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智能头盔研发实践系列01:硬件设计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5:27 1

摘要:本文系《美团智能头盔研发实践》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聚焦硬件设计维度。针对外卖骑手传统头盔佩戴体验不佳等痛点,从安全保障、体验优化、效率提升三大方向切入,详细解析安全防护、多传感器预警、通风减重、长效续航、音频降噪、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并提炼研发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设

本文系《美团智能头盔研发实践》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聚焦硬件设计维度。针对外卖骑手传统头盔佩戴体验不佳等痛点,从安全保障、体验优化、效率提升三大方向切入,详细解析安全防护、多传感器预警、通风减重、长效续航、音频降噪、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并提炼研发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设计经验。

在现代城市的喧嚣中,外卖骑手穿梭于大街小巷,只为将餐食及时送达顾客手中。然而,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痛点。骑手们面临的交通环境复杂,这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同时,在配送过程中,骑手需要频繁操作手机接单、打电话与顾客沟通,这在骑行过程中极不方便,还容易分散注意力。此外,长时间佩戴传统头盔,闷热、不舒适以及头盔稳定性差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骑手的工作体验。

面对这些痛点,美团推出了智能头盔,努力为骑手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安全守护解决方案,展现出安全保障、体验优化以及效率提升三大核心价值。本文为美团技术团队在硬件设计层面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美团智能头盔作为专为外卖骑手打造的智能安全装备,在传统头盔基础上,增加了喇叭、麦克风、快捷按键、尾灯等硬件模组,具备蓝牙耳机/语音助手功能,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实时感知戴盔、碰撞和摔倒等功能。

美团研发智能头盔已有6年时间,研发模式从ODM、JDM直至OEM纯自研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国S/A/B级别28座城市的全量专送骑手,累计出货量突破100万,已经成为B端/C端智能头盔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构之一。这些智能头盔,针对行业痛点,为外卖骑手提供了更安全、高效、领先行业的戴盔体验,努力为外卖骑手提供了一份守护。

头盔设计需要满足国家强制标准,在行业中,电动车头盔设计满足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准就足够了(GB 811-2022 B3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但从骑手安全角度出发,美团主动将设计标准提升至摩托车头盔级别(GB 811-2022 A3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佩戴头盔能显著降低摩托车事故伤亡率,可减少近40%的死亡风险、超70%的严重受伤概率。美团智能头盔从基础防护层面,努力为骑手安全筑牢根基。

美团智能头盔以「传感器 + 算法」构建主动安全防护网,将被动保护升级为智能预警。

佩戴状态智能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即便配备了头盔,仍存在部分骑手有盔不戴的现象。美团智能头盔通过三轴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的联动组合,并与骑手App紧密联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旦检测到骑手未正确佩戴头盔,系统会及时发出提醒,确保骑手在骑行过程中时刻处于头盔的保护之下。自适应尾灯预警:夜晚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骑行安全面临更大挑战。美团智能头盔内置光敏传感器,当外界光线变弱时,自感应尾灯会自动亮起,而且其较高的尾灯位置,能够有效地引起大吨位货车、卡车等高驾驶位司机的注意,减少因驾驶盲区而引发的事故。碰撞摔倒应急响应:头盔还具备碰撞摔倒检测功能,一旦检测到骑手摔倒,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并迅速联系骑手确认情况,为骑手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有力的保障。

针对智能头盔复杂的工况,如不同地区环境温度的差异、对各类手机充电器和充电线的适配、长期高频次充电习惯带来电池寿命衰减、佩戴区域敏感等考虑。头盔设计了三重防护“铠甲”,守护每一次骑行。

来自底层硬件的“钢铁守卫”:智能充电芯片24小时监控电压电流,电池过压、过流和过放时快速断电。即使芯片失效,电池自带过充、过放、短路保护提供双重保险,安全无死角。同时高精度电量计实时采集电池数据,精准监测电池健康状态。针对目前市场上由于劣质或长期破损的充电线在TYPE_C处出现的自发热问题,头盔在TYPE_C处加入NTC实时温度检测,该处高温时自动停止充电。避免该处发热引起的电池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头盔电池的安全保障。来自软件的“温度管家”:0℃~55℃ 智能温控,电池温度超出范围立刻停止充电。同时具备高温自动紧急处理,充电时超过75°语音告警。未充电时超过75°自动切断电池,进入安全模式。来自云端的“大数据哨兵”:实时分析头盔上报的数据,提前预警异常。通知官方介入,防患于未然。电池安全防护的引入是智能头盔向高可靠性、长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功能实现的基石,也是用户体验的核心要素。

