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记忆里的经典:二十首从小读到大的古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6 22:19 1

摘要:从牙牙学语时跟着大人念“鹅鹅鹅”,到上学后在课本里一笔一划抄下“举头望明月”,总有一些古诗,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生根发芽。

这二十首经典古诗,我们从小读到大,熟记于心,信手拈来。

从牙牙学语时跟着大人念“鹅鹅鹅”,到上学后在课本里一笔一划抄下“举头望明月”,总有一些古诗,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生根发芽。

它们未必是最华丽的,却因简单直白的情感、朗朗上口的韵律,成了几代人共同的“必背功课”。以下这二十首,便是藏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经典:

一、《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大意:春日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已亮,满耳都是鸟儿的啼叫。想起夜里的风雨,不知吹落了多少花瓣。

(每年春天第一堂语文课,老师总会念起这首诗,连不爱背书的孩子,都能跟着接下一句。)

二、《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意:高高的柳树像用碧玉装扮,万千柳条像绿色的丝带垂下。不知那细嫩的叶子是谁剪的?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剪刀。

(植树节时学这首诗最应景,看着校园里的柳树发芽,忽然就懂了“绿丝绦”的意思。)

三、《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意:所有山上不见飞鸟,所有道路不见行人。只有一条小船上,披蓑戴笠的老翁独自在寒江雪中垂钓。

(冬天早读课念这首诗,仿佛能看见白茫茫的江面,连哈出的白气都带着诗意。)

四、《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大意:空寂的山林里看不见人,只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光射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

(学这首诗时总爱模仿“人语响”的回声,老师说“这是最安静的热闹”。)

五、《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大意:没有月亮的夜里,大雁高飞,单于趁夜逃跑。正要率领轻骑兵追赶,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男生们最爱比画“满弓刀”的姿势,觉得诗里藏着一股英雄气。)

六、《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大意:小孩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回来。不知道藏起踪迹,浮萍被划开一道痕迹。

(这首诗像幅童趣画,老师总说“偷采白莲的小孩,和你们偷摘校园里的花一样调皮”。)

七、《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大意:在松下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在这座山里,可云雾太深,不知具体在哪。

(学这首诗时总好奇“隐者到底在哪”,长大后才懂,这种“找不到”的意境最妙。)

八、《悯农·其二》(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大意:春天种下一粒谷,秋天收获万颗粮。天下没有荒废的田地,可农民还是会饿死。

(和“锄禾日当午”配套的诗,老师说“要记住,不要浪费粮食,粮食来得不容易”。)

九、《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意:早晨从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出发,千里外的江陵一天就到。两岸猿猴不停啼叫,小船已驶过万座山。

(读这首诗像坐着船顺流而下,连语速都不自觉变快,难怪老师说“这是最轻快的诗”。)

十、《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大意: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绽放。远看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气飘来。

(冬天画黑板报时,总会配上这几句诗,连粉笔字都仿佛带着梅花香。)

十一、《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想要捕捉鸣叫的蝉,忽然闭上嘴站着不动。

(这首诗像段小视频,同学表演时总爱模仿“闭口立”的样子,惹得全班笑。)

十二、《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意: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烟雾,远看瀑布像挂在山前的白绸。水流从高空奔涌而下,像银河从天上泻下。

(课本里的瀑布插图太壮观,男生们总爱伸开手臂喊“三千尺”,仿佛自己能接住瀑布。)

十三、《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大意:母亲用线缝着游子的衣裳,临行前缝得又密又细,怕孩子晚归。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春天阳光的温暖?

(母亲节写作文时,十个同学有九个会引用这首诗,原来感动从来不需要复杂的词。)

十四、《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意:黄河像流向白云间,一座孤城矗立在万座山中。羌笛何必哀怨杨柳?春风吹不到玉门关。

(学这首诗时总问“玉门关在哪”,老师说“那是古代很远的地方,藏着很多故事”。)

十五、《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大意:所有的鸟都飞远了,孤云也悠闲地飘走。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我和敬亭山。

(心情不好时,老师会说“读读这首诗,像和山说说话”,真的会觉得平静些。)

十六、《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大意:银色蜡烛映着清冷的秋光,照着画屏;女子用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台阶像水一样凉,她坐着看牵牛星和织女星。

(夏天晚上乘凉,奶奶摇着蒲扇念这首诗,连萤火虫都好像变得会说话。)

十七、《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意:太阳顺着山落下,黄河流向大海。想看得更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考试考得最多的诗,老师说“这句‘更上一层楼’,你们这辈子都用得上”。)

十八、《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大意:红豆长在南方,春天发了多少新枝?希望你多摘些,这豆子最能寄托思念。

(第一次收到同学送的红豆手链,忽然就懂了“相思”不是只有爱情。)

十九、《回乡偶书·其二》(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大意:离开家乡多年,近来很多人和事都变了。只有门前的镜湖水,春风吹过,还是旧时的波纹。

(爷爷带我们回老家时,站在村口念这首诗,原来“不变”的东西比“变”的更让人感慨。)

二十、《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意: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牧民的帐篷,罩着大地。天蓝蓝的,草原无边无际,风吹过,草弯了,露出牛羊。

(音乐课上唱过的诗,全班一起扯着嗓子喊“天苍苍,野茫茫”,好像真的站在了大草原上。)

这些诗,是课本里的必背题,是长辈嘴边的家常话,是长大后忽然想起的某句感慨。

它们就像记忆里的坐标,小时候觉得“背会就行”,长大后才发现,那些简单的字句里,藏着自然的美、人情的暖、生活的理。

你背这些诗时,有没有过什么好玩的故事?哪一句,是你现在还会常常想起的?

来源:樱桃小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