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谈及该数据时,或许大多数人会猜测:又是哪个国际/国货彩妆品牌回春了;或是厦门帮又推出了新的彩妆白牌。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仅创立四年的蒂洛薇今年脱颖而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为其中的领跑者。
抖音杀出的TOP1彩妆,能否冲出抖音?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飘 飘
“2022年4月入驻抖音,月GMV冲破百万,7个月后月GMV跑到千万级”
“2025年连续四个月登顶抖音彩妆Top1”
“今年618大促取代花西子成彩妆类第一,更是挤进抖音美妆品牌TOP20”
……
当谈及该数据时,或许大多数人会猜测:又是哪个国际/国货彩妆品牌回春了;或是厦门帮又推出了新的彩妆白牌。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仅创立四年的蒂洛薇今年脱颖而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为其中的领跑者。
而据BOSS直聘信息显示,蒂洛薇在2024年全渠道销售额超10亿元。
△图源:Boss直聘
横向对比来看,10亿+规模实际上已超越丸美生物旗下的PL恋火。但与之不同的是,蒂洛薇却是从“上海信及豚鱼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称‘信及豚鱼’)”这样一家在行业中声量尚弱的企业中跑出来的新晋彩妆黑马,其含金量已不言而喻。
同时,跻身抖音彩妆TOP1的蒂洛薇,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好奇心:
对此,九辨美妆Nod表示,“抖音渠道特色+质价比底妆+内容及直播电商,成就了蒂洛薇的出圈。”
帕特广告创始人屠伟伟则认为,“蒂洛薇是以全域思维制胜——先用KOL/KOC破圈,再拉动自播与内容,最后是线上线下共同布局。”
“蒂洛薇其实与PL恋火、卡姿兰等知名底妆品牌的模式类似,销售+品牌的打法,但它在内容上又具备极致的流量吸引力,这背后正是与拥有数百名专业人士的MCN机构深度合作的成果。可谓是内容公司+彩妆的一次巧妙结合。”多位业内人士向聚美丽感慨,蒂洛薇内容的运营接近厦门帮海尼集团。
10亿蒂洛薇:靠“三招”制胜?
那么,蒂洛薇目前的势头有多猛呢?聚美丽《618彩妆第一易主!》一文中曾报道,蒂洛薇在今年618大促登顶抖音彩妆/香水/美妆工具TOP1,且在今年上半年,蒂洛薇持续4个月(3-6月)成为该榜的月度冠军。
凭借这一系列的亮眼成绩,蒂洛薇最终与毛戈平一同跻身抖音美妆半年度TOP20,成为该榜单中仅有的两个彩妆品牌。
除了抖音之外,蒂洛薇今年在快手也加大火力。数据显示,蒂洛薇上半年以近两千万GMV闯进快手彩妆品牌TOP20。尤其是,其在6月位居快手美妆类目第三,彩妆榜第二,预告直播GMV增幅接近100%。在快手以韩妆+快品牌瓜分该类目的格局下,这一成绩可谓是不俗。
对此,聚美丽也结合行业人士的观察,剖析蒂洛薇取得成就背后的三大特色打法。
1.创始人IP化模式,切中功效底妆的风口
在屠伟伟看来,如今激烈的底妆混战中,一个新晋品牌能够厮杀出来,或多或少均有亮出科技牌。
而从对外宣传来看,蒂洛薇正好切中了纯净彩妆+功效底妆的技术风口,其两大核心技术WSP水粉体悬浮技术、动态水粉平衡系统分别解决控油+保湿、肤感+保湿的底妆痛点。
△图源:蒂洛薇官方公众号
正是基于护肤+彩妆的通感理念,蒂洛薇凭借散粉+气垫强势打入市场。据官方数据显示,其散粉累计销量达1500W个,水晶气垫至今售出2000W+个。
而在过去一年(2024年7月-2025年7月),蒂洛薇的散粉及水晶气垫销量均达百万件,其中直播渠道占比在六至七成,商品卡(主要为橱窗等)则超过20%。
某种程度上表明,蒂洛薇切中了功效+纯净底妆的两大风口。而蒂洛薇能够快速把握市场的动向,也与其创始人张月及团队拥有运营底妆经验有关。
据悉,蒂洛薇是信及豚鱼2021年创立的底妆品牌,专注亚洲肌肤研究,产品涵盖百元上下的 BB 霜、粉膏、气垫等。其创始人张月出身医药世家,美妆行业经验丰富,曾是爱敬中国全渠道代理商,手握1000 +美容院,还参投多家电商公司。
而在运营模式上,蒂洛薇也充分发挥创始人的底妆经验,与IP深度绑定。
