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说它是“发动机”,沉劲像揣暖水袋,练拳是养心里的正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6 15:12 1

摘要:练拳不是耍花活,是把劲揉进骨头里,把正气养在心里。日子久了,你会发现,拳里的东西比任何技巧都踏实,就像老辈人说的,“拳打千遍,其义自见”,见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心里的那片稳当。

练拳不是耍花活,是把劲揉进骨头里,把正气养在心里。日子久了,你会发现,拳里的东西比任何技巧都踏实,就像老辈人说的,“拳打千遍,其义自见”,见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心里的那片稳当。

我常看师兄练太极,他练“小架一路”时,手像沾了蜜的棉花,腰拧得像拧湿毛巾,收势时气沉得脚下的砖都像陷了半分。有回我问他:“师兄,你这拳怎么练得这么软?”他笑着说:“软不是弱,是把劲藏在里面。

你看那棉花,攥得越紧,反弹得越狠。”后来他要去南方做生意,临走前没说什么,就在老槐树下打了一遍拳。起势时晨风吹着他的衣角,肘底看拳时他的腰像摇着个陀螺,收势时他站在那里,眼睛里带着笑,像在跟老槐树告别。

我站在旁边看着,忽然懂了,拳里的东西,比任何告别都实在。练拳最忌“逢场作戏”。我认识个练形意拳的老周,快六十岁了,体重两百斤,可打“崩拳”时像颗炮弹,一步跨出去地板都震得响。

他说以前练拳时总觉得自己胖,动作笨,师傅让他每天站“三体式”半小时,重点练大转子的活劲,就是大腿根那个“轴”,要能灵活转动,还要练腰腹的沉劲。慢慢的,他发现自己的体重不是负担,反而成了优势。

沉劲够足,崩拳的力量能从脚底下传上来,直达拳头。有回我们推手,我刚要用力,他的腰轻轻一拧,我就像被风吹得晃了晃。他说:“你看我胳膊没使劲,其实劲从脚底下上来,经过腰,再到拳头,像链条一样,节节都能传劲。”

老辈人说,“拳无合劲,腰力不整”。合劲是什么?就是把全身的劲凑到一块儿。比如打“冲拳”,不是光用胳膊,是脚踩稳,腰拧过来,肩膀松下来,拳头跟着腰的劲出去。

我师父以前练拳时,总让我摸他的腰,他打拳时,腰像装了弹簧,每一个动作都能感觉到腰在动。他说:“腰是‘发动机’,你把腰练活了,拳才有力量。”还有“沉劲”,不是往下压,是把气沉到丹田。

像揣着个暖水袋,脚下踩得稳,膝盖不僵,腘窝像装了弹簧。有回我练拳时总觉得飘,师傅让我站在台阶上,脚踩住台阶边缘,感受腘窝的弹劲。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的脚能踩得更稳了,拳出去的力量也更足了。

练拳还要“揉”。太极里说“揉以为轮”,就是把全身揉活了。我以前练“揉功”时,师父让我做“云手”,重点练手臂的圆劲,还有腰的拧劲。他说:“揉不是死按,是无处不动。

比如丹田一动,后腰就撑,虚胸扩背,活肩拧肱,虚裆坠盆,小腹抽动。”我刚开始练时,总觉得浑身发僵,师父就拿个皮球让我揉,双手抱着皮球,慢慢转动,感受手臂的圆劲,还有腰的配合。

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的动作变活了,“云手”时像抱着片云,转动起来很顺畅。师父说:“揉活了自己,就像流水一样,生生不息。”练拳到最后,练的不是拳脚,是做人的底气。

你把劲沉得越稳,心里的正气就越足;你把拳揉得越活,日子就过得越踏实。老辈人说的,“拳打千遍,其义自见”,见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心里的那股正气,那股稳劲。练拳到最后,你会发现,拳里的东西,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来源:生活瞬间集

相关推荐