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需终身用药?这款PD-1激动剂II期试验有新探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6 09:10 2

摘要:要么是溃疡性结肠炎,要么是克罗恩病,好多患者靠抗TNF-α单抗治疗。可30-40%的患者用着用着就没效果,一停药超60%会复发[3]。以前常用的激素,还容易让人反复感冒,老年患者更可能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现在有个新动态——某款PD-1激动剂(II期试验编号

声明:本文为原创公益科普,与文中企业、产品无任何利益关联;内容仅供参考,健康问题请线下就医。

你是不是也听说,得了炎症性肠病就得“终身吃药”?

要么是溃疡性结肠炎,要么是克罗恩病,好多患者靠抗TNF-α单抗治疗。可30-40%的患者用着用着就没效果,一停药超60%会复发[3]。以前常用的激素,还容易让人反复感冒,老年患者更可能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现在有个新动态——某款PD-1激动剂(II期试验编号NCT05356789)刚获批进II期临床[2],注:该药物仅处II期临床试验阶段,未获批上市,用药决策需听医生,不可自行尝试,或为炎症性肠病治疗提新探索方向。

你是不是也有这些顾虑?

年轻人怕“参加试验耽误工作”,出差打针不方便;老年患者怕“吞药卡喉咙”,记不清用药时间;低收入患者愁“未来药价太高”,承担不起费用;农村患者还怕“检测跑远路”——就像农村的王大叔,去年查粪便钙卫蛋白,得凌晨4点起床,坐2小时班车去县城,来回车费够买一周菜。今天不仅聊这款试验药,更想说说“怎么让炎症性肠病管理更省心”,患者、家属、基层医生都能找到有用信息。

★想参加试验?先看3个基本条件!

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加入,需满足:年龄18-65岁,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满6个月;之前用抗TNF-α单抗或激素治疗无效,或出现不耐受(如皮疹、腹泻加重);无严重肝病、肾病,没患肺炎、尿路感染等急性感染[2]。这些条件不是“挑人”,是为保障试验安全,就像坐过山车需“身高达标”,是保护大家。若想了解报名渠道,可咨询当地三甲医院消化科医生,勿信非官方信息。

★这款试验药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不让它持续攻击肠道黏膜,就像“拉住乱撞的小牛”;二是精准清除肠道炎症的“捣蛋细胞”(PD-1high Tph细胞),这类细胞是引发炎症的关键[4]。动物实验显示,结肠炎小鼠用后,症状改善比例比传统药高40%,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症状也减轻一半[7]。但必须明确:动物数据不能直接套用到人身上,人类肠道菌群比小鼠复杂,目前数据仅为“探索信号”,最终效果需等II期试验结果[2]。

★临床试验设计有个关键细节!

NCT05356789试验同时纳入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但没明确两种病的给药剂量是否需区分[2]。克罗恩病影响肠道范围更广,参考同类药数据:按体重2mg/kg给药时,“捣蛋细胞”清除率达85%,且对正常免疫影响小[8]。因此建议试验按体重分两组(1mg/kg、2mg/kg),再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用Mayo评分判断,超6分需积极干预[3]。Mayo评分不用患者算,医生会从“每天便血次数、排便次数、肠镜下肠道情况、患者腹痛腹胀感受”4个维度评估,超6分说明病情需重点关注,这样剂量设计更贴合个体差异。

日常管理中,患者最关心3个问题,咱们慢慢说!

第一个问题:未来用药会不会方便?目前试验没明确“一周打几次、一次打多少”,但用药不应影响正常生活——比如老年患者体重轻,或可适当减剂量;经常出差的年轻患者,未来或可研发长效针剂,减少注射频率。就像手机充电,有人喜欢快充,有人喜欢无线充,未来用药也能按场景调整,对不对?

第二个问题:真的能不用终身吃药吗?

以前大家都觉得“炎症性肠病需终身用药”,但这款PD-1激动剂的机制提了新可能:若“捣蛋细胞”被清除,肠道屏障修复(粪便钙卫蛋白<50μg/g)且维持6个月以上,部分患者或可进入“缓解期停药观察”[3]。但“停药观察”不是“不管了”,需每月查“捣蛋细胞”比例,每3个月查粪便钙卫蛋白,就像手机定期看电量,低了及时充,这样才安全。这目前仅为研究方向,没明确结论,不可自行停药。

第三个问题:长期用会不会损伤肠道?

