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市南区推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五大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书写城市发展愈加美好的新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4日讯 仲夏时节,万物葱茏,其势盛极。行走在市南的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蓬勃向上的热烈之景。
今年以来,市南区推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五大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书写城市发展愈加美好的新篇。
“我们在全市率先打造了栈桥、中山路上街里、燕岛山公园、海趣园等4处文明旅游驿站,构建‘专业管理+专业咨询+专业讲解+文明实践’四级服务机制,提供游客休憩、失物招领、行李寄存等10项暖心服务。”市南区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驿站提供行李寄存服务6000余次,租借轮椅、婴儿车等800余次,失物招领登记400余次,为3000余名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服务游客市民数达10万余人次。
在城市文明品牌建设方面,市南区全力打造“鸥遇青岛”城市IP,开展文明观鸥儿童科普、护鸥巡逻文明实践等活动200余场,推出“文明美德有你有我”有奖问答、“文明贴贴乐”打卡、“一起文明圈出来”套圈、“跟不文明说拜拜”保龄球等文明观鸥主题宣传活动,吸引万余名市民游客积极参与,城市IP成功出圈。
此外,市南区以“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养犬”四大文明行动为主线,开展“宠爱有方 文明相伴”“人宠相融 文明共享”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文明养犬系列知识科普。在全区开展“礼让斑马线 文明你我他”主题活动,深入居民楼院、办公楼宇、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文明交通宣讲100余场,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2000余份。发动各级文明单位深入开展“人人动手·洁净家园”环境卫生集中清理等文明实践活动300余次,持续深化广大市民在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行为素养等方面文明理念,全面提升文明素养。
在文明实践方面,市南区深化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体验展示区建设,推出“传承里院文化”“传递身边文明”等四大板块,创新推出“寻找最美旅人”活动品牌,聚焦年轻人需求,联合绛雪青岚、木滋嗒味等6家本土店铺推出“二十四节气”文明实践积分贴近5000张,以文明实践力量助推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建立“文明激励—积分兑换—餐饮引流”的良性循环,塑造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文明实践新范式。
构建文明实践“1+6+N”发展路径,在文明实践中心创新推出“南韵文化书院”品牌,升级打造历史文化展示区、文明实践主题展示区、文明兑换展示区、文化书院区、文明素养提升展示区及全环境立德树人展示区6大展区,探索“公益+市场”文化课程运营模式,引进国画、面塑、书法、手工编制、珐琅彩等近10名授课教师,常态开设非遗、书法、小提琴等午间课堂和夜校课程,着力打造成集服务园区青年、凝聚辖区群众、引领时代新风的综合性文明实践平台。
持续丰富“里仁为美·南风和韵”文化社区品牌内涵,以11个试点社区文化建设为基础,拓展文化书院建设,打造“亢家庄幸福家”“文韵浮山所”等11个文化书院品牌,形成“一社一品一书院”文化格局。整合辖区文化人才与文艺队伍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文化课程体系,持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
依托文明实践阵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持续开展文化课堂、法律援助、应急救护培训等活动600余场,围绕春节、520、端午等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欢乐中国年·我们的节日”“520·‘南’得遇见你”单身青年交友等各类主题活动80余场,让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群众可触可感的幸福体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通讯员 尹文丽)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