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平台上,#彩椒碗的播放量超1.1亿,#关晓彤彩椒碗的也有超1517.1万次播放量。小红书平台上,关于#彩椒碗的内容浏览量高达 2949.6万和4.5万的讨论。
关晓彤 “同款” 彩椒碗 ,
成了年轻人新宠
最近,被演员关晓彤带火的健康减脂餐 “彩椒碗” 风靡 全网 。
抖音平台上, #彩椒碗的播放量超1.1亿 ,#关晓彤彩椒碗的也有超1517.1万次播放量。小红书平台上,关于#彩椒碗的内容浏览量高达 2949.6万和4.5万的讨论。
“彩椒碗”的构成很简单, 新鲜彩椒做容器,根据自己口味喜好在里面配上鸡胸肉、土豆泥、胡萝卜等食物,撒上调料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关晓彤分享彩椒碗后,她还发布了操作简单的彩椒碗自制教程,吸引众多网友前来复刻。有人复刻 得 非常成功,菜品色泽鲜艳。但有人就 没 这么幸运了,直言“跟风彩椒碗,踩雷下车。吃完整个人恶心,这才是抑制食欲真正的用意吧?”
有些餐厅 也 抓住契机,直接上新DIY彩椒碗产品 吸引年轻人。
比如在江苏无锡的一家自助小火锅店推出了DIY彩椒碗,红黄绿三色彩椒,顾客DIY素食塑性碗、肉食主义碗、水果冰淇淋碗等 。 这种玩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趣味互动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与满足感。
彩椒在餐饮的应用常见于西餐沙拉的菜品搭配,而且从彩椒延伸出来的食物也有许多,比如说 彩椒汉堡、彩椒三明治、彩椒牛肉串、烤彩椒 等多样吃法,颜色鲜亮易于传播,颇受年轻人喜爱。
上半年,彩椒汉堡曾火过一阵 。 当时西贝还推出过彩椒DIY新玩法,把吃不完的厚嘟嘟牛肉杂粮汉堡塞进彩椒里 。 7月 ,西贝 再次趁热打铁,推出儿童餐DIY彩椒碗,还公布了牛肉焖饭+香烤鸡翅、无扛鸡肉串、嫩烤牛排肉串的3种DIY吃法。
一些饮品品牌也紧跟热度。 安慕希推出 了 彩椒酸奶杯 , 馬伍旺饮料厂也推出了超级甜椒爆爆柠。此外,不少饮品小店还推出了 彩椒拿铁、彩椒美式、彩椒鸡尾酒、彩椒柠檬水 等创意饮品。
2025体重管理年 ,
餐饮界刮起“健康风”
彩椒碗爆火的背后,除了明星效应外, 关键是年轻人猛涨的“健康需求”。
人们跟风自制彩椒碗看重的不一定是味道,而是想通过彩椒碗达到控制体重或减肥的效果。 这让内参君想到同样在健康饮品里成功出圈的另一种蔬菜—— 羽衣甘蓝 ,堪称是饮品界新迸发出的“高级宠儿”,从消费者到品牌,无一不爱。
羽衣甘蓝不仅被人们调侃为“羊都不吃”的蔬菜,还一度 被吐槽是“难吃得像啃绿化带”的“苦菜叶” ,如今却 摇身一变成蔬果圈的“顶流明星”,喜茶、奈雪、古茗、瑞幸等推出相关饮品。
喜茶 的“夺冠纤体瓶” 上市后,单月销量达350万杯,消耗10万斤羽衣甘蓝;瑞幸 的“羽衣轻体果蔬茶” 上线两周狂卖1120万杯。且据 媒体 报道,一位 山东菜农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羽衣甘蓝已经由几年前几毛钱/斤尚且滞销,涨到超过3.5元/斤甚至达到9元/斤,身价暴涨10倍。”
这些健康食材的出现,再次印证了“减重年”时代浪潮下,健康消费趋势的强势崛起。
2025年是全民关注的“体重管理年” ,人们越发注重体重管理和身体健康,对健康减脂餐的需求大大增加 。 公开数据显示, 中国现在有超50%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这同时催热了未来五年预计年均增速30%的轻食市场, 餐饮行业掀起一场很强的“健康风”。
肯德基、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推出轻食店模型,肯德基旗下品牌 Kpro能量轻食 今年集中开店,大众点评显示, 目前其全国已经开业的超过70家,奈雪·green轻饮轻食 集中开在广深地区,门 店有近30家规模, 此外全国更有超1.4万家轻食相关企业扎堆市场。
就连主打烟火气的社区食堂应战,比如一家位于 古美西路628弄的平阳汇社区食堂推出三种减脂健康餐:三菇健康餐、牛肉健康餐、素鲍鱼健康餐等轻食,价格在18-24元不等。
重庆日报网报道,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庆轻食类订单量同比增127%,95后女性用户占比达67%,同时轻食搜索热度三年翻四倍,沙拉、低卡餐等成主流;财联社6月23日消息显示,自6月以来,北京地区“轻食餐厅”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45%,主打“健康”、“低脂”的轻食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356%,其中,酸奶牛油果、蔬果茶、鲜虾能量碗均是消费热门。
餐企打“健康牌”,
也需要把握尺度
从轻食沙拉到街头的低卡凉拌菜,一场围绕“控卡”、“低脂”的饮食革命正在上演。
但同时,轻食品类一直存在的口味单一、价格刺客、“伪轻食”等问题仍在不断出现。这要求 品牌 们 在打健康牌的同时, 既要注重餐品品质,又 要把握 好 营销的尺度 ,别把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烂。
比如说,羽衣甘蓝虽然具有 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的健康属性 ,但是饮品行业的同质化,导致后续跟进的品牌为了博眼球和体现产品差异化,把侧重点置于“健康标签”和“情绪文案”来作为最便捷的差异化杠杆,引导消费者前来购买,但是夸张的字眼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把羽衣甘蓝饮品当做具有减肥功能的产品。
又比如,有的 商家为了提升口感,大量使用高热量调料,导致“轻食不轻”,而食材新鲜度和标准化缺失同样是行业痛点,上海市消保委2025年1月测评显示,60款轻食样品仅32%完全符合营养宣称,其余存在成分虚标、热量计算错误等问题。
当一个网红单品或者流量单品的出现,必然引来大量品牌入局,无疑会给品牌带来业绩的增加、客流的扩容乃至品牌势能的爆发。“ 短期内,企业借助消费者‘健康焦虑’进行营销可能有一定效果,但从长远发展看,必须谨慎把握文字营销边界,避免透支消费者信任。 ”业内人士表示。
来源:商财洞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