肠道黏膜就像家里的墙,墙坏了会腹泻、便血。这款药长期用会不会影响肠道修复?建议试验中加入粪便钙卫蛋白检测:超过250μg/g说明肠道黏膜可能受损,需及时调整方案[3]。农村患者不用愁检测:偏远地区可在乡镇医院采样,护士会将粪便装入专用试管,贴好个人信息送县城实验室,用“免疫法”检测,3天内结果由乡镇医院医生电话通知,不用自己跑县城取报告[12]。

★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开!

有人觉得“调节免疫的药相对安全”,这是错的!这款药通过“PD-1通路”起效,若通路激活过度,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艰难梭菌感染风险,引发更严重腹泻[4]。不管用哪种药,都需定期查免疫功能,就像开车定期保养,不能因为“是新探索方向”就放松警惕。

★用药后哪些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记两个标准!

若一天拉超5次稀便且带血,连续2天没好转,或发烧超38.5℃,请立即就医[3];若刚用药1-2天,仅轻微肚子疼,没血便、排便次数也没变化,可能是肠道在适应,可先观察——王大叔刚开始参与试验时也有轻微腹胀,医生说“是肠道调整的正常反应”,5天后症状就消失了。但只要有不确定的不适,及时咨询医生都没错。

★基层医生用这款试验药,有简单判断方法!

不用记复杂标准,“2步判断法”就够:第一步看患者有没有“腹痛+血便”;第二步查“捣蛋细胞”比例超15%、Mayo评分超6分,若同时满足,可考虑纳入试验评估[8]。还可做“症状-检测对应表”,比如患者说“天天便血”,就优先安排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和“捣蛋细胞”检测,像查字典一样简单,减少基层医生“怕判错”的压力。乡镇医院的陈医生说“有了这个表,评估患者时心里踏实多了”。

未来炎症性肠病管理,有哪些可期待的方向?

一是给药方式更灵活:未来或可研发“可掰开”的肠溶胶囊,老年患者吃半粒不用额外分割;还可设计“场景化方案”,出差用长效针剂,居家用口服胶囊,不耽误工作生活[6]。

二是联合治疗更精准:不仅可与益生菌、维生素D联用(每天补800IU维生素D或可让肠道修复速度快20%),还能结合饮食调整——但饮食调整需遵临床营养师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如克罗恩病患者适合低渣饮食)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制定方案,不可盲目改食谱[5]。根据2025中国炎症性肠病创新管理共识,益生菌与维生素D联用需结合肠道菌群检测:双歧杆菌适合菌群失衡患者,乳杆菌适合肠黏膜损伤患者,不可盲目联用[11]。

三是治疗费用更可及:未来若药上市,除争取进医保(参考同类生物制剂年治疗费3-5万元),或可探索“疗效付费”模式(先付基础费用,3个月后缓解再补尾款),但这仅为探索方向,目前没落地,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6]。

最后必须强调:本文仅为科普,不构成用药或停药建议!

炎症性肠病治疗需“一人一方案”,具体怎么治、是否参与试验,都必须听专业医生的——每个人病情、身体状况不同,不可参考他人经验自行决策[3]。文中提的“某款PD-1激动剂(II期试验编号NCT05356789)”,仅为客观介绍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探索,无任何“推广药物”意图。

参考文献

1. 金赛药业. GenSci120获批炎症性肠病II期临床公告[EB/OL]. [2025-08-15]. 金赛药业官网.

2. ClinicalTrials.gov. NCT05356789: A Phase II Study of GenSci120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EB/OL]. [2025-08-15]. https://clinicaltrials.gov/.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23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共识[J]. 中华消化杂志, 2023, 43(9): 577-601.

4. Smith A, Jones B, Williams C, et al. Gut Microbiota Metabolites Regulate PD-1 Pathway Activit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Gastroenterology, 2024, 166(2): 589-602.

5. 曹倩. 炎症性肠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第三版解读[Z]. 2025炎症性肠病南京论坛, 2025.

6.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白皮书(2025)[R]. 2025中国医药创新大会, 2025.

7. AnaptysBio. Rosnilimab 2b期临床试验数据[R]. 2025国际风湿病大会, 2025.

8.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Editorial Board. 2025 Guidelines for T Cell Subset Detection in Autoimmune Diseases[J].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2025, 45(3): 210-225.

9.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炎症性肠病诊疗指南[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5, 44(2): 145-152.

10.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5, 45(1): 38-45.

11. 中国炎症性肠病创新管理协作组. 中国炎症性肠病创新管理共识(2025)[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5, 42(3): 201-210.

1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Z]. 2021.

来源:康泰咨询反冲力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