△图源:抖音/天猫,蒂洛薇创始人张月
目前,张月已在多个平台开通以生活+工作日常为定位的个人账号,其中抖音粉丝数累计达14.9W。但目前来看,张月在社媒上的活跃主要是帮助品牌树立形象,并未如抖快品牌的老板娘IP吆喝模式参与带货,仅是依靠个人形象出圈充当产品模特。
2.投放5000+达人,吸引下沉人群
对于蒂洛薇的操盘,其创始人张月也曾在公开采访中提及,是结合白牌极致流量跑品+品牌沉淀产品的模式。
拆解来看,蒂洛薇的跑量,确实与白牌有异曲同工之处。数据显示,蒂洛薇上半年60%以上抖音GMV来自直播,其余份额则由视频+商品卡构成。在带货方式上,蒂洛薇自营与达人推广各占3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时段,蒂洛薇达人推广占比不到6%,但自营占比高达70+%。
也就是说,达人投放是真正促成蒂洛薇今年爆发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部分业内人士观察到,蒂洛薇正通过捆绑达播,以及大量种草/切片视频引流直播间+发送小样的打法,进一步向下沉市场辐射,并增强粉丝粘性、拉动新客群。
值得注意的是,蒂洛薇上半年投放达人数量接近5000名,其中含1500+为达播型、3000+视频种草型。其中,前二的达人为韩美娟(近1亿GMV)与ally(超千万GMV),其余90%以上份额由超4000名潜力达人贡献。
同时,资深彩妆操盘手秦漠(化名)还指出,蒂洛薇除了一手抓头部日播达人外,达人带货分布的区域甚广。数据显示,蒂洛薇用户集中在31-40岁、24-30岁的Z世代或工薪阶层。而从地域分布来看,蒂洛薇约一半销量分散在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且主要是下沉市场人群。第三方数据显示,蒂洛薇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其次是二线、新一线及四、五线城市。
3.回归自播:机制投流换用户心智
除借力大量达人投放下沉市场外,蒂洛薇却没有如早期白牌般对达人形成依赖,反而是回归自播,通过切片将大部分流量引入自播间。
数据显示,今年5-6月,蒂洛薇的自营比重高于达人推广,尤其是6月自营已接近7成,而在此前4个月内两者比重接近或是后者略高。这表明,向自营倾斜的端倪。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蒂洛薇上半年抖音直播流量超80%源自付费+其他,这一超高的投流花费背后实则换取高频率曝光。
在Nod看来,“国内彩妆市场靠质价比、品牌力取胜的现状下,大部分出圈的底妆品牌实际上投流费用均不菲,而蒂洛薇之所以能够制胜,其因把白牌的玩法升级——用极致投流换取用户心智,接近小众国际品牌早期投放传统广告的模型。”
对此,Nod还补充道:“虽然厦门帮白牌目前模式也有所进化,三资堂、eLL聚焦自播,但其内容质量欠缺科技底色。而蒂洛薇显然是跳出白牌的‘地狱模式’,以更先进的路径品牌化。”
秦漠也同样认为,“蒂洛薇的极致吸引流量,有些类似厦门帮的海尼集团,但是它在内容上既有白牌的灵活,又有品牌的融合。最关键的是背靠数百人团队的MCN机构,素材能力极度专业,这在行业中尚算罕见,因此超越大部分白牌、品牌。”
而另一名业内人士也感慨蒂洛薇的模式,简直就是内容公司+彩妆结合的打法:以高度专业化团队为支撑,实现优质素材的持续输出。
而另一方面,聚美丽从快查上发现,蒂洛薇关联公司均有投资或涉足电商产业。
△图源:快查
除了上述三大主要打法外,蒂洛薇总部设于上海,通过与本地及广州工厂的合作,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尤其在供应链层面),这对于带有时尚标签属性、产品亟需快速迭代的彩妆品类而言,无疑是强大的赋能。
同时,从蒂洛薇近一年的举措来看,除了推动爆品的升级迭代,还先后签约李昀锐、任嘉伦等为品牌代言人,进一步拓展更优质的用户人群、打响知名度、加深品牌调性。
对此,Nod指出,流量型品牌靠达人冷启动后,转而选择明星代言,本质上是为了拓展存量粉丝,而蒂洛薇选择的代言人标签与品牌人群互相匹配。
可见,蒂洛薇在短期内跻身TOP1的背后,实际上是把不同类型渠道、品牌、内容营销的打法优势取其精华,并发挥到极致的结果。
而屠伟伟认为,蒂洛薇此举实际上是以全域思维运营品牌,且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模型。
蒂洛薇长红隐忧:“抖品牌难跳出抖音”!