对于外卖骑手而言,头盔减重技术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关乎职业体验的关键革新。700g左右的传统头盔如同 “铁帽” 般压在头顶,每骑行一小时就可能累积近半公斤的垂直压力,导致颈椎劳损与疲劳感加剧。美团智能头盔通过「材料基因 + 工艺重构 + 系统集成」的三重减重革命,将整机重量降至550g,在摩托车头盔国标框架内实现「安全不减重」的技术突破。

吸塑工艺 - 给头盔外壳“削骨减肥”:摩托车头盔设计的困难点在于,头盔保护头部的要求和轻量化之间的矛盾,行业上一般使用注塑的方式生产头盔外壳,常用的工程塑料成本低,但密度较高,轻量化空间有限。而且因注塑工艺的局限性,外壳无法设计的很薄,否则将无法生产。K3SX1智能头盔采用吸塑一体成型工艺替代传统注塑方案,吸塑工艺可以将头盔外壳设计的很薄,配合高强度PC材料,头盔外壳厚度可减薄一半,大幅度减轻重量。双密度材料 - 给防护层“精准减脂”:吸塑一体成型工艺解决外壳重量的问题,但为了通过穿刺测试,缓冲层的密度还是比较大,导致缓冲层重量过重。双密度减重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材料密度分布(头盔对安全要求高的部分使用高密度缓冲材料,头盔主体部分使用低密度缓冲材料),在保证外壳抗冲击、穿刺强度符合GB 811-2022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量化。经实测,相较于前代产品,头盔盔体重量减轻85g,降幅达25%。配件系统 - 从镜片到织带的“全身协同瘦身”:镜片、织带等配件通过高强度复合材料应用与薄壁化设计,在满足抗穿透性与佩戴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产品整体重量。

双密度盔体:头盔测试区部分使用高密度缓冲材料(灰色),头盔主体部分使用底密度缓冲材料(黄色)

电子模组 - 模块化集成的“系统级轻量革命”:电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分为主控模组、喇叭模组、按键模组和麦克红外模组。采用一拖三的方式,都和主控模组用线连接,没有对接端子,可以实现防水和减重。模组采用薄壁轻量化设计,在保证模型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模组的重量。主控模组集成尾灯设计,相比单独的尾灯,减少了尾灯配件,大幅降低重量。麦克红外模组,采用灌胶密封的工艺,相比常规AB壳方案,减少了后壳、密封圈、螺丝、线束密封等配件,有效降低了组装复杂性和重量。

通过盔体、镜片、织带、电子模组等多重的减重措施,最终实现整机重量仅550g,成为当前符合摩托车头盔国标认证的智能头盔中最轻量级产品。

对骑手而言,头盔通风技术是对抗酷暑的关键刚需。传统头盔在高温下如蒸笼,易致头部闷热、注意力分散,甚至引发安全隐患。为解决传统头盔通风不足问题,K3SX1 在原有 4 个通风孔基础上,新增 16 个导流式通风孔,构建 20 孔三维贯通通风系统。

多孔道通风结构设计:在头盔行业里,一般只有自行车头盔顶部有开孔,且因自行车头盔标准无穿刺测试要求,开孔设计挑战较低;而摩托车头盔出于安全考量,顶部通常不设置开孔,即便少数产品开孔,也多见于注塑外壳的头盔,吸塑一体成形的摩托车头盔开孔案例极少。这一设计面临着国标穿刺测试(要求头盔抵御3kg钢锥从1m高度自由落体的冲击)的严峻挑战。研发团队通过有限元分析(FEA)技术和实际实验,对不同孔径、缓冲层密度方案进行验证,最终确定采用双密度方案与局部PC片加强设计,在保证通风效率提升的同时,确保穿刺测试通过率达100%,实现通风性能与安全标准的完美平衡。

双密度方案与局部加强设计

空气动力学优化与热湿交换效率提升: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K3SX1的通风系统采用前侧进气口导流设计与后侧负压抽气结构,360°全方面散热,骑行风感更加强劲。搭配疏水速干三明治网布内衬,加速导湿排汗,显著改善骑手长时间作业的热舒适性。

传统智能头盔续航体验较差,骑手基本一天就需要充电一次,严重影响骑手的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为了解决头盔续航时间短这个痛点,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主控系统+蓝牙系统+通信模组的多系统工作模式,以及音频功放器件是功耗的主要消耗点。K3SX1从这两个点进行重构和变革,大幅降低产品的能耗,提升产品的续航能力。

复杂多系统到单中国“芯”的改革:多系统的复杂硬件架构,硬件复杂度和功耗都居高不下,全新的硬件设计采用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蓝牙芯片,芯片采用32位双核 DSP架构,系统时钟最高达160MHz,具备更广泛的匹配兼容性与更智能的内置算法等特点。通过优化主芯片电源管理单元、采用先进制程工艺等创新,实现主芯片在高性能运行的同时将功耗控制在较低水平。芯片的静态功耗低于100uA,工作功耗仅有mA级别。单芯片系统也大幅减少了外设器件,同时大幅降低整体功耗。音频功放的换代升级:音频功放是头盔的使用场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器件,传统的AB类音频功放,工作效率低。K3SX1把音频功放从AB类升级为D类,工作效率由50%提升至 90%,大幅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在电池容量减少40%(从 2000mAh 降至 1200mAh)的情况下,续航时间从12小时提升至36小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彻底消除骑手对电量不足的担忧,让其更专注于骑行工作。

