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处暑一到,老天爷总算舍得把那口“蒸锅”端走了。早晚凉飕飕的风一吹,老把式们心里都有数:嘿,是时候种茼蒿了!这节气简直就是为叶菜生的,不冷不热,长得倍儿快。可为啥有些人种出来的茼蒿又嫩又绿,一掐一汪水,而有些人种的却老是瘦高个、爱空心,嚼着跟草似的?
处暑一到,老天爷总算舍得把那口“蒸锅”端走了。早晚凉飕飕的风一吹,老把式们心里都有数:嘿,是时候种茼蒿了!这节气简直就是为叶菜生的,不冷不热,长得倍儿快。可为啥有些人种出来的茼蒿又嫩又绿,一掐一汪水,而有些人种的却老是瘦高个、爱空心,嚼着跟草似的?
我问了好几位种了二三十年菜的老把式,他们嘿嘿一笑,说:“这里头有个小绝招,就差一步!撒籽前你多做一件事,那茼蒿出苗又快又齐,叶子蹭蹭长,还不容易空心!”这可不是什么祖传秘方,但很多人确实都忽略了。
关键就在“底水要饱,籽要醒好”!
处暑前后,虽然天气转凉,但地温还比较高,土壤容易表层发干。很多新手一上来就直接撒种,再哗啦啦浇一通水——坏了!这样表土一冲容易板结,茼蒿种子本身又小又轻,顶土力弱,一出苗就吃力,后期就容易长僵了,形成弱苗,怎么可能不空心?
老农的绝招是:撒籽前,先浇透“底水”,等水彻底渗下去之后,再播种,然后覆薄土!
听起来简单吧?但这一步九成人都没做透!
具体怎么操作?播种前一天下午或当天清晨,先把整好的菜地用水彻底浇透!注意这个词——“透”,不是表面淋湿就行,是要水渗下去至少十公分。然后等上几个钟头,看到畦面不见明水,土壤湿润但不粘手,这个时候才能撒籽。
为啥要这么讲究?
因为这样能给茼蒿种子营造一个“软床湿被”的环境。种子一落土,上下都是湿润的,它就不会急着吸水挣扎,而是稳稳地扎根、舒坦地出苗。后期你再配合小水轻浇,苗齐苗壮不说,长得还特别快!
另外一个小窍门是:播种前轻轻搓种,用清水浸种2小时!
茼蒿种子其实是“瘦果”,有的还带点草质外壳,稍微浸泡一下能激活发芽潜力。但你不用泡太久,2个小时就够了,捞出来稍稍晾干,不粘手了就好撒。这样一来,发芽率明显提高,出苗时间也能缩短一两天!
别小看这一两天,处暑之后天气说凉就凉,抢时间就是抢产量!
苗出得齐,后面就好办了。茼蒿是浅根系作物,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切记不能大水漫灌!最好用喷壶或花洒慢慢淋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只要水肥跟得上,茼蒿几乎一天一个样,不到一个月就能间着苗吃一茬了!
要是你之前种的茼蒿总爱抽高、发硬、空心,回头想想,是不是第一步“浇水”就没做对?
老农民常说:“种菜无巧,手勤地不懒”。这种叶菜最考验的就是细心和耐心。处暑播种正当时,就这一招,你记住了,今年秋天的茼蒿绝对鲜嫩水灵,包你一家老小抢着吃!
小提示:处暑后病虫害减少,但仍需注意蚜虫和潜叶蝇。发现少量可人工擦拭,多了就用点生物皂液喷一喷,低毒还放心。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