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好地传播、传承、发扬体育文化,体现浙江体育特色,《体坛报》推出“钱塘弄潮”副刊,每周一期“不见不散”。通过展现体育文化、体育影视、运动健康、体育历史等方面,引领文化阅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递体育精神内核。
卷首语:
为更好地传播、传承、发扬体育文化,体现浙江体育特色,《体坛报》推出“钱塘弄潮”副刊,每周一期“不见不散”。通过展现体育文化、体育影视、运动健康、体育历史等方面,引领文化阅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递体育精神内核。
活力墨托举孩子们的体操梦
在盛夏的体操馆,眼前这群孩子最小的才6岁,最大的不过8岁,正一遍遍重复着自由操、平衡木、高低杠的动作。汗水浸湿了她们的头发,稚嫩的小手上磨出了层层老茧。为备战8月中旬的浙江省青少年(儿童)体操锦标赛,这2个月来的冲刺集训,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着她们稚嫩却坚韧的梦想。“手臂伸直!脚尖绷直!再来一遍!”在指导孩子时,我毫不懈怠。你瞧,这一块块浸透汗水的垫子,就是我们梦想的起跑线。
8月20日,2025年浙江省青少年(儿童)体操锦标赛在龙游瀫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图自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微信公众号)
我是安徽人,曾是一名竞技体操运动员。1995年脱下运动服,心里那份滚烫的热爱却从未冷却。我想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运动员!于是,我来到了湖州,迄今30年。我就想在这里,把体操梦想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心里。
初来时的不易还历历在目。在老人民广场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训练,招生都很难,家长们一听练体操就直摆手说,太苦了!面对这些,我心底憋着一股劲:体操不仅能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更能让孩子们在专注听指令、用心雕琢动作的过程中,活络思维、训练反应,从而收获超越运动本身的成长。
岁月流转,湖州对体育的热情不断升温,我们搬进了国内顶尖的综合性训练基地,设施一流,甚至吸引了国家和各省的专业队伍前来集训。最让我感动的是家长观念的悄然转变,他们开始理解并支持孩子来吃这份“苦”,明白了汗水浇灌下能磨砺出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宝贵品格,这份理解是我和孩子们前行的坚实后盾。
我是一名体操教练,也是一名为体育事业鼓与呼的市政协委员。看着孩子们日复一日在器械上拼搏的身影,我心底总在思考:如何让这条通往体育梦想的道路更宽?
种种思考化作了一份份提案的基石:推进幼儿体育教育发展、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繁荣、加强小学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设立中小学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令我欣喜的是,这些关注根基的呼声不断得到回应。幼儿园里,趣味活动操的欢声笑语多了;校园里,体育课的专业性更强了;社会上,对体育价值的认同也更深了。
湖州的体操底子曾经不算厚实,但政府倾力投入,场地设施今非昔比,街头巷尾为体育加油助威声也越来越响亮。我深信,只要我们“双向奔赴”——我和孩子们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大家在场外为孩子们鼓劲,湖州体操一定能跃上更高的水平,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汝东红
光影瞬间
作者:金振东
诗与远方
破阵子·晨练即景
睡眼依稀如梦,
霞光涂满帘栊。
露水花珠草未醒,
闲汉钓翁竿已横。
花香染晨风。
舞步随霞悠远,
琴歌曼妙随风。
豪气一腔真猛士,
武术娇姿似雄鹰。
掌声自不惊。
作者:李子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