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年前,中华民族历经漫长而惨烈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但中华儿女以不屈的脊梁和顽强的意志,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945-2025
80年前,中华民族历经漫长而惨烈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但中华儿女以不屈的脊梁和顽强的意志,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人们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故事是悲壮的,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抗战故事又是激昂的,给予后人以无穷的力量,深刻的启迪。
抗战,是一部由血与泪、勇气与智慧谱写的壮丽史诗,是承载中华民族不屈灵魂和伟大精神的历史丰碑。回首往昔,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本期书单,让我们一同在书页中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抗战胜利80周年
《战长沙》
•
•
却却的《战长沙》以长沙会战为背景,通过胡家这一普通家庭的命运变迁,串联起文夕大火、焦土政策等历史事件。当湘湘从娇纵少女成长为战地护士,当小满在巷战中举起炸药包,个体命运与民族存亡的共振,让“保卫长沙”的呐喊超越地域局限。书中对市井生活的精细描摹——茶园巷的腊肉香、湘江边的木盆渡江,更让宏大叙事有了人间烟火的温度。
扫码收听
抗战胜利80周年
《小兵张嘎》
•
•
徐光耀1961年发表的《小兵张嘎》,以白洋淀少年张嘎的成长史,构建起战争文学的童真视角。从偷藏手枪的莽撞到智擒胖翻译的机敏,嘎子的蜕变轨迹暗合着“革命接班人”的塑造逻辑。小说中奶奶被杀的惨烈、老钟叔牺牲的悲壮,与嘎子捉弄伪军的滑稽形成强烈反差,让残酷战争在孩童视角下产生独特的审美张力。
扫码收听
抗战胜利80周年
《历史的天空》
•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历史的天空》撕开传统英雄叙事的刻板面纱,讲述主人公梁必达(梁大牙)从蓝桥埠的莽撞青年,到八路军指挥员的蜕变轨迹,作品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作者将虚构人物嵌入真实历史框架:凹凸山根据地的政治博弈、文夕大火中的人性挣扎、文革风暴里的信仰坚守……虚实交织的叙事中,一个“有缺陷的英雄”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完成对权力、人性与革命的终极叩问。
扫码收听
抗战胜利80周年
《春暖花开的时候》
•
•
姚雪垠1939年创作的《春暖花开的时候》,将镜头对准河南大别山县城的救亡运动。罗兰、黄梅等青年突破封建家庭桎梏,通过讲习班传播抗日思想,在罗宅风波中与国民党右派展开智斗。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现实主义长篇,以“三女性”群像揭示:真正的抗战不仅是战场厮杀,更是思想启蒙的烽火传递。
扫码收听
抗战胜利80周年
《浴血保定》
•
•
唐浩的《浴血保定》聚焦1937年保定会战中,国民党第52军与日军第6师团的巷战。作者通过士兵日记、战地电报等原始档案,还原了清真寺狙击战、西大街肉搏战等惨烈场景。书中对保定方言、民间曲艺的穿插运用,让“铁血”与“柔情”在战火中交织成独特的文学质感。
扫码收听
抗战胜利80周年
《风雪祁连山》
•
•
邱正基的纪实文学《风雪祁连山》揭开红军西路军鲜为人知的壮烈篇章。在零下30℃的河西走廊,9000余名战士面对马家军骑兵的围追堵截,用血肉之躯在祁连雪山刻下信仰的丰碑。书中详实的战斗序列、武器装备考据,让“石窝分兵”“康隆寺血战”等历史事件跃然纸上,填补了红军长征叙事的空白地带。
扫码收听
铭记烽火岁月·共赴和平新程
抗战胜利80周年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岁月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翻开这些书籍,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让我们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编辑:金倍
一审:王晴文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