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问题来了,真有多少人一觉能睡8小时?更别说年过60的老年人了。有人半夜醒三次,有人凌晨四点天没亮就睁眼,还有人明明睡够了时间,却还是白天犯困。难道我们一直信奉的“8小时睡觉论”,其实根本不适用于老年人?
说起“每天睡够8小时”,几乎成了人人挂在嘴边的“金科玉律”。
但问题来了,真有多少人一觉能睡8小时?更别说年过60的老年人了。有人半夜醒三次,有人凌晨四点天没亮就睁眼,还有人明明睡够了时间,却还是白天犯困。难道我们一直信奉的“8小时睡觉论”,其实根本不适用于老年人?
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新鲜,但背后的误区,却困扰了太多老年人。许多人以为自己“失眠”了,“睡眠出问题”了,结果越焦虑越睡不着,最后一通瞎折腾,反倒打乱了身体节奏。有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3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但这其中,真有一半以上是“病”吗?未必。
有些事啊,不是身体出故障,而是观念没跟上年纪。60岁往后,睡眠这事儿,真不能再照搬年轻人的标准了。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扯透,看看老年人的觉,究竟该怎么睡才算“健康”。
先说个让人意外的事。老年人的“睡眠需求”其实比年轻人低,这是生理规律,不是假象。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在一项研究中指出,65岁以上人群的推荐睡眠时长为7到8小时,但这并不意味着非得一次性睡满。很多老年人夜里睡5-6小时,白天再小憩一会儿,其实也能满足身体需要。
换句话说,咱们老一辈常说的“觉睡散了”,反倒可能更适合这个年纪。年轻人讲究一觉到天亮,老年人讲究“会睡”,晚上睡得短点,中午补个觉,反而精神头儿更足。“觉不在长短,在于质量”这句话,是真理。
有人说了,那我半夜醒来,是不是就说明我睡眠不好?这也是个误区。到了老年,夜间觉轻、醒得早,是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褪黑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自然现象。就像头发白了、牙齿松了,是身体自然变老的一部分,犯不着太紧张。
反倒是那些硬撑着不上床、或者醒了非要再赖床两个小时的,才更容易弄乱自己的“生物钟”。时间长了,昼夜节律紊乱,白天没精神,晚上更难入睡,成了恶性循环。
还有人,听说“睡不够容易得老年痴呆”,就开始拼命想办法入睡。吃药、喝酒、各种偏方都上,结果睡没补上,反倒把肝脏、胃肠搞得一团糟。其实研究早就指出,老年人真正因为“长期严重失眠”导致认知退化的比例非常低,远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可怕。倒是焦虑、抑郁这些情绪问题,更值得警惕。
打个比方,睡眠就像种地,地里能出多少庄稼,不是你非得多浇水就能决定的。老年人的身体代谢慢了,大脑活动变少了,自然不需要像年轻时候那样长时间休息。非要强求“8小时”,其实是拿锤子砸自己的脚。
再说一个常被忽略的点——“白天活动量”直接影响晚上睡眠质量。有不少退休老人,早上起得早,上午遛弯,中午吃得少,下午就坐着看电视,一天下来身体根本没怎么动。到晚上,自然没什么疲劳感,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时候别光想着吃药,增加日间活动量才是关键。哪怕每天多走3000步,或者做做简单的拉伸操,对改善睡眠都有帮助。有研究指出,规律的日间运动可使老年人入睡时间提前约15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减少20%左右。谁说“老胳膊老腿”就不能动?
再聊一个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事:老年人更容易因为慢病影响睡眠。像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甚至夜间频繁起夜,其实都可能打断睡眠周期。尤其是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夜尿增多,是不少男性睡不好的“罪魁祸首”。这不是睡眠出问题,而是疾病在作祟。
所以啊,别总盯着“睡多久”,更要看“为啥睡不好”。有时候处理好基础病,比吃再多安眠药都管用。临床上很多老年人调整了降压药时间或者控制好了血糖,睡眠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除了身体,心情也不能忽视。孤独、焦虑、丧偶、家庭矛盾,这些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的睡眠影响非常大。有研究表明,老年人中存在“心理性失眠”的比例超过30%。这种失眠,靠药不顶用,得从“人情味”里找办法。
很多老年人,一整天都没人说句话,手机不会玩,电视看不懂,脑子里绕来绕去的,全是过往的烦心事。一个人再强,也怕“心里空”。这时候哪怕每天跟邻居聊几句、跟孩子视频一会儿,心情通畅了,睡眠也不知不觉踏实了。
还有一点,咱得提醒一句——安眠药不是“补觉药”,更不是“长命药”。很多人上来就吃药,吃完还觉得“效果不错”,结果越吃越依赖。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人群,出现认知障碍、跌倒、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
特别是60岁以后,任何药都得慎之又慎。如果真到了非吃不可的地步,也得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间断、低剂量使用。千万别自作主张,越吃越多,最后睡是睡了,命也给搭进去一截。
说到底老年人的睡眠,不是“睡得多”才健康,是“睡得合适”才重要。咱得接受自己的节奏,顺着身体的意思来,别跟自然规律拧着干。适当午休、规律作息、心态平稳、活动规律,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才是真正的“养生大招”。
至于“8小时睡觉论”,不是错了,只是它不适合所有人,尤其不适合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60岁以后,觉要睡得明白,而不是睡得机械。别看睡觉是个小事,一旦弄明白了,少烦恼、少吃药、少奔医院,日子才能安生。
身子骨老了,觉也老了,咱不用拿年轻时的标准去苛求自己。会“将就”身体的变化,也是种智慧。老年人嘛,睡得舒坦,比啥都强。
你觉得年纪大了之后,睡眠到底是变少了,还是变轻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长辈,让他们少走点睡眠的“弯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睡眠研究会. 《2024年中国典型城市老年人睡眠质量报告》. 中国睡眠研究会, 2024.
[2]韩静, 任超, 刘晓辉.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与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7): 1685-1689.
声明:本文内容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如有睡眠或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本文无任何低俗引导,旨在传播科学健康理念。如涉及图片或内容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来源:岐黄张大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