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组团式”医疗帮扶刷新多项盐津首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5 07:12 2

摘要:近日,昭通市盐津县迎来新一批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团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5名专家正式入驻盐津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短短两周内,这支医疗队以精湛技术和创新理念,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手术,在填补县域医疗技术空白的同时,减轻了患者就医成本,

近日,昭通市盐津县迎来新一批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团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5名专家正式入驻盐津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短短两周内,这支医疗队以精湛技术和创新理念,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手术,在填补县域医疗技术空白的同时,减轻了患者就医成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首例高颈段巨大神经鞘瘤切除术

盐津县普洱镇78岁的王万桃因右侧颈部搏动性包块入院检查,B超提示神经源性肿瘤。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队员、盐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唐寅达带领下,团队运用高分辨率头颈部CT、MRI及3D影像重建技术,精准定位肿瘤与颈部血管、神经的复杂关系,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专家团队通过直观的3D影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风险,消除顾虑。

8月7日,手术由唐寅达主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队员、盐津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执行主任陈锐与县医院麻醉科主任邓祥玺联合实施全身麻醉。术中,专家凭借显微操作技术,从颈动脉与迷走神经的安全间隙精准剥离6公分肿瘤,全程仅1.5小时,手术全程出血不足20ml。术后患者顺利拔管,神志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发音、吞咽功能无损,病理证实为良性神经鞘瘤,不需要放化疗。仅3天后,老人顺利出院。此例手术标志着盐津县在高风险颈部肿瘤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首例膝关节置换“术后4小时行走”

8月4日,58岁的唐国元因双膝严重退行性病变疼痛难忍,慕名来到盐津县人民医院骨科进行就诊。经详细评估,盐津县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决定为其实施左膝关节置换术。

术前,通过联合麻醉科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队员、盐津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执行主任陈锐反复研讨,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低浓度隐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为快速康复奠定基础。手术于8月7日顺利完成,仅2小时后,患者双腿肌力恢复;4小时后,患者在医护团队守护下,借助助力器稳稳迈出“新生第一步”,甚至可短暂脱离辅助独立行走。

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常需忍受1至2天疼痛和制动,康复周期较长且风险较高。此次“术后4小时行走”的突破,不仅是技术跨越,更是沪滇专家深度融合、践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生动实践。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队长、盐津县人民医院院长谭金童表示,上海专家的技术共享与创新实践,为县域医疗注入了强劲动能。目前,陈锐医生正通过“传帮带”,将“多模式镇痛”理念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扎根盐津,惠及更多患者。

首例幼儿神经阻滞麻醉手术

8月11日,一周岁多的患儿因右手“扳机指”(手指屈肌腱鞘炎)需要手术。传统方案需全身麻醉并气管插管,对幼龄儿童存在一定风险。经多学科讨论,麻醉团队决定在静脉镇静镇痛基础上,精准实施前臂正中神经+桡神经阻滞麻醉。

8月12日,手术历时20分钟顺利完成,患儿术后即刻清醒,可识别家长并哭闹,两小时后恢复正常进食。这一技术不仅避免了气管插管风险,还通过术后镇痛保障快速康复,创造了盐津县最小年龄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的纪录。此次帮扶团队涵盖新生儿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儿呼吸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均为新华医院各学科带头人。他们以“首例”手术为突破口,通过“传帮带”模式培养本地医疗人才,推动盐津县医疗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沪滇协作,山海情深。上海专家的入驻,让盐津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未来,帮扶团队将持续深耕专科建设,以技术输血带动能力造血,为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沈迅 通讯员:刘芳 张拯平 陈继冬

编辑:张耀龙

审核:丁星亦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