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一条帖子:印度同事叫Ravi,大家直接喊他“太阳哥”,听着挺顺;换到隔壁的Dick Best,谁要是真译成“迪克·最佳”,当场社死。
刷到一条帖子:印度同事叫Ravi,大家直接喊他“太阳哥”,听着挺顺;换到隔壁的Dick Best,谁要是真译成“迪克·最佳”,当场社死。
为啥印度人名能意译,欧美人只能音译?
答案其实挺简单:印度名字自带说明书,欧美名字多数就是一串发音。
Ravi在印地语里就是“太阳”,Lakshmi就是“财富女神”,翻译过去不掉价,反而加分。
欧美那边,Beckham拆开来没有“贝克汉姆”之外的任何含义,硬译成“小溪”或“渡边”,当事人只会满头问号。
更尴尬的是,有些英文单词当名字时根本没想那么多。
Dick曾经只是“理查德”的昵称,后来却成了梗;Best再常见,也架不住中文脑补成“老子天下第一”。
说到底,印度名字像二维码,一扫就知道背景:种姓、信仰、职业,全在里头。
欧美名字更像车牌号,纯粹为了叫得响。
所以翻译时,印度名字能连根拔起,欧美名字只能连音打包。
强行意译,就像把车牌号翻成“沪A·一路发”,车主只想报警。
来源:枫林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