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
你脑子里会不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二维码会有用完的一天吗?
资料图。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其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成本便宜等特性,特别适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
二维码的容量上限是多少?会不会被用完?
实际上,目前,二维码的消耗量还没有一个非常精准的统计。
按照全球日均消耗100亿个来计算,我们还需要推算出二维码的矩阵到底有多少种组合,才能知道二维码是不是真的会被人类用完。
理论上,在固定区域内排列组合黑白方块的变化是有限的。当存储的数据超过了容量限制时,二维码就会被用完。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码的容量通常是非常大的,远远超过我们通常需要存储的数据量。
以平时使用的微信付款码为例,二维码矩阵中有25×25即625个小方块,除去一些定位、纠错等功能的方块,还剩478个方块,每个方块有黑白两种颜色,可以组成2的478次方个不同的二维码。
即使假设全球每天使用100亿个付款二维码,一年内总共使用36500亿个二维码。若要使用完所有的付款二维码就需要2.14×10¹³¹年。
而宇宙诞生至今也就137亿年即1.37×10¹º年,远少于用完付款二维码的时间。
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二维码很快会被使用完。
实际上,我们更需要注意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问题。
理论上讲,二维码本身不会携带病毒,但很多病毒软件却可以利用二维码下载。二维码技术已经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所以,一定不要去扫来源未知的二维码。
来源:冠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