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先聊聊开肩训练到底在练什么。说白了,就是让肩膀关节更灵活,同时增强筋骨的弹性。很多人一开始练的时候,总喜欢把胳膊抬得老高,结果发现肩膀反而更紧了。为啥?因为肩膀一抬起来,关节缝就合上了,根本练不出效果。正确做法是肩膀往下沉,肘关节自然放松,让手臂像挂在肩膀
咱们先聊聊开肩训练到底在练什么。说白了,就是让肩膀关节更灵活,同时增强筋骨的弹性。很多人一开始练的时候,总喜欢把胳膊抬得老高,结果发现肩膀反而更紧了。为啥?因为肩膀一抬起来,关节缝就合上了,根本练不出效果。正确做法是肩膀往下沉,肘关节自然放松,让手臂像挂在肩膀上一样。这时候你再慢慢活动,会感觉到肩膀里面有种“磨”的感觉,这才是对的。
练开肩的时候,很多人会听到“咔咔”的响声。别慌,这其实是关节腔里的气体被挤爆了,属于正常现象。但要注意,如果响声特别频繁或者伴随疼痛,那可能是练错了。一般来说,每天练个3组,每组8-10分钟就够了。练的时候身体别太僵硬,肌肉放松才能让关节真正打开。有些人练着练着脖子开始使劲,甚至震得头疼,这就是典型的错误——劲儿全跑脑袋上去了。记住,真正的开肩是肩膀自己在动,脖子和脑袋根本不用参与。
开胯训练的力学原理
开胯比开肩复杂点,因为它涉及整个下半身的协调。很多人刚开始练的时候,膝盖老是晃,站不稳。这时候可以试试脚趾稍微抓地,脚外侧多踩实一点,膝盖自然就稳了。还有人练着练着,胯部“嘎嘣”响,跟放鞭炮似的。别担心,这叫“筋骨齐鸣”,说明关节正在被拉开。但要是响得太厉害还疼,那就得悠着点了,可能是练得太猛。
开胯练到后面,会感觉后背和胯连接的地方肌肉特别酸,甚至内脏都有点晃悠的感觉。这其实很正常,说明身体在适应新的发力模式。练多了,肌肉自然会放松下来,内脏也不会再乱晃。不过要注意,左右两边的感觉可能不一样,比如右胯练得很顺,左胯却没啥感觉。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平时习惯用右边,左边相对弱一些。这时候可以多练练弱侧,或者用点辅助方法,比如在两膝之间夹本书,帮助稳定姿势。
走架训练的动力学
走架练的是整体协调性,动作要大,下蹲要深,但千万别弓腰驼背。练的时候,上半身要像被一根线提着似的,肩膀放松,腰胯下沉。迈步的时候,支撑腿的胯要稍微往里收,同时腰胯一起转。重心移动时,先让实腿稳稳地踩住,虚腿再跟着腰转过去。整个过程中,胯是关键,它得先转到位,手脚才能跟上。
练走架最怕的就是动作散,上下脱节。比如腰胯还没转呢,腿就先迈出去了,这样练再多也没用。正确的练法是先让胯带动全身,手脚的动作稍微慢半拍。练到后面,你会感觉整个人像拧毛巾一样,力量从脚底一直传到手上。不过要注意,练完一定要放松,尤其是腰胯部位。可以泡泡冷水,或者简单拉伸一下,不然第二天肌肉会特别酸。
说实话,传统武术这东西,练对了是宝贝,练错了就是坑。现在很多人自学,看个视频就开练,结果动作全是错的。比如开肩,本来应该放松着练,结果他们肌肉绷得死死的,练半天不光没效果,还把肩膀练伤了。还有开胯,有人为了追求“筋骨齐鸣”,拼命使劲,最后把膝盖搞坏了。
更麻烦的是,现在很多教武术的也不靠谱。有些教练自己都没练明白,就敢开班收徒。学员练出问题,他们还说“这是正常反应,坚持练就好了”。其实传统武术本来是很科学的,但传着传着,很多细节就丢了。现在的问题不是武术不行,而是教的人不行,学的人也不够谨慎。要真想练出东西,要么找个真正懂行的老师,要么就得多研究运动科学,别光靠蛮劲。
来源:小鲨鱼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