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算法第一案开庭!玩家要求《王者荣耀》公开匹配机制,腾讯以“商业秘密”抗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3:20 2

摘要:2025年8月12日下午,深圳南山区法院第五审判庭内,一场被媒体称为“中国游戏算法第一案”的诉讼正式开庭。原告席上坐着孙千和——一位山东青岛执业律师,同时是拥有7年《王者荣耀》游戏经验的“无双王者”段位玩家。

深圳南山区法院的第五审判庭里,一位资深玩家和一家科技巨头正在为亿万游戏用户争夺“输得明白”的权利。

2025年8月12日下午,深圳南山区法院第五审判庭内,一场被媒体称为“中国游戏算法第一案”的诉讼正式开庭。原告席上坐着孙千和——一位山东青岛执业律师,同时是拥有7年《王者荣耀》游戏经验的“无双王者”段位玩家。

被告席上则是腾讯旗下两家公司。这场持续近5小时的庭审,核心争议只有一个:《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算法到底属于应该公开的公共利益,还是受法律保护的商业机密。

01 七年玩家的困惑:连胜后为何总遇“坑队友”?

孙千和在法庭上陈述了她七年游戏经历中的困惑:每当获得连胜后,系统总会匹配到实力明显偏弱的队友;而连败之后,却又能匹配到强劲队友,甚至“摆烂都能赢”。

作为资深玩家,她收集整理了52个赛季、1276场对局数据。分析显示,在连胜后队友评分平均骤降68%,呈现出明显的异常波动。

更引人注目的证据来自职业选手案例。知名选手花海使用钻石段位小号进行33场对局,其中25次获得败方MVP,胜率却被压制在25%以下。顶尖选手的小号都难以挣脱系统匹配的束缚,普通玩家的困境可想而知。

“输要输得明白,”孙千和在庭审后对媒体表示,“玩家有权拒绝成为数据驯化的对象。”她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主张玩家作为付费消费者,有权知悉影响游戏体验的核心机制。

02 腾讯的抗辩:匹配机制是技术秘密

腾讯法务团队在法庭上展现了坚决的防守姿态。他们提出,匹配算法属于公司核心技术秘密,公开将损害企业创新与竞争力。

“《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是解决‘如何更科学、更公平地在短时间内将十个实力相当的玩家匹配到同一对局’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案,”腾讯代理人在法庭上陈述,“这套保密技术方案为腾讯带来市场竞争优势,属于技术秘密。”

腾讯特别强调,进一步公开技术细节可能成为“黑产的作弊说明书”,导致外挂泛滥,最终损害正常玩家的利益。

为反驳“系统控制胜率”的指控,腾讯展示了随机抽取的多位玩家数据:其中一位752场比赛胜率达76.1%,另一位2398场胜率为71%,更有玩家在472场比赛中创下81.6%的胜率纪录。这些远超50%的胜率数据,成为腾讯证明未操控胜率的关键证据。

03 庭审交锋:商业秘密与知情权的边界

持续近5小时的庭审中,双方围绕两个核心法律争议点展开激烈辩论。

匹配算法是否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围?孙千和主张,玩家作为消费者有权了解服务核心规则;腾讯则辩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要求经营者公开技术细节。

算法公开的边界在哪里?腾讯表示已通过官网、公众号、视频号等多渠道说明匹配机制,2018年发布的《狄仁杰答疑|匹配算法全面解析》已明确介绍采用ELO等级分系统,目标是匹配实力相近的玩家。孙千和则认为这些介绍“更像是一种承诺”而非真正的算法公开。

庭审中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点:双方都表示愿意寻求平衡点。孙千和提出可按照“最低限度知情”原则,在保护技术秘密的同时满足玩家知情权。腾讯也表达了与玩家“深入交流、共建峡谷”的意愿。

04 法律困境:现行法规的空白地带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此案面临特殊的法律困境。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算法的规定,都难以直接适用于游戏匹配机制。

2021年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要求服务提供者提供关闭算法推荐的选项。但朱巍认为,游戏匹配算法一旦关闭,游戏体验将大打折扣,因此该规定并不适用。

“游戏匹配机制处于法律空白地带,”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分析道,“目前游戏公司仅有义务公开抽卡、开箱等随机抽取机制概率,对匹配算法尚无明确法定义务要求公开。”

北京元合律所游戏互娱团队朱文郁律师则指出,国际趋势正朝向更透明的游戏机制发展。韩国2024年3月生效的《游戏产业振兴法》修正案对概率公示作出严格要求,并由专门监管机构执行。

05 玩家觉醒:社交媒体上的亿级声浪

案件引发的社会反响远超预期。微博话题王者开庭下,超80%玩家表态“祝败诉”(即希望腾讯败诉),反映出对游戏公平性的普遍质疑。

大量玩家晒出连败战绩截图,展示高达80%以上的MVP率却遭遇连败的经历。“赢要赢得畅快,输要输得明白”成为玩家集体诉求。

有玩家甚至将游戏ID改为“孙千和加油”,以虚拟身份声援这场现实中的法律战役。截至发稿,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已突破1亿。

游戏产业研究者指出,此案触及了数字时代的新型消费者权益问题。当算法决定游戏体验、信息获取乃至消费选择时,透明度已成为数字服务的基本要求。

06 未来之路:寻求平衡的解决方案

随着庭审结束,案件虽未当庭宣判,但已为游戏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可能的解决路径逐渐清晰:

分层披露机制:将算法逻辑分层,核心代码保密,基础规则公开。专利代理师居云超提出的这一折中方案获得双方认同可能性较高。

第三方监管:引入独立机构对匹配算法进行审核评估,在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确保公平性。

参数有限披露:公布匹配机制考量因素及各因素大致权重范围,但不公开具体算法实现细节。

腾讯在法庭上表示:“本次诉讼或许源于对公平的质疑,却终将汇入优化对局环境的和鸣。玩家的每一次发声,都将收到王者的回应。”

游戏结束的提示音响起,深圳的夜幕已经降临。走出法院的孙千和律师背着一个印有王者荣耀英雄图案的背包,她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出玩家新留言:“连输七局,三个队友挂机——这匹配公平吗?”

在成都,玩家姜先生的胜率被锁定在49%;在上海,大学生小李已经连续三晚遭遇“连胜后必连败”的循环。全国2亿王者荣耀玩家都在等待一个答案。

无论判决结果如何,这场诉讼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当算法不再躲在“商业秘密”的盾牌后面,当玩家拒绝成为数据驯化的对象,数字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迈入新阶段。

正如一位玩家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输赢本是游戏常态,但我们有权知道规则。”在这场关乎算法透明的战役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

综合澎湃新闻、九派新闻、金融界、21世纪经济报道等

来源:烈焰风暴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