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下人居社区建设中,架空层作为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其设计对于营造社区氛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中熙设计深刻洞察这一需求,以艺术为灵感,将建筑空间转化为包容情绪、时间与灵感的流动船舶,更以策展思维重构空间秩序,令到访者在松弛感社交、独处及观赏艺术的
在当下人居社区建设中,架空层作为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其设计对于营造社区氛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中熙设计深刻洞察这一需求,以艺术为灵感,将建筑空间转化为包容情绪、时间与灵感的流动船舶,更以策展思维重构空间秩序,令到访者在松弛感社交、独处及观赏艺术的行为中,抵达自由的本意。设计师将杭州绿城晓风朗月生活馆解构为三进式的艺术剧场:生活馆、艺术会客厅和儿童探索空间,为都市人打造喧嚣之外沉静自在的度假场域。此处,艺术不再是墙上的装饰符号,而是游走于空间的透明灵感,在物与境之间流转,将现代度假哲学转化为一场优雅的仪式。
城市度假是对诗意生活的朝拜,在晓风朗月展厅的第一重场景:度假生活馆,中熙设计以艺术为媒介,以西兴竹编为传承线索,传承杭州西兴的地方特质,运用编织、图腾元素塑造灵动的度假感,采用金属元素灯饰营造传统与现代的反差对话,为访客打造了一处“在地度假酒店”场景。
第二重场景:艺术会客厅,兼具了艺术画廊、行政酒廊、派对空间等平行复合功能,这一复合功能设计理念为当下架空层项目营造社区社交氛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在社区内拥有一个能够满足多种社交需求的公共空间,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接待区酒红色波浪造型背景墙在不同天气的光线下,时而明丽,时而隐秘,如同凝固的时光褶皱,与窗外的自然景致和艺术家林仲文画作展开多维对话。画作之下,窗边放置半月形柔软双人沙发及单人沙发,低矮的沙发群组将景观纳入画框,构成流动的风景。
从艺术画廊向内探索,则是行政酒廊和派对空间。悬垂的编织灯具形态一改传统,在行政酒廊投下斑驳光影,行政酒廊家居风格延续酒红色调,与接待厅背景形成关联。低矮的长沙发强调共享与社交,且给人稳定的包裹感,即便是坐下的姿势,人们的视线也可与外部景观顺畅交互。空间的通透性与开放性,使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自由交流与互动。
儿童探索馆以大胆前卫的弧线形为基调,运用家喻户晓的哈利波特英伦主题色,家具陈设整体色调与之相呼应。文学社交和亲子交流区连续一体,更像是穿梭而过的林间隧道,植物造景,其中艺术家创作的篮球形态家具也是景致之一,具有雕塑艺术的立体感与趣味性。空间采用参数化设计,模拟大自然的原始状态,水吧区与阅读区如同内嵌在洞穴中,墙壁上的孔洞更是内藏玄机,成为了展示艺术品的橱窗。
放飞想象对于孩子来说是最普通的日常,学习区与小剧场位于社交区的两侧,小剧场的山丘形沙发与起伏层叠的丛林形态相关,作为孩子们释放想象力的背景,艺术家曹继才用色彩斑斓的创作,描摹人们心中宝贵的童真,在天花投射星河幻境。
学习区设计借鉴英式图书馆,长桌与自由布局相结合,艺术家戴大山作品将儿童时的小乐趣和幻想在画布上变成现实,极富童真的艺术品,以及浅色系陈设为孩子们营造了温馨独特的记忆。这里每个细节都在诉说:艺术不是教导,而是让孩童在攀爬中发现毕加索式的创作本能。
艺术感与国际化,始终是中熙设计的重要标志。在这场时空洄游的实验中,从艺术沉思哲学到西兴的在地记忆,从社交剧场到未来童梦秘境,中熙设计突破了传统展示空间的桎梏,播撒艺术的种子,为每个到访的人创造难忘的艺术游目之旅。在当下架空层项目设计中,中熙设计同样秉持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理念,深入思考如何借助设计手法,塑造一个兼具文化底蕴、多元互动元素且充满童真趣味的人居社区氛围,为居民构筑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
项目名称|杭州绿城晓风朗月生活馆
项目地点|杭州
项目面积|796㎡
软装设计|WED中熙设计事务所
创意总监|郑熙
设计团队|郑健阳、徐小瑜、朱木进、陈淑漫、陶乐瑜
艺术顾问 | 维格列艺术
硬装设计 | MDO木君建筑设计
家具制作 | 德壹诚品家具
摄 影 师|邹锋翰
文案撰写|意料文化
来源:WED中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