在拆解蒂洛薇的模型背后,部分业内人士感慨其“聪明”及“先进”之外,被问及最多的是否看好蒂洛薇长红,均一致持保留意见。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模式的弊端及抖音渠道特色,从根本上意味着难以长红,且背后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性。
Nod直言,”蒂洛薇还是以流量为底层逻辑,长期维持彩妆TOP1很难。若想在2-3年内稳定在TOP10成为一个规模稳定的品牌,关键看蒂洛薇能否在差异化流量红利阶段,有所创新与超越,从而沉淀忠实的用户。”
“达播起量只能赢得下一轮的速通门票而已,若一直守在舒适区维持常态,那么很有可能面临破价、达播流量下滑的风险……”屠伟伟如是认为,流量只是品牌在抖音发展的起点,下一阶段实际是品牌力的竞争。
而目前来看,蒂洛薇的模式确实也存在两大隐忧:
1.抖音差异化属性,框定彩妆天花板
目前,蒂洛薇主要平台还是以抖音(自播+达播)为主,其他平台如快手、小红书还是依赖达人带货。且业内人士也指出,蒂洛薇现阶段面临着抖音渠道的生存局限性。
Nod强调,“蒂洛薇不可能因为短期内在抖音排到TOP1转变至品牌化。主要原因在于蒂洛薇借助兴趣电商的流量模型出圈,这与抖音广告平台的本质之间存在冲突。”
而屠伟伟也指出抖品牌生存现状,决定了蒂洛薇现阶段模型的天花板不高。
“品牌在抖音借助达播起量,只是在短期内赢得下一轮的速通门票。一旦维持常态,守在舒适区不突破,那么会面临破价及达播流量下滑的风险。而向自播转移,极其考验产品的内容能力,目前也是在抖音生存的必备技能。不过,多数品牌还是依赖流量模型,其中能拥有扛造产品的已是高分选手。本质上,多数品牌没有全域运营能力,与早期淘品牌异曲同工。”
基于此,屠伟伟强调,借助抖音起盘唯有跳出抖音思维,才能拉高上限。
2.产品迭代能力弱,爆火存偶然性
另外,Nod还坦言,决定蒂洛薇天花板的根本不是流量的后续承接,而是产品的迭代。
该观点意味着,品牌力、产品力的加持对蒂洛薇的后续发展极为关键。
Nod指出,“白牌/流量型彩妆可借质价比短期爆火,但彩妆产品迭代快、消费者喜新厌旧,用户心智薄弱,易因竞品新技术/包装而热度消退。此时再靠原先直播、达人、代言人推新品的路径,能否火速出圈已存偶然性,这也是昔日爆红彩妆难回巅峰的根本原因。”
而某新锐底妆创始人也向聚美丽坦言,彩妆市场的爆品确实存在偶然性,“我们选气垫切入市场一定程度上也与运气、时机有关。虽当时底妆品类有下滑端倪,但领先的韩国底妆向创新度、供应链完整、便捷上妆等多因素的转变,从而促成爆品。”
而数据也显示,蒂洛薇仍是以多个底妆类产品维持销量,色彩类的受众数量远低于与底妆类。
而从国家药监局备案来看,蒂洛薇虽背靠上海强大的供应链,但是主要还是依赖代工模式生存。同时,其也陆续备案了精华液、洁颜蜜、底妆类新品,但目前来看能否承接上一个爆品的流量红利,还需经历时间与市场的考验。
△图源:化妆品监管APP
对此,屠伟伟也同样认为,“彩妆品牌迈过生存门槛的终极难题背后,最关键的是挖掘市场跃迁过程中的不变因素。这其中,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用户数据反哺迭代-精准流量分发可形成闭环,并且三者互为影响。”
底妆草莽混战,至今缺一个龙头?
