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爆!鼓楼第一家盒马NB开在家乐福旧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6 00:11 1

摘要:鼓楼第一家盒马NB开业!现场满是盐仓桥的老街坊们,人多、爆款多、优惠多,整个曼度·乐福里商业马上也要开业,大桥南路又要热闹起来了!

最近,老下关人都在聊一件事:大桥南路的家乐福,又有新变化。

鼓楼第一家盒马NB开业!现场满是盐仓桥的老街坊们,人多、爆款多、优惠多,整个曼度·乐福里商业马上也要开业,大桥南路又要热闹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开业的这家盒马NB所在的曼度·乐福里是原大桥南路家乐福超市旧址改造项目,项目更新面积达2万㎡,涵盖原有家乐福楼体的四层空间。

曾经,大桥南路是繁华的近义词。盐仓桥,多数通往江北公交的必经之地。许多人从浦口去市区的第一站不是新街口,而是大桥南路的家乐福。

如今,那个装满一代南京人童年回忆的“周末打卡地”华丽转身,升级成了市集型社区商业综合体—曼度·乐福里,以全新的姿态续写老下关的新故事。

7月25日上午10点,曼度·乐福里的盒马NB鼓楼首店刚拉开玻璃门,里里外外已经挤得像早高峰的131路公交。

这股子热闹,老下关人看着眼熟:梦回20年前家乐福开业的时候。

700㎡的店里,阿姨们攥着购物清单往鲜货区冲,叔叔们踮着脚瞅特价牌,连路过的外卖小哥都停下车往里面瞄:“早听说盒马NB东西划算,家门口终于开了!”

张阿姨举着半袋鸡蛋挤出来,裤脚还沾着刚蹭到的菜叶;刚买完菜的王师傅站在门口摇头:“人多得赫死人,我进去转了一圈,鸡蛋盒都没摸到就出来了!”

开业的羊毛确实够实在:12.9元30枚的鲜鸡蛋堆成小山、59.9元1公斤的巴西草饲牛腩被抢得只剩空盒、19.9元的现烤奥尔良鸡刚端出来……香味儿飘到盐仓桥公交站。

有阿姨举着手机拍价格标签,念叨着“比X果便宜两块,明天再带小孙女来”。

盒马NB是盒马旗下的硬折扣店品牌,NB代表Neighbour Business,意为邻里商业。

主要面对社区客群,围绕消费者的一日三餐,主打“天天低价、件件爆款”。

货源包括盒马自行开发的自有品牌,在每一个品类下,挖掘那些备受欢迎的、性价比更高的商品。

逛了一圈,发现价格比原盒马和低出一大截,很大的占比是NB自有产品!

今天开业的盒马NB,落位于原大桥南路家乐福旧址改造的「曼度·乐福里」。

这个项目更新面积达2万㎡,完整覆盖了原家乐福楼体的四层空间。

要是问老下关人“大桥南路家乐福”是什么,十有八会说:是“进城”的第一站

作为南京的家乐福首店,1999年10月27日开业那天,我妈天没亮就爬起来,搬着个蓝布编织袋往大桥南路跑,她要去囤洗衣粉和肥皂。

对江北的学生来说,家乐福更是进城的“精神补给站”。

我南大江浦校区的朋友说,2003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他和室友挤了40分钟131路,脚都冻麻了,看见家乐福的橙色招牌时,差点哭出来。

他们买了一箱泡面、两瓶二锅头,在宿舍里用热得快煮面,窗外的长江大桥裹着雪,他们一边吸溜面条一边喊:“以后要在南京买房子!就住大桥南路旁边!”

那时候的131路,载着满车的青春和泡面香,穿过长江大桥,把“家乐福”三个字,刻进了每个“浦口学生”的记忆里。

素材来源:城北汇汇

2023年8月17日,家乐福闭店的消息传出来,南京人炸了锅。

有人发旧照片:橙色购物袋上沾着菠萝包的酥皮,背景是挤得像沙丁鱼的131路;有人写帖子:今天路过大桥南路,看见招牌拆了,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巧克力派,眼泪差点掉下来”;

还有热河南路的网友建了个群,群名叫“怀念家乐福的菠萝包”,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把回忆藏在那袋菠萝包里。

好在,2024年的春天,传来了好消息:原家乐福要改成曼度乐福里

南京人听说炸了锅:“听说要开市集?有没有糖画摊?会不会有老味道的菠萝包?”就算招牌换了,就算建筑改了,那些藏在味道里、温度里、回忆里的东西,永远不会变。

就像长江大桥上的风,吹了几十年,还是当年的味道;就像念旧的下关人,不管走多远,还是会想起大桥南路的那个橙色盒子,想起飘出来的菠萝香。

其实乐福里没打算“复刻”家乐福,它想做的是带着回忆的新地方。

项目由曼度集团开发,定位为市集型社区商业综合体,以街、盒同体的方式,主打松弛氛围、市集场景、精致烟火、宠物友好和社区共创。

原来的四层楼还在,橙色外立面换成了米白色,1-2层装了落地玻璃,透得能看见里面的绿植和吊灯。

就像你家楼下的老邻居,换了一件“新皮肤”,看着亲切,又有点新鲜。

图源小红书©下关往事-衔枚

不止盒马NB热闹。

曼度乐福里已经签了不少“懂南京胃”的品牌:老下关从小喝的鸭得堡鸭血粉丝,年轻人爱的Manner咖啡、老韩煸鸡、库迪,还有华为、宝庆银楼等刚需店,把叔叔阿姨的老习惯和年轻人的新爱好都装下了。

更有意思的是“耘集”市集,以后要连通广场和1-2楼,摆上主理人的小馄饨摊、潮流小酒馆,说不定还能找到老下关的糖画摊。

乐福里的样子也没变多少:他们没有拆老建筑的筋骨,就是想让老住户进来能找到熟悉的感觉。

有人说家乐福的离开是大卖场的终结,但乐福里的到来,是老地方的新生。

大桥南路还是那个大桥南路,长江大桥的风还在,下关的名字也没变。变的是,从前的补给站变成了能逛能吃的生活场。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样子:老地方没丢,新日子也来了。

下次路过,不妨进去看看,说不定能碰到当年跟你一起挤131路的人,能闻着小时候的菠萝香,能找到属于你的新回忆。

来源:知事南京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