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秋,黄宇把孩子抱进幼儿园,转身要走时,三辆黑色轿车突然刹在面前。车门推开,几个便衣冲下来,用手铐把他铐了起来。谁能想到,这个每天准时接娃的男人,藏着一个惊天秘密,近10年,他把国家军事密码当“货物”,卖给境外间谍,还拖29个同事亲友一起坠入“深渊”。
2011年秋,黄宇把孩子抱进幼儿园,转身要走时,三辆黑色轿车突然刹在面前。车门推开,几个便衣冲下来,用手铐把他铐了起来。谁能想到,这个每天准时接娃的男人,藏着一个惊天秘密,近10年,他把国家军事密码当“货物”,卖给境外间谍,还拖29个同事亲友一起坠入“深渊”。
黄宇于1974年出生在自贡,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小时候家里人给的钱不多,所以格外羡慕同学的新球鞋、进口文具。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时,室友用着最新款随身听,他只能听磁带,这种落差在心底埋下虚荣的种子。1997年毕业季,他盯着招聘启事里“涉密研究所”的高薪,咬咬牙投了简历, 没想到真被录取了。
那所研究所像座“保密迷宫”:进门要刷指纹,电脑不能连外网,文件借阅要填三张表。可黄宇发现,老旧办公楼里的电脑没装监控,同事们常把文件随手存在桌面。因为是涉密文件,黄宇就抱着“占小便宜”的心态,开始窃取机密。他第一次拷贝文件时,手哆哆嗦嗦的,把加密文档拖进私人U盘,揣进裤兜时,额头全是汗。“反正没人查”,他安慰自己。
工作五年,黄宇年年考核倒数。2004 年,单位贴出“末位淘汰”通知,他的名字赫然在列。屈辱感涌上来,他盯着电脑里的涉密文件,突然想到:“他们不要我,我就把这些卖了!” 他翻墙进境外情报网站,用蹩脚英文留言:“I have something you want.(我有你们想要的东西)”三天后,邮箱弹出回复:“穿红衬衫,拿《泰晤士报》,下周五去东南亚某国酒店。”
黄宇订了机票,把3个存有机密文档的U盘藏在行李箱夹层。酒店大堂里,穿红衬衫的男人朝他点头,接过U盘扫了眼,突然从报纸里抽出个信封 ,里面是1万美金!他数钱时手直抖,这相当于他8个月工资。对方说:“每月5000美金,好好干。”回国后,他立刻买了块名牌表,带老婆去高档餐厅,看着老婆惊喜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从此,黄宇成了“双面人”。为了应付家人,以及做伪装。他白天继续“上班”,晚上给间谍发“情报”。黄宇留存着大量情报,担心被国安部发现,每年出国两次,东南亚、港澳轮流跑。每次交易的地点,都是在国外的一些酒店。事后,他把美金交给深圳的“刘哥”洗白,刘哥扣10%手续费,把钱分散打到国内账户,再提现金给他。
钱越拿越多,黄宇越发担心某一天存货会用光。于是,他教唆老婆:“你帮我拷贝点,咱买别墅。”老婆一开始骂他疯了,可看到他拿回的美金,还是妥协了。黄宇和他老婆都是在研究所工作,他老婆是资料管理员。自从被黄宇忽悠后,每天把涉密文件拷贝到U盘,偷偷带回家。
姐夫是工程师,习惯把工作文件拷到笔记本,黄宇趁他喝醉,用间谍给的优盘盗走资料。就这么着,他像吸血虫,把15万份军事通信、密码系统机密往外搬 —— 这些机密要是被破译,我方导弹发射、情报传输将变成 “公开广播”。
拿着脏钱,黄宇彻底飘了:买豪车、住豪宅,带老婆去澳门赌博,一晚输十几万眼睛都不眨。可他不知道,国安部已经盯上了他。刘哥的地下钱庄被查,流水里上百万的异常转账,牵出了黄宇。侦查员跟踪他出国,在酒店大堂拍下接头照片;还从他电脑里恢复出删除的涉密文件,专家鉴定后倒吸冷气:“这些密码要是泄露,国家通信安全至少倒退十年!”
2011年被捕那天,警方在他家储藏室撬开暗格,保险柜里的场景让所有人震惊:涉密文件、美金、房产证堆在一起,像座“罪恶金字塔”。审讯室里,黄宇没挣扎,全招了。 从2002年第一次接头,到拉亲友下水,近10年丑事写成认罪书。
法庭上,黄宇低着头。他不知道的是,他近10年的泄密,给国家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最终,黄宇被判死刑,他老婆因过失泄密判5年,姐夫获刑3年;而原单位29人因保密疏忽受处分,包括有人没锁文件柜,有人闲聊时漏了嘴……
临刑前,黄宇产生了悔改之心,他向前来作报道的记者说:“要是还有人像我一样卖国,赶紧去国安自首,别害家人……”这句话,刺痛在场的所有人。如果他能早点醒悟,他的孩子也不会被转学,老婆也不会在狱中痛哭。那些被牵连的同事,也不会离婚,失业。
此案公布之后,全国的涉密单位都加强了“保密”规定。诸如,电脑装加密软件,USB接口被锁死,人员背景更加严格审查,打印机做好登记使用记录。“黄宇案”告诉我们,切勿为了蝇头小利,干出损害国家、家人的蠢事。
来源:历史实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