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柏沟村,生活着一位平凡却闪耀着英雄光辉的村民——刘小四。他生于1978年6月,是一位双耳失聪的聋哑人。身体的残缺并未掩盖他灵魂的光芒,相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大爱,诠释了何为“无声世界里的英勇巨响”,他的事迹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柏沟村,生活着一位平凡却闪耀着英雄光辉的村民——刘小四。他生于1978年6月,是一位双耳失聪的聋哑人。身体的残缺并未掩盖他灵魂的光芒,相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大爱,诠释了何为“无声世界里的英勇巨响”,他的事迹,犹如一曲在无声世界里奏响的生命壮歌,感动了一座城,温暖了无数人。他的纵身一跃,不仅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更为我们这座城市点亮了耀眼的精神灯塔,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道德滋养。
大爱义举:无声世界的生命壮歌
时间回拨到2022年11月12日,初冬的阳光洒在柏沟村的小广场上,村民王大爷带着他6岁的小外孙在此游玩。爷孙俩正驻足认字时,天真活泼的小外孙不慎跑开,意外失足跌入了广场附近一个深达近4米的化粪池中!瞬间的坠落激起刺耳的水响,王大爷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
呼救声惊动了正在小广场旁绿化区修剪树枝的几位村民,王志军、陈兵瑞等人闻声立刻放下工具飞奔过来,一同干活的,还有听力与言语障碍的村民刘小四,无法听见呼救、无法言语沟通,他捕捉到了周围人焦急的动作和神情,敏锐感知到危机,便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
化粪池内积液深超2米,刺鼻的沼气和恶臭扑面而来,落水的孩子正挣扎在污秽中,性命危在旦夕!池水冰冷刺骨,沼气令人窒息,时间每流逝一秒,孩子的生命危险就增加一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沉默的身影以惊人的速度冲到了池边,来不及脱掉身上的衣服,没有语言沟通、没有瞻前顾后的犹豫,在众人惊呼中,义无反顾地纵身跃入污浊冰冷的粪水之中,他就是刘小四!
面对冰冷的粪水、致命的沼气、浑浊的视线……生理的残缺(失聪、无法呼救)叠加环境的险恶,构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阻碍,但他义无反顾,全身浸入污秽。在黑暗与窒息中,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一次次下潜摸索,最终成功触碰到孩子,他拼尽全力,用坚实的臂膀将孩子高高托起,举向生命的出口!为后续村民接力营救赢得关键时间,孩子得救了!池中的刘小四已筋疲力尽,村民们迅速采用人拉人的方式,接力将虚弱不堪的刘小四艰难地拖拽出化粪池。此刻的刘小四,浑身剧烈打着冷颤,脸上、身上浸满了污浊恶臭的粪水,剧烈的咳嗽和呕吐不止,获救后的剧烈颤抖、咳嗽、呕吐,以及损毁的助听器和手机,是他奋不顾身的无声勋章。
这一跃,是平凡人对“生命至上”最纯粹的注解;
这一托,在无声世界奏响振聋发聩的灵魂强音!
