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印度偷袭巴基斯坦,巴方遭遇亡国危机,中国出手轻松化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4 10:31 1

摘要: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中,中国和一个国家被称为“铁哥们”,那就是巴基斯坦。曾经有过一个响亮的口号深入人心“中巴友谊万岁”,中国人去巴基斯坦会受到贵宾一样的待遇,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大国风范。

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中,中国和一个国家被称为“铁哥们”,那就是巴基斯坦。曾经有过一个响亮的口号深入人心“中巴友谊万岁”,中国人去巴基斯坦会受到贵宾一样的待遇,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大国风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对巴基斯塔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发动侵袭,企图占领当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及广播电台。印度因为有世界霸主美国的支持,各个武器装备都领先于巴基斯坦,所以抵不住印度军队的攻击,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的阿尤布随即向国际组织发出求救信号。

希望有国家来为巴基斯坦伸张正义,可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并没有国家愿意站出来帮助巴基斯坦。在此之前美国曾一度被巴基斯坦视为盟友,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比较频繁,就在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后,美国对外宣称“本次保持中立”,并禁止向巴基斯坦运动武器。

要说印度与巴基斯坦矛盾的起点,还需从二战时期讲起。二战之后英国遭到重击,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来维持对印度的殖民,于是英国政府派出蒙巴顿来解决印度殖民地遗留问题。

蒙巴顿经过与英国高层人的沟通交流,决定将印度以一分为三的方式来削弱印度的力量。于是偌大的印度被蒙巴顿划分为印度、巴基斯坦、印度王公土邦三个区域,对这三个区域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并分别在三个区域选出最高领袖

在英国人“拆分”印度时,曾给两国之间留下一个重大隐患。那便是“克什米尔”的行政区域归属问题,印度认为是自己所有,巴基斯坦也不愿放弃这块土地

于是两国围绕着这块土地进行了数次战争。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第一场巴以冲突,双方经过激烈的交战也未能分出胜负,最终在联合国的调节之下两国恢复暂时的平静

因为克什米尔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在1965年印度又一次对巴基斯坦发动攻击,以暴乱队伍逃至巴基斯坦为由印度将军队开往巴基斯坦境内,于是第二次巴以冲突爆发了。

巴基斯坦派出号称王牌部队的队伍与印度交战。因为武器装备不如印度,导致巴基斯坦节节败退,因抵不住印度军队的攻击,巴基斯坦境内一些重要枢纽已经被印度占领,拉合尔也即将落入印度人之手。

拉合尔是巴基斯塔的工业集聚区,曾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拉合尔一旦被印度占领,巴基斯坦将陷入绝境,想战胜印度几乎不可能。于是巴基斯坦高官出使美国和英国,但是统统遭到拒绝

于是走投无路的巴基斯坦高层决定将希望寄托于中国。在出使中国前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印巴冲突并不涉及中国的利益,可是令所有巴基斯坦高官都大吃一惊的是我国领导人决定援助巴基斯坦。

我国对印度作出了三方面的援助:1.通过媒体谴责印度,为巴基斯坦发声。2.向印度驻华大使发出通告令其拆除中锡边界所有工事。3.停止中印、中锡边界一切挑衅活动。

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我国还向巴基斯坦军方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并派出部队在边境线巡逻,通过不断的广播及军事演习在心理上打击印度军队

我国对待巴基斯坦可谓是如亲兄弟一般。不仅向巴勒斯坦援助了大量的火炮和炮弹,还给巴基斯坦派出了十余架战斗机,并将我国最先进的坦克也赠予巴基斯坦使用,要知道当时的我国武器并不像现在一样先进,能对巴基斯坦送出这样的援助已经是作出了很大努力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当时甚至觉得只有武器的援助是远远不够的,曾经召开专题会议对中国出兵巴基斯坦做出研究。在中国的支持下,巴基斯坦最终在巴以战场上取得了一定优势,摆脱了当前的困境

也是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当局认清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由此中国对巴基斯坦也有了“巴铁”的称号。我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从不以强凌弱,哪里有中国哪里就有正义的身影,祝愿我们伟大的国家越来越好。

来源:藤井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