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望:在希望的田野种出“稳稳的幸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5 10:31 1

摘要:在保靖县清水坪镇小溪村,400亩土地四季常青。上半年,南瓜、冬瓜爬满藤蔓,白芍、射干在田间舒展枝叶;下半年,芥菜、白菜、包菜连成一片“绿色海洋”。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承载着土家汉子罗通望的梦想,也成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稳稳致富的“幸福驿站”。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滕佳 彭博

在保靖县清水坪镇小溪村,400亩土地四季常青。上半年,南瓜、冬瓜爬满藤蔓,白芍、射干在田间舒展枝叶;下半年,芥菜、白菜、包菜连成一片“绿色海洋”。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承载着土家汉子罗通望的梦想,也成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稳稳致富的“幸福驿站”。

1976年出生的罗通望是土生土长的小溪村人,先天性视力残疾没有困住他的脚步,反而让他更清楚“要靠自己闯出一条路”。凭借着骨子里不服输的韧劲,这位有着多年农耕经验的汉子萌生了带着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念头。

“我是党员,不能看着大家守着土地受穷。”罗通望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深深烙印在心里。

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2018年,他牵头成立了保靖县绿康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着5名成员从零起步,用50万元注册资金开启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视力障碍带来的困难远超想象。

看不清楚种子的好坏,他就用手摸、用鼻子闻,反复向农技员请教;田间管理需要精细操作,他便在田埂上整日蹲守,将作物叶片的触感、茎秆的硬度记在心里,硬是练出了“凭感觉”判断作物长势的本领。

那时,初中文化的他怕跟不上时代,常常自掏腰包,带着村民到周边地市的种植基地学习考察。为确保种出的作物品质过硬,从播种到采收,每一道环节他都亲自把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稳定的品质和口碑,合作社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年收入稳定在160万元左右。

走进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连片的土地被规划得井井有条,“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让这片土地全年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这400亩地来自我们村83户农户,其中12户是残疾人家庭。土地流转时,不少残疾乡亲担心没了地就没了依靠,我跟他们说,土地交给合作社,不仅有租金,还能来打工挣钱。”回忆过往,罗通望说道。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罗通望坚持优先吸纳残疾人就业。目前,合作社30名固定成员中,12名是残疾人。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罗通望为他们安排种植、采收等适宜的岗位,让每个人都能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稳稳地握住属于自己的尊严与底气。

合作社成员、“大管家”秦加旺算过一笔账,“在老罗这里一年能干八九个月的活,能挣1万5到2万元,这些收入够家里日常开销了,不用再让儿女操心了。”

目前,罗通望计划继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新增100亩地种植药材。“白芍、射干这些药材市场需求稳,价格也不错,种好了能给乡亲们再添一份保障。”谈及未来,他的眼里有光。

来源:湘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