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候老百姓是没有多少自由的,那时无论多穷都你都不能去打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2 18:04 2

摘要: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要说日子紧巴巴吧,那还真不是夸张。你喜欢听个啥动情的小曲儿?不行,靡靡之音。穿身稍微鲜亮点的衣服?也不行,奇装异服。读本古书查查诗?封建迷信。不光如此,连走在大街上,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怕说错话,怕挨批,怕突然被人揪住毛病。这日子,说气闷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要说日子紧巴巴吧,那还真不是夸张。你喜欢听个啥动情的小曲儿?不行,靡靡之音。穿身稍微鲜亮点的衣服?也不行,奇装异服。读本古书查查诗?封建迷信。不光如此,连走在大街上,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怕说错话,怕挨批,怕突然被人揪住毛病。这日子,说气闷是真的气闷,说心里慌,其实大家都慌。

聊到那个年代,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自由”二字,得先从那会儿的“不自由”里,捏点体会出来。你可能没经历过,连看电影都得凑合着——一年来回播的,换来换去不过那几出样板戏。想看西片?想多了,统统“资(本)主义残毒”。别说大荧幕了,家里要是偷偷摸摸能收听个外国电台,都得在心里打鼓:邻居要是告你一状,被拉去“批斗”可就乐子大了。

说到这里有些年轻人笑,说:“我们爸妈那代人没娱乐可真可怜。”唉,他们要是能穿越回去一天,吓都得吓个跟头。不是你不想高兴,是整个社会,都像勒着根裤腰带,不许撒个欢。

生活里其实不缺热闹,但那是一种特别的热闹。什么样呢?举个例子吧,单位里谁要是谈恋爱,哪怕只是言语亲热点,都会愁眉苦脸的。“婚前同居”这四个字,光是敢想想,就可能被贴上无数的大字报,走街过巷让人看。说句不中听的,当年有多少情侣,就是被硬生生拆开,或者逼得最亲密的感情都不敢流露出半分。人哪,真能活成纸片人。

再说工作。你要是野心大,想自己干点小生意,那就是“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家里地里产点啥,偷偷摸摸挪出来卖,还未必能藏得住。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还是跟着大伙一块穷。不光穷,还得穷得名正言顺、穷得整齐划一。

最让人压抑的,还是上上下下千篇一律的思想。若是有人嘴快,随口抱怨一句什么的,后果可不是“被请喝茶”而已,轻则舆论围攻,重则家庭鸡飞狗跳。那时候的邻里关系啊,真别净想着“帮助”,有时候一个微妙的交换眼神,就能让人晚上睡不着觉。

不得不说,这种人人自危的气氛时间长了,很多人的心也就磨薄了。你见过多少有才华的年轻人,熬了大半辈子,最后成了厂里的管理员?要说原因,外头没机会是一方面,内心的那股劲,早在无数次批判大会、劳动改造中,打磨得悄无声息。

有些老人在厨房里收拾菜叶的时候,偶尔会回忆起那时候的日子:每天鸡毛蒜皮,盼望着哪天能多分上一块猪肉,穿上一条没补丁的裤子,就是那种朴素的梦想。也有的人,是苦水里泡大的,念念不忘的还是那时候“大家都一样”的平等。可你要问真心话,那种“洒脱”是饿着肚子比着穷的洒脱。苦是一锅咸菜汤,酸也是锅底的那点油腥味。

我也曾听过有人摆龙门阵,说文革没什么不好,大家质朴。说句实在话,无论质朴还是苦难,都不是拿来怀念的理由。现在有几个人愿意为了一颗糖,站在商店门口排上几个钟头?路两边的工厂下班,一群麻花辫子的小姑娘,肩上搭块白毛巾,不光是汗水,还有说不清的压抑和盼望。

再说说外出打工。有人以为穷可以靠闯出去解决,那是后来的事。那会儿就算你再怎么受不了家乡的穷困,也是硬着头皮待着。制度像无形的大手,拦下你出门的步伐。你要硬闯,那就是“不怀好意、冒天下之大不韪”。

说到底,那个年代,不是没有好人,也不是没有聪明人,只是他们像一锅慢慢冷下来的粥,最上层的香气都飞了,底下剩的,是干巴巴一团无力的希望。

当然,时代总要往前走。有时候我总想,若不是后来改革的春风来了,分田到户,开放个体经营,我们能不能等到今天楼下夜排档的烟火?还能不能这么随意聊聊过去的错和对?

看到今天,有人一边刷抖音,一边说:“当年多简单啊,现在反倒累了。”我就笑:要是哪天你回去过一回那样的日子,保准你抢着先回来。

可话说回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只不过,有的难,是把你裹进死胡同里;有的难,至少能让你看到希望在哪儿。

历史这条长河,哗啦啦流着,总有人唱衰,也总有人怀念。其实苦难不是风景,幸福才值得追逐。我们这些生在太平年的人啊,有没有勇气去珍惜眼前这一点自由?还是说,总要等它失去之后,才会发现自由不过是天上飘过的云影,不留痕迹,也难再回转?

这世间事,说到底——也难讲个结果。

来源:木子竹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