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炸了:6.7亿背后,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3 17:00 1

摘要:截至8月12日,《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6.7亿,把《大鱼海棠》拉下国产二维动画票房冠军宝座。更意外的是,走进影院的不只是动画迷职场人对着小猪妖掉眼泪,家长在蛤蟆精身上看到自己,连孩子都能跟着猩猩怪的结巴笑出声。

2025年暑期档,一部二维动画成了最大黑马。

截至8月12日,《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6.7亿,把《大鱼海棠》拉下国产二维动画票房冠军宝座。更意外的是,走进影院的不只是动画迷职场人对着小猪妖掉眼泪,家长在蛤蟆精身上看到自己,连孩子都能跟着猩猩怪的结巴笑出声。

这部从《中国奇谭》走出来的衍生电影,没讲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只拍了四只小妖的“草台班子取经路”。但恰恰是这份“不装”,戳中了千万人的痛处。

影片最狠的地方,是把《西游记》的“天神剧本”,换成普通人的人日常生活。

小猪妖埋头刷锅,把鬃毛都磨秃了,结果被领导骂“用力过猛”像不像你熬夜改方案,却被甲方说“不够懂我”?蛤蟆精靠“二舅是黄眉大王手下”混进体制,最后为了帮朋友丢了差事,人情社会的规则,被它演得又荒诞又扎心。

连“取经”这事儿,都被黄眉大王一句话戳破:“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取经?”潜台词再明白不过:西天之路是给“天神圈层”留的,底层小妖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

但导演於水没让故事停在绝望里。小猪妖到最后也没成英雄,可他妈妈对着邻居炫耀“我儿子去干大事了”的样子,比任何“逆袭”都动人。原来“成功”可以这么简单:你拼过、守住了心里那点光,就是自己的英雄。

在三维动画扎堆的市场里,《浪浪山》偏要做“逆行者”。

600人团队手绘1800多组镜头,小猪妖的轮廓线会随镜头远近变粗细,远景糙、近景细,故意留着“毛边感”。蛤蟆精的疙瘩、黄鼠狼精的潦草,怎么看都“不精致”,却比那些磨皮到发光的动画角色更像“活生生的人”。

这哪是在做动画?分明是在跟“工业审美”叫板。上美厂老动画的水墨意境没丢,青绿山水里飘着云气,可角色不再是“神仙样”就像现实里的我们,带着小缺点、小狼狈,却自有生命力。

连正牌唐僧师徒都只给了个背影。导演说“留给观众想”,其实是在说:比起完美的英雄,我们更该看见身边的“小妖”。

20-34岁观众占了60%,但70后爸妈也在朋友圈晒票根。一部动画能打通代际,靠的不是噱头,是“精准戳痛”。

年轻人在小猪妖身上看到“考公三年没上岸”的自己,家长被蛤蟆精教结巴猩猩怪说话的崩溃逗笑又心酸。那不是“鸡娃”日常吗?连孩子都懂:小猪妖的锅刷不干净,就像自己的作业总写错。

导演於水说想让“不带美颜的普通人”被看见。这话没骗人。当小猪妖拖着伤说“我就想活成喜欢的样子”,影院里的抽泣声骗不了人:我们哪是在看动画?是在看自己摔过的跤、没说出口的委屈,和偷偷藏着的那点不服输。

《浪浪山》的票房账,比剧情还值得琢磨。

6500万成本,预测17亿票房,衍生品卖了400款,玩偶3天破万销量。从《中国奇谭》短片到电影,再到周边,它把“小IP”做成了“大生态”。

更重要的是,它改写了“经典IP”的打开方式。《西游记》被拍了无数次,可谁见过把“取经”拍成“普通人找自己”的?没有“我命由我”的喊口号,只有“我认了,但还想试试”的实在。

光明网说它“用中国笔墨画普世的痛”,这话到位。国产动画缺的从来不是技术,是敢说“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配被写进故事里”的勇气。

散场时听见有人说“好像看到了自己”。或许这就是《浪浪山小妖怪》最牛的地方:它没造神,却让每个“小妖”都敢抬头说我虽然普通,但我认真努力过。

来源:奇闻动漫小姐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