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2日,2025年度金徽酒正能量爱心助学工程捐赠仪式暨西安市慈善会‘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市慈善会隆重举行,据食品新观察了解,今年陕西共有1700名准大学生,在即将步入大学校园前,接过求学路上的第一份保障:由金徽酒提供的340万元爱心助学金
2025年8月12日,2025年度金徽酒正能量爱心助学工程捐赠仪式暨西安市慈善会‘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市慈善会隆重举行,据食品新观察了解,今年陕西共有1700名准大学生,在即将步入大学校园前,接过求学路上的第一份保障:由金徽酒提供的340万元爱心助学金,这为他们梦想之路添上了坚实的一笔,这只是今年金徽酒全国助学行动的一个缩影。
早在今年7月19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启动仪式在甘肃徽县的金徽生态酿酒园拉开序幕,1260万元的捐赠款开启了2025年的公益长跑。随后,从内蒙古呼和浩特、鄂托克前旗,到甘肃平凉的五县一市一区…… 一场场充满暖意的助学仪式,串联成一条跨越七省区的公益轨迹,将善意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
01 不负信赖,金徽酒真心做公益
再次回顾这组重磅的数据——自2009年启动以来,这条跨越西北、华东、北方180多个市县(区)的路线,已经让3万多名学子顺利踏入大学校门,总投入超过1.5亿元。
自2009年将爱心助学确立为核心公益工程以来,17载春秋流转,这条传递温暖的路线从未中断——无论市场处于顺境还是行业正遇低谷,金徽酒的这份善意跨越时间和空间,为无数年轻人点亮通往知识的道路,照亮他们追逐梦想的征途。
而在金徽酒内部,这不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沉淀着一种深植企业血脉的共识与文化。正如纪录片《我们脚下的路》和《金徽人的第二份工作》所呈现的:公益在这里从不是“额外动作”,而是与酿酒工艺同等重要的“第二份工作”——一种被长期执行、不断传承的责任与坚守。
在陕西捐助活动启动仪式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廖结兵讲到,金徽酒始终关心教育、关注青年成长。这份捐赠既是金徽酒回馈社会的真情,也是“扎根陕西、建设陕西”的担当。
02 起点与坚守,从汶川到17年助学公益长跑
在中国白酒行业,能连续17年深耕同一项公益项目的企业屈指可数,金徽酒的爱心助学工程,正是其中难得的典范。
这种长跑式的公益选择,并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商业计划,而是源于一次突发的考验。
2008年汶川地震,余波直抵陇南,学校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当时的金徽酒刚刚完成改制,资金紧张、市场未稳,却在灾后第三天果断拿出账上全部100万元救援,随后又在一周内筹集100万元,用于学校临时安置和复课。那一次,金徽酒上下第一次在生意之外,感受到“把资源用在别人最需要的地方”的力量。
一年后,这份“偶然向善之举”被转化为制度——“爱心助学”成为金徽酒的核心公益工程,并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内部承诺:酒卖到哪里,公益做到哪里。从此,这项工程有了固定预算、明确执行人和覆盖范围,每年夏季,都会如约启动。
于是,每个夏天,金徽酒都会在各地市场开启一场特殊的“第二份工作”——全员动员、下沉到区县乡镇,亲自将助学金交到学生手中。
纪录片《我们脚下的路》记录了黄土高坡清晨背着书包的身影,《金徽人的第二份工作》则呈现了销售人员化身公益联络员、工会干事变成助学统计员的日常。
镜头外,更多的故事在悄然发生——有人因为走访受助学生而结识了他们的家庭,有人多年后看到曾受助的孩子已成为同事。
17年来,这条助学之路从未中断。陕西是这条路线上的重要一站,从靖边到武功,从紫阳到西安,捐赠仪式一场接一场,既是资金的传递,也是信念的接力。
03 超越助学,刻在骨子里的公益基因
在金徽酒的公益版图里,助学只是最具辨识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它的“第二份工作”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而是延伸到了灾害救援、环境保护、全民健康等多个方向,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社会责任矩阵。
过去十多年,每当自然灾害发生,金徽酒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从汶川、玉树地震到近年来的洪涝与山火救援;从新冠疫情期间的物资捐赠,到甘肃积石山地震的紧急驰援……
金徽酒的公益触角还延伸到了体育与健康生活。它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网球俱乐部,举办“金徽杯”篮球赛,与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合作,把品牌与运动精神绑定在一起。对于一款地域色彩浓厚的白酒品牌来说,这种与年轻化、健康化生活方式的结合,也是一种主动的形象重塑。
这些看似分散的公益实践,指向的都是共通的价值观:用持续、可见的方式,建立品牌与社会之间的情感链接。
对于受助学生来说,这是一份经济援助,更是一种精神暗示——有人在关心你,并且希望这种善意能够被传递下去;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差异化资产,让品牌形象不再依赖单一的产品广告,而是通过真实行动积累信任;而在行业层面,金徽酒的坚持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标杆——在竞争激烈、行业调整的阶段,公益可以是提升品牌势能的长期战略,而不是锦上添花的附属品。
这种公益基因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依附于某一次捐赠的规模,也不需要依赖媒体放大才成立,而是被嵌入企业的运营逻辑中。换句话说,公益在金徽酒,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种和酿酒、销售同等重要的日常行为。
04 韧性与价值,市场下行中的长期主义
公益,早已是刻在金徽酒骨子里的企业基因与文化。但更可贵的是,在当前白酒行业竞争激烈、周期下行的背景下,金徽酒依然选择把这份公益坚持下去。
过去两年,行业整体承压,高端与次高端价格带竞争加剧,经销商信心波动,不少酒企收缩市场费用。而当企业收缩开支时,公益往往是企业预算中最先被砍掉的一项。
金徽酒则反其道而行之——2025年,全国范围的爱心助学工程总投入达到1260万元,在行业资金、精力都紧张的情况下,金徽酒的公益支出不减反增。
这种坚持,源自金徽酒把公益当作企业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而非应景的公关动作。17年的持续性,让助学项目沉淀为一种品牌情感资产:它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了有温度、有责任感的形象,形成了与竞品显著区隔的标签。
情感资产不会立刻反映在销量报表上,却会在行业信心不足、竞争加剧的时刻转化为软实力——更高的品牌黏性、更稳固的渠道关系、更强的议价能力。这是一种反哺市场竞争力的隐形力量。
在金徽酒的逻辑中,公益不仅是“做善事”,更是长期主义的战略组成部分。在市场下行时,坚持做对的事,既守住了品牌价值,也在行业普遍收缩的空档期扩大了影响力。
这条路走得慢,却走得稳,靠的是时间的沉淀与韧性的支撑,也是企业与社会共生共荣的底层逻辑。
来源:食品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