诚然,目前的蒂洛薇,仅是国内彩妆市场发展阶段的一环而已,在此之前AKF、Unny悠宜、PL恋火等靠底妆起量的品牌均拥有类似经历。这背后也暴露出,国内底妆市场虽火,但草莽混战之下,至今仍未形成一家独大的情况。
业内人士苏砚(化名)告诉聚美丽,“目前,国内底妆市场还是在一个分散的状态。坦白讲,这一品类最终的竞争力,是靠头部的大单品建立起来。如果只是一个品牌集群在渗透,效率不高。若无法实现产品突破,便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营销层面。”
在此之下,苏砚与Nod均认为,群体低效率以及国际大单品高渗透率,造成底妆赛道难以诞生一个非常牛逼的本土品牌。
且Nod还指出,“国内市场中的底妆品牌有三大类:具备轻奢属性的国际大牌、IP品牌以及质价比品牌。大多数本土品牌均属于质价比品牌,其核心仍是以产品力驱动,而这恰是其软肋。”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牌(如珀莱雅、韩束、毕生之研等)跨品类推底妆,该赛道的分散状态日益明显,但配方、设计等同质化也决定了这一品类缺乏实质的技术壁垒。
对此,某20亿彩妆创始人表示,“聚焦底妆是因为货架时期便发现,其复购相较于色彩类稳定,且入门门槛偏低(不需要过高的时尚敏锐度)。而且坦白而言,底妆的技术差异和天花板在于工厂,几乎大部分品牌的供应链都类似。而且各个工厂的工程师也是来回跳槽。”
正如,苏砚补充道:“如果底妆行业最后没有形成显著的技术壁垒,以及诞生重新定义的市场趋势、拥有产品功能的超级大单品。那么,最终的状态即是一群人在进行分散化的竞争,所有的集中均是短暂的奋斗。况且,如果产品力支撑不了,底妆的风口两三年就过去了。”
这一市场中也有类似规律的鲜活案例。例如,已倒闭的巧迪尚惠、VNK、VENUS MARBLE帷幕等品牌都曾涉足底妆品类,却始终未能占领市场份额。同样韩束、珀莱雅在CS渠道主导时期,也曾借助韩流热度试水底妆类目,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而更为赤裸的现实,不少具备底妆优势的10-20亿彩妆品牌,向聚美丽坦言,色彩类的产品缺陷补足很难。
其中,秦漠表示,曾让团队去海尼集团学习厦门白牌彩妆的模式,但在真实操盘上发现,无论是白牌还是蒂洛薇的模型都不适合自身品牌。
秦漠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其品牌聚焦在色彩类,而上述品牌主要是以底妆、眼部彩妆出圈,这一赛道的底层逻辑比较固化(A+B+C模型)。
基于此,屠伟伟解释称,“底妆更偏向护肤品,其黑色条码产品也可侧重功效方向;但色彩类彩妆实则接近服装的时尚属性。我们十多年前接触彩妆品牌设计时,正是依循这一逻辑打开了市场。”
对此,屠伟伟继续补充道:“而时尚属性的欠缺,正是众多护肤品集团及底妆品牌难以渗透色彩条码产品的根本原因。色彩品类的本质并非“解决需求”,而是“创造欲望”,因此彩妆色彩条码未来仍有很大机会,只是目前尚未出现具备这种能力的团队。”
由此可见,在当下国内底妆市场草莽混战,头部格局尚未稳固之际,蒂洛薇的出圈,本质上或许是流量红利的产物。
从爆红走向长红,蒂洛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在于能否跳脱抖音思维,在爆品之外,持续打造并沉淀拥有技术壁垒的明星大单品。
注:应当事人要求,秦漠、苏砚为化名。
视觉设计:乐乐
责任编辑:高高
8月24日,由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聚美丽承办的《皮肤科医生与功效护肤创新论坛》,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召开,票务有限,先抢先得,立即点击下图便可购票:
在大家都喊难的2025,毛戈平正面盈利预告:2025上半年营收最高达26亿,增长超3成,净利润预计最高达6.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7%。
来源:聚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