仁心善行:生活淬炼的精神脊梁
刘小四同志的英雄之举绝非偶然,它深深根植于其朴实无华、一贯为善的日常点滴。
苦难人生,向阳而生:刘小四童年因意外双耳失聪,被迫中断学业(小学四年级辍学),从此坠入无声世界。女儿幼年遭遇严重烧伤(在太原、北京植皮20余次,持续8年),命运多舛。但生活的重压并未压垮他,反而在邻里乡亲、政府关怀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培养了他“知恩图报”“以善报善”的坚定信念。尽管生活不易,他却有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他始终以乐观和善良感染着身边人,接受爱,回报爱,传递爱。
乡邻口中的“热心肠”:秋收农忙,刘小四用自己的三轮车主动帮邻居拉玉米棒;日常生活中帮助没车村民拉白菜过冬;并发挥自己特长,坚持为村里腿脚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这些平凡小事,折射出他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运动精神,淬炼品格:失聪剥夺声音,却不能阻止刘小四对生活的炽热向往——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姿,是他对“身体桎梏”最铿锵的反叛。他精神丰盈,向光而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取得佳绩。1995年刘小四在山西省残运会上获一银一铜的荣光;2022年晋城市首届残运会上勇夺乒乓球冠军的桂冠;2001-2025年间多次蝉联柏沟村乒乓球冠军。
这些成就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运动的历练锻造了他强健的体魄(为托举生命提供力量基础)、顽强的毅力(在粪池中坚持搜救)、冷静的判断(在危急关头有效施救)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向阳而生,向光而行。
风骨传家,善济众邻:刘小四家庭历经磨难,刘小四兄弟四人,二哥英年早逝,小四年少失聪,女儿幼年烧伤。风雨飘摇中,父母始终以乐观坚强支撑家庭,为子女言传身教,在小四心中深植善念与坚强。同时,兄弟姐妹相互扶持、邻里乡亲无私帮助、社会各方热情关爱,汇聚成的暖流,更在刘小四心底沉淀下深沉的感恩之心与强烈的担当之志。
可以说,刘小四的壮举,在苦难与热爱中铸就生命厚度,是长期家庭苦难磨砺出的坚韧品格、是邻里社会善意滋养出的感恩情怀、是运动赛场淬炼出的顽强意志以及日常善行积累下的道德自觉,在生死瞬间的集中爆发!伟大出自平凡,英雄就在身边!
楷模力量:无声英雄的深远影响
刘小四纵身一跃的壮举,其意义远远超越了对一个幼小生命的拯救。它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柏沟村、在阳城县、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激荡起层层叠叠、经久不息的“善”的涟漪。
村庄的楷模:在柏沟村,刘小四成为全体村民的骄傲和学习榜样。村民们自发组织学习他的感人事迹,他的英雄形象被广泛传颂,鼓舞着乡亲们崇德向善、邻里互助。他的故事,成为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教材和强大动力。
全县的榜样:刘小四的义举迅速传遍阳城大地,深深震撼了社会各界。县见义勇为协会第一时间将其作为重大典型,号召全县人民向他学习。他的故事被各级媒体报道,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县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组织力量采访报道、充分挖掘精神内核,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媒体推荐,扩大影响力。他被评为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成为正能量爆款故事。
荣誉的勋章:各级组织对刘小四的英雄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褒奖。他先后荣获“阳城好人”“晋城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晋城好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他被授予“山西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7月,刘小四以其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强大的榜样力量,荣膺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同年7月21日,他作为山西省的唯一代表,光荣赴京参加表彰大会,站上了国家级最高荣誉的领奖台。
风尚的引领:刘小四的故事引发了深刻的社会思考。许多市民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精神。他的事迹像一盏明灯,照亮并引领了当地的社会风尚,全县范围内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崇德向善的风气更加浓厚。不少市民受到感召,主动加入到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中,用行动回馈社会,温暖他人。
时代价值:凡人英雄的精神坐标
刘小四的事迹,具有深刻而普遍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于平凡中见伟大:他是一位身体残疾的普通农民,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证明了伟大精神的产生不依赖于身份地位或身体状况,英雄就在平凡人之中。
在危难中显担当:面对生死考验,他克服自身重度残疾带来的巨大困难(失聪导致行动沟通障碍、施救环境复杂),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完成了救援,彰显了“在危难面前,只要我上就能行”的担当精神。
以行动践美德:他听不见掌声,却能感知人心地向善;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却用最有力的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其精神光芒穿透了无声的壁垒,照亮人心。
用生命证价值:他的奋不顾身,超越了个人安危的考量,是对“生命至上”最高的尊重与守护。即使失去听力,他依然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呼唤。
树榜样引风尚:作为全国典型,他立起了一面不朽的道德旗帜,引领社会凝聚“真善美”的共识,激发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无声世界的有力回响,中华美德的生动注脚
刘小四,这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聋哑汉子,用一次震撼人心的生命营救,书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他的事迹,是超越身体限制、闪耀人性光辉的奇迹,是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熏陶的成果,更是社会道德土壤培育的英雄样本。他让全社会看到,即使在无声的世界里,善良与勇敢依然是最铿锵有力的语言;即使是最平凡的生命个体,也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撼动山河的道德伟力。刘小四的向阳而生,是危难之中彰显大义、平凡岗位铸就伟大的生动典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美丽见证。
来源:晋城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