在智能头盔行业,主流方案多依赖高性能算法芯片实现降风噪,虽有效但成本较高;部分产品尝试采用泡棉降噪,却因泡棉面积小导致过滤效果有限,且吸水后性能易失效。K3SX1通过六层堆叠设计,突破传统方案局限,实现50km/h骑行速度下的清晰语音通话。

下沉式拾音区域设计:拾音区域低于头盔前沿,可以减弱风对拾音面的冲击,使气流绕过拾音区域,减少湍流噪声。高强度栅格化外壳:镂空栅格设计确保充足拾音面积,避免声学遮挡,高强度外壳可以物理防护内部的防风绵,防止损坏。大面积镀疏水膜防风绵:高密度大面积海绵结构,能够对骑行中产生的风噪进行均匀过滤与消解。防风泡绵采用整体真空镀疏水涂层的工艺,不仅能够做到不沾水、不吸水、不存水,有效防止雨水、汗水等对麦克风的侵蚀,还能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稳定的物理防风降噪性能。防水透声膜:既能阻挡水、灰尘等杂质进入,又能保证声波高效穿透,平衡防护性与拾音灵敏度。2mm深36°密闭式拾音通道:通过36°倾斜角收声孔设计,使得拾音通道的深度只有2mm,可以有效减小声波传导损耗,确保拾音清晰。拾音孔与PCBA通过胶水密封粘接,杜绝漏音与二次回音,保证语音信号纯净度。高性能音频处理芯片:主芯片其内置的音频编解码模块性能卓越,降噪算法更加智能,24bit DAC的SNR高达104dB,换算后噪声基底仅为4.5μV。芯片可对智能头盔接收和播放的音频信号进行高保真处理,确保骑手通话时,无论在嘈杂的城市街道,还是高速骑行的呼啸风声中,芯片也能通过智能音频算法有效过滤背景噪音,突出人声。保证骑手声音清晰、不失真,为骑手提供优质的沟通体验。

K3SX1通过 “硬件结构创新 + 芯片算法赋能 + 模块化工程思维”,多层结构与高性能芯片的协同设计,在强风环境降噪与成本控制间取得平衡,为智能头盔从 “功能型” 向 “普及型” 跨越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36°倾斜角收声孔+栅格化外壳设计+高密度海绵物理降噪方案

在智能头盔领域,多数产品的防水标准仅设定在IPX4或IPX5等级,这意味着它们仅能抵御少量溅水或短时淋雨,一旦遭遇暴雨、强风裹挟雨水等极端天气,设备内部电子元件极易因进水短路而损坏。而美团智能头盔打破常规,以IPX6级防水性能脱颖而出。这一等级要求设备能承受强水流从任意方向持续喷射15分钟而不受损,相当于在每小时150毫米降水量的特大暴雨中电子模组不进水无损坏。

在设计上精益求精,提高防护级别:各个模块按照IPX7的要求进行设计,主控模组采用硅胶密封圈叠加设计,配合对外连接线束点胶密封,TypeC接口IPX7硅胶密封,按键位置大面积双面胶密封防水等方案,形成无缝防水屏障,确保各种苛刻的使用环境模组不进水。音频模块、麦克风等核心部件均配备防水透气膜,既能隔绝液态水侵入,又能平衡内部气压,防止因温差产生水雾凝结。在生产上严格要求,全检出货:模组全部通过气密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执行的测试标准是IPX7,进行严格管控全检测试出货,确保每一个智能头盔模组都具有卓越的防水性能。

正是这些精密的设计与严苛的出厂测试,这种 “设计 + 生产” 双维度防水方案,让骑手在暴雨倾盆的街道、狂风呼啸的骑行途中,都能放心使用美团智能头盔,无需担忧雨水侵袭影响设备功能,真正实现风雨无阻地安全配送,为城市配送的高效运转筑牢可靠防线。

对骑手而言,配送效率直接关乎收入水平。美团智能头盔在提升配送效率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功能。

