾市自然资源局联合气象部门发送预警信息8万余条,村级大喇叭播报黄色以上预警8次。龙舟水期间,根据预警信息,17名群众被提前转移;6月中下旬,忻城、金秀两县因降雨出现滑坡风险,镇村干部依据预警迅速行动,及时组织17人安全转移,为群众避险争取了宝贵时间。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瞪大眼睛对这些隐患点进行监控,发现苗头性问题就立即向上级汇报,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为灾害防治筑牢第一道防线。”忻城县地质灾害监测员黄明宇的话,道出了基层监测员的职责与担当。
今年以来,全市3000余名像黄明宇一样的监测员常态化值守,深入开展隐患点巡查。忻城县滚石险情发生前,监测员早已对该区域进行过多次巡查,为险情的及时发现和处置赢得了先机。同时,当地还组织宣传活动33场、培训68场、演练41场,2.9万余名群众掌握了基本避险技能,防灾意识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治理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今年6处隐患治理工程中3处主体完工待验收;2023年的4处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已完成建设,这些工程为危险区域提供了安全防护,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作者:刘淇飞 彭晶晶
来源:广西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