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侵略者的孩子,穿着刺眼的旭日旗衣服,被大人领着,大摇大摆走进那个供奉着战犯的地方。他们觉得天经地义。被侵略者的后代,穿件印着"胜利"的普通T恤,就不行了?
侵略者的孩子,穿着刺眼的旭日旗衣服,被大人领着,大摇大摆走进那个供奉着战犯的地方。他们觉得天经地义。被侵略者的后代,穿件印着"胜利"的普通T恤,就不行了?
图片来自网络
侵略者跳脚是因为他们怕,怕那些血淋淋的罪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世世代代擦不掉。
可让我心头发冷、堵得慌的,是和我们流着一样被侵略者鲜血的人,却对我们扯着嗓子:“记这些干嘛?别给孩子灌输仇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看那边。神社里香火不断,军旗图案印在衣服上招摇过市。人家管这个叫“传统”,叫“纪念祖先”,甚至轻飘飘地说“只是历史的一部分”。这套说辞,包装得光鲜亮丽,仿佛那些侵略的血债,可以轻轻翻过,变成他们民族自豪感的一部分。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种力量,叫话语权。谁的声音大,谁能把故事讲圆,谁就能定义什么是“正当”,什么是“敏感”。他们用一代代人的行动和言语,把那段历史,一点点漂白,试图让它变得“正常”,就是害怕我们记住真相。
图片来自网络
更疼的刀子,往往来自身后。
我们这边的有些人急了。跳出来说:“总提过去干嘛?影响现在的关系。孩子那么小,知道这些多沉重,要向前看!”
图片来自网络
把铭记苦难等同于传播仇恨,这是最大的偷换概念!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祖辈的伤痛,是让他们知道和平多珍贵,尊严多重要,不是教他们去恨谁。
图片来自网络
“自己人”的反对,确实可以制造困惑,分散团结,让坚持记忆的人显得偏激、不识大体!
图片来自网络
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迷失的心态,用施害者的逻辑,来要求自己,替对方遮掩。比对方更可恨的是模糊我们记忆的根基。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它是一条坚韧的记忆绳索。是系在过去桩子上刻着的屈辱、抗争、牺牲。砍断它,等于砍断自己的根,在时间的洪流里彻底迷失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记住,从来不是为了活在仇恨里。记住,是对逝者的责任;是对生者的保护;是看清侵略者曾经的模样,才能能给未来筑起的堤坝!
只有理解体会深渊的曲辱,才懂得竭力阻止历史的重演。
图片来自网络
怎么把这份记忆传下去?
孩子们需要的是理解,不是单纯的恐惧。爷爷胳膊上的伤疤,老房子墙上的弹孔,博物馆里发黄的照片……这些真实的痕迹,胜过千言万语。
图片来自网络
让他们知道,今天脚下的和平土地,曾是先辈用血泪浇灌的。让他们明白,自强与警惕,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纪念胜利的日子,穿上那样的衣服,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我们不会忘,也不能忘。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想让我们忘记。有人拼命想抹掉那些痕迹,捂住我们的嘴。
历史那条绳索,攥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唯一不能做的,就是亲手剪断它。它连着我们的根,护着我们的魂。
图片来自网络
试图抹去的历史记忆的,你们居心何在?
来源:墨香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