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家山回望——温州美术馆藏朱维明捐赠作品展”后日将开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6 12:07 2

摘要:由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为指导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温州美术馆、温州书画院)、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家山回望——温州美术馆藏朱维明捐赠作品展”将于8月28日— 9月21日在温州美术馆展厅1-4楼举办。展览开幕式为

潮新闻客户端 叶芳芳

由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为指导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温州美术馆、温州书画院)、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家山回望——温州美术馆藏朱维明捐赠作品展”将于8月28日— 9月21日在温州美术馆展厅1-4楼举办。展览开幕式为8月28日(星期四)15:00。

前 言

版画在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充满着进步色彩。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版画作为一种以媒介特性著称的艺术门类,一开始便凭借其复数性、媒介性强的特点,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播主流思想,反映时代面貌的重要艺术形式。从抗战到社会主义建设,版画艺术既变革了创作方式又转换了视觉形态,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是现代中国以来“革命性”“人民性”“民族性”等艺术主张的集中体现。

朱维明《红河·村落》37×47cm 2007年

朱维明《红河·河谷》 37×47cm 2007年

温州在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进程中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从新兴版画运动到抗战时期,相继出现了郑振铎、野夫、林夫、张明曹、金逢孙等重要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有一批温籍版画家陆续进入美术院校接受专业教育,承续新兴版画的精神火种,并凭借多样的视角,以更敏锐、个人化的方式来回应所身处的时代和生活。

朱维明《滩头》41×41cm 1991年

朱维明先生是从温州走出的著名版画家、版画文史专家,从艺至今已七十余载,他的艺术经历跨越了中国现代版画从逐渐成熟到臻至繁荣的时期,同时,个人际遇与时局的变迁,让他在浙江学习、执教的间隔,拥有了一段长达17年的云南边疆生活的经历。1964年,朱维明先生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被校方分配远赴云南,先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和云南省文化厅任职。

朱维明《泸沽湖·秋光》37×46.5cm 2007年

工作之余,朱维明先生深入边地生活,与劳苦大众和少数民族共同生息,持续记录着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装饰和习俗,践行着艺术家的本职,将困苦转化为对自然与日常的体悟与观察,在对版画民族化形式语言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面貌,也成为日后其艺术创作的重要主线之一。

朱维明 《为二十世纪浙江文坛树碑》76×76cm 2000年

重返浙江后,作为中国现代版画承前启后的一代,朱维明先生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版画教育和研究工作,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在朱维明先生的版画作品中,既能看到新兴版画木刻精神血脉的存续,又有与其个人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社会文化记忆——坚实拙朴的西南风光、明丽醇厚的少数民族题材、清雅恬静的耕渔图景、诗意秀美的故土抒怀,这些画作在现实与表达、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传递出他作为艺术家在继承、实践、发扬中国现代版画精神时的高度文化自觉意识。

朱伟明《青年、中年、晚年的鲁迅先生》45×67cm 1986年

朱维明先生自19岁离开温州,虽时日久远,故乡的印象却从未在他个人的记忆中淡去。在多篇文字中,他反复述及家乡师友在少年、青年时期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小学至中学阶段,他先后受到杨景艺、孙孟昭、陈垂平等先生在美术上的启蒙教诲,在后续专业求学的道路上,他又得到张怀江、陈沙兵、夏子颐等版画前辈的悉心指导,并与赵瑞椿、王维新、郑炘、蔡荣、张兆鑫、张远帆等诸多温籍版画家交往结缘。

朱维明《南戏风流》(组画)196×90cm 2007年

多年来,温州美术馆致力于通过藏品征集、展览等途径持续推动温籍版画名家群体与个案的研究工作。早在2015年,温州美术馆便邀请朱维明先生回温举办了“九山湖 • 春草池——朱维明回乡作品展”,时隔十年,朱维明先生又将其个人重要作品及收藏捐赠家乡,用于支持温州美术馆新馆的建设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让这批承载作者生命经验和艺术思考的作品重返到滋养过他成长的故土,以充满人文精神的关照抒写着个人与时代、社会的深厚情谊,为版画艺术语言的演进和民族化路径的研究提供启迪。

谨此向朱维明先生的慷慨捐赠致以崇高敬意。

温州美术馆

2025年8月

艺术家介绍

朱维明,1940年生于温州,祖籍宁波慈溪,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版画文史专家。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后赴云南并先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云南省文化厅任职。1980年作为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恢复高考后首批招收的研究生留版画系执教至退休。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展览奖项并为国内外多家重要艺术机构收藏,代表作有《葫芦信》《黄河大合唱》《先行者 · 苦行者——林风眠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南戏风流》等,并著有文集《野岭清流——朱维明涉艺文录》《刀耕笔耘——朱维明艺文选辑》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