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I恐惧症,怎么帮助团队不在转型中掉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7 02:23 3

摘要:昨天,我在郑州讲单仁牛商面向企业的专场俱乐部,我们讲到视播时代的营销变化,讲到今天AI驱动的转型正在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重塑企业的营销、经营,乃至整个经济格局。

01

昨天,我在郑州讲单仁牛商面向企业的专场俱乐部,我们讲到视播时代的营销变化,讲到今天AI驱动的转型正在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重塑企业的营销、经营,乃至整个经济格局。

很多旧有的工作模式,包括传统产业过去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都会被颠覆,当然,也会催生出像“AI+IP+全域营销”的新增长机会。

有同学就问我,要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什么样的新能力呢?我们很多员工对AI有恐惧心理,担心被替代,所以不愿意学,不主动用,怎么去帮助他们呢?

我想,这也是今天很多经营者、职场人无比关心的问题,我们特地做了一些调研,希望给大家一个相对完善的答案。

02

首先,实事求是的说,AI的超级潜力确实引发了广泛的焦虑。

高盛报告估计全球约有3亿个工作岗位会受到AI的影响,有2/3的职业可以由AI来实现部分的自动化。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进一步量化了这个趋势,他们预测到2030年,像美国经济中会有高达30%的工作(小时)被AI自动化,有1200万人要进行职业的转移。

当然,焦虑的另一面是同样惊人的就业创造。

世界经济论坛(WEF)预测,到2030年,全球会因为AI等技术进步创造1.7亿个新工作岗位,同时替代9200万个岗位,最终净增7800万个就业机会。

所以,不管是整体的就业,还是产业机会的前景,都是乐观大于焦虑。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一点,不是说新的工作、新的增长机会被创造出来之后,就直接掉在我们面前了,不是每个人被替代之后,都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岗位。

AI带来的是一场覆盖各行各业的结构性转型,问题的关键就是:

我们如何去适应新要求,掌握新能力?不在转型中掉队?

03

麦肯锡说AI会让体力、手工以及基础认知技能的需求趋于稳定或下降,包括基础的数据处理、读写、算术和沟通能力。

像美国,零售的导购员会因为AI搜索减少83万人,行政助理减少71万人,收银员减少63万人。

因为这些工作都是大量重复性任务、数据收集和整理,所有这些都可以依靠AI高效完成。

所以,随着AI技术的成熟,凡是基于固定流程规则、重复性强的常规能力都会因为AI逐步失去自己的价值,

那有什么特殊的能力会成为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呢?

第一大能力是技术技能。什么叫“技术技能”?

就是能在工作中有效利用和管理技术所需要的能力总称。

在AI时代,这个概念就是我们使用AI,跟AI进行交互的核心能力。

它有三个层次:

1、通识AI素养。也就是理解AI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像过去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会去“百度一下”,那今天同样的情况,我们就要非常熟练去应用各种AI工具来提问,然后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2、专业化技术。

也就是在专业领域掌握AI的技能,像世界经济论坛就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和“技术素养”列为增长最快的技能。

它就不只是会用AI工具,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去优化AI的提示词,利用AI进行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的制定。

3、技术融合能力。

也就是把技术工具与特定行业的工作流程相结合,也是我们今天听到的AI agent,把多个AI工具集成在一个智能系统里,按照特定的流程形成工作流,让AI主动执行现实世界的任务,我们就不需要时刻询问AI,而是关心AI完成的结果。

像单仁牛商的文思子牙专业营销AI系统,就是把营销内容产出、AI智能问答、帐号的布局、视频素材的剪辑、数据的收集分析、关键词梳理、线索管理整合在一起,形成了AI营销的闭环。

所以,未来企业宁肯去招一个经验少但会用AI的人进来,也不会去招一个经验丰富,但对AI技能一窍不通的人。

04

第二大能力是认知技能。在今天很多领域,AI都会是最强大的辅助工具,但工具的特点是什么?

当然需要人去操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I可以收集海量的数据,进行基础的分析,但是,我们怎么去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给AI去定义一个范围,让AI往哪个方向去思考?

这些都决定了AI输出的质量和准确度。这种创造性和分析性的思维,就是我们去处理复杂问题的价值体现,也是考验一个人认知能力的时候。所以,低阶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工具和经验去完成,但高阶的问题通常是我们的认知在起关键作用。

第三大能力是情感技能。

不管AI发展的多么强大,人类的情感,同理心、好奇心、坚韧不拔的决心都是人类独有的优势。

特别是这些情感在团队协作、变革管理、创新激励和企业文化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AI很难去替代的能力。

所以,随着AI工具的普及,未来的工作本质上就是人与AI的协作。

那么,真正有价值的技能,就会从单纯的“做事”能力,逐步转变为驾驭AI、链接人与人的领导力。

也就是不仅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更在于围绕工具所进行的判断、战略和沟通。

比如说用领导力来鼓励和指导团队向AI转型,用分析性思维来规划AI的工作,用创造力把AI的洞察整合成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05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企业员工所需的关键技能中会有39%因为AI发生变化。

像美国工资最低的基础工作岗位会减少110万个,但那些工资比较高,对专业能力和使用AI要求也高的岗位反而会增加380万个。

这说明什么呢?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面对AI都有着保质期,想要不过期,就必须持续关注AI的变化和趋势,调整自己的技能组合。

所以,终身学习在今天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励志口号,它是我们在AI时代维持职业竞争力的硬性要求。

未来的工作,我们的职业发展不是一个被动承受的宿命,而是需要靠我们自身主动塑造的机遇。

拥抱终身学习,强化跟AI的协作,我相信每一位职场人都可以从“被AI替代”的恐惧中走出来,在AI时代亲手实现自己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

同样,我们的企业也需要在今天借助于AI工具带来的效率革命,配合“AI搜索+创始人IP+全域矩阵营销”去赢得全新的增长机遇,给客户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体验和信任。

明天的单仁行,我们会进一步跟大家去聊一聊,在AI时代,企业是需要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是拥有更多综合能力的人才?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单仁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