一体化耳机设计:其一体化头盔耳机设计,极为便捷,拿起头盔自动开机,自动连接蓝牙,骑手戴上头盔后,无需再额外佩戴耳机。并且,通过先进的降噪算法,即使在高达50km/h 的骑行速度下,也能确保语音通话清晰流畅,让骑手与顾客、商家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实体按键一键接单:头盔上精心配备的大号实体按键,操作简便,骑手能够快速一键接单、确认到店、到客,以及接打电话。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骑手戴着手套也能轻松操作,无需拿出手机点击屏幕,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大模型助手主动提率:此外,头盔所搭载的连接骑手 App 的大模型语音助手,更是骑手的得力助手。它不仅能在工作上为骑手提供路线规划、订单信息查询等帮助,还能在骑手感到疲惫或压力大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让骑手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配送工作中。音频性能测试的困境:智能头盔需要支持高质量的语音交互,因此必须进行精确的音频曲线测试(如频响、失真等)。传统头盔厂通常缺乏专业的声学实验室和测试设备,导致产品在音质方面表现不佳,骑手感觉声音刺耳,有杂音等。硬件生产测试系统的缺失:智能头盔涉及蓝牙模块、传感器、电池管理等复杂电子组件,需要专业的上位机测试系统来验证其稳定性。传统厂商往往依赖人工检测,效率低且难以覆盖所有故障模式。自动化程度低:智能头盔有很高的防水和性能要求,但传统头盔厂通常缺乏自动化设备,基本依赖手工操作造成组装速度慢,工艺不稳定,不同班次的产品性能差异较大。生产监控系统的缺失:智能头盔有许多电子器件,需要监控性能指标和追溯历史测试结果,但传统盔厂缺乏相应的系统监控,无法做到实时数据监控和历史追溯。智能自动功能测试:智能系统检测按键、蓝牙、传感器等功能,不良品自动剔除,努力确保100%达标。高精度自动点胶:精准控制胶量与路径,提高密封性,彻底解决传统手工点胶的溢胶、漏胶问题。无人化锁螺钉:机器人精准紧固螺丝,扭矩实时监控,螺丝零松动、零滑牙。气密性测试:5秒快速筛查,微漏无所遁形,防水性能行业领先。音频调校+音频参数测试:智能声学实验室模拟真实场景,优化麦克风降噪算法,产线100%进行喇叭和麦克频响、失真、R&B、平衡度等参数测试,确保通话质量。加速老化试验体系:85℃/85%RH双85测试,高强度温湿度循环+跌落测试+穿刺测试,保证头盔的寿命和安全性。

六大核心工艺,打造极致可靠的头盔

K3SX1产品从骑手到业务逐步得到认可,佩戴舒适度、蓝牙语音体验和性价比等方面产品力显著提升,满意度从3.2提升至4.2(5分制),语音功能使用率从加盟54%提升至加盟87%、众包98%。

因为智能头盔功能实用性决策购买的骑手较多(79%),朋友推荐成为第二高的骑手了解智能头盔的渠道(最新占比提升至22%)。该产品的成功推出,不仅为外卖骑手提供了更优质的防护装备解决方案,更推动行业从单纯的功能竞争转向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益并重的新阶段,为智能头盔产品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技术与价值标杆。

美团智能头盔,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迭代,新一代K3SX1智能头盔头盔通过多方面技术改进实现有效减重,兼顾安全、舒适性与性能提升。随着美团智能头盔的NPS和满意度屡创新高,取得了历代智能头盔最佳表现。

在未来,美团智能头盔搭载的大模型语音助手,将进化为骑手的 “全场景认知伙伴”。它不仅能精准处理 “规划路线”、“ 播报订单”等基础指令,更能通过深度学习骑手的配送习惯与行为模式,实现主动式智能辅助 —— 比如在暴雨天气自动播报实时路况并推荐防滑路线,检测到骑手连续配送超3小时后主动推送附近休息站信息,甚至能根据商家出餐速度预判延误风险,提前建议骑手调整接单节奏。

在复杂场景中,语音助手可通过多轮对话理解骑手需求,例如当骑手说“找最近的修车站”,系统会同步考虑距离、口碑及维修时长,生成带语音导航的优选方案;遇到顾客改地址等突发情况,还能自动生成标准化沟通话术并同步更新配送系统。更值得期待的是,其情感交互能力将实现“温度服务”—— 在骑手遭遇差评时推送心理疏导语音,节日时送上定制化问候,甚至能根据骑手的方言习惯调整播报语气,让科技真正成为有“人情味”的工作伙伴,彻底重构即时配送行业的人机协作范式。

未来的美团智能头盔,硬件上还会搭载更加强大的传感器,帮助骑手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并逐步推广到全国每一个骑手,让他们都能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价值和快乐,为骑手带来更安全、高效、舒适的工作体验,不断引领智能头盔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 本文系美团技术团队出品,著作权归属美团。欢迎出于分享和交流等非商业目的转载或使用本文内容,敬请注明“内容转载自美团技术团队”。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性转载或者使用。任何商用行为,请发送邮件至 tech@meituan.com 申请授权。

来